39健康

餐后血糖 糖尿病诊治的一把“尺子”

  说起测血糖,大家往往对空腹血糖的值比较重视,对餐血糖却了解得不够,比如究竟该怎么测?测出来的值有什么意义?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的杨国英主任告诉我们,不少的人在诊断糖尿病或平时的血糖监测中只关注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可以肯定,这是错误的。重视餐后血糖,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更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算得上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一把“尺子”。记者张生勇

  早期诊断的“金标准”

  市民张女士最近总感觉特别容易累、头晕、口渴,经常半夜都要起来喝一杯水。医生建议排查糖尿病,结果空腹血糖为5.7毫摩尔/升,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高达13.2毫摩尔/升。直到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后,张女士还疑惑不解:每年的单位体检,自己的空腹血糖水平不是都很正常么,咋就成了糖尿病了呢?

  专家解读:空腹血糖达标并不意味血糖真的正常,还要看餐后血糖是否正常。在糖尿病的早期,岛细胞分泌功能轻度受损时,胰岛素的基础分泌还能够控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但进餐后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胰岛素分泌却不足,餐后血糖往往就会偏高。

  临床上,餐后血糖对胰岛功能的下降较空腹血糖更为敏感,其异常一般比空腹血糖异常要早3~5年。换句话说,这可使糖尿病诊断提前3~5年,能为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争取时间,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早期疑似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餐后血糖,必要时可同时与空腹血糖一起测定,以提高检出率。

  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点”

  58岁的陈先生患糖尿病5年多,近来感到下肢皮肤麻木、视力模糊,检查发现尿中有少量蛋白,医生检查认为已经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陈先生觉得有点突然,患病以来,自己一直比较重视,病情控制也还算满意。但这才5年,就出现了并发症,不是说控制得好一般要10年么?医生经过询问得知,陈先生平时只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很少监测。偶尔测过的几次有偏高的,他又以为是这和进餐有关系,没有太重视。

  专家解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血糖的控制与空腹同样重要,餐后血糖能更准确地反映病人血糖控制的真实水平,是反映病人进餐量及用药量是否合适的关键指标。这是因为人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餐后状态,餐后血糖对全天的平均血糖影响更大。

  另外,餐后人体的血糖水平会升高,健康人可以依赖于胰岛素的调节来保持正常。而糖尿病人血液中的葡萄糖法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分解利用,血糖便会因此超出标准带来伤害。一般认为餐后2小时,正常的不超过7.8mmo1/L,经常超过11.1mmol就容易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

  怎样有效监测和控制

  中国人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多,更容易导致餐后血糖的升高。因此,杨国英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每月连续检测2天的血糖,每天检测4次,以便调整降糖药物和寻找适合自己吃的主食和蔬菜。每天的4次血糖监测分别为早晨空腹、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和晚餐后2小时。比较好的血糖控制水平是:空腹<6.1~7.2mmol/L,餐后2小时≤7.2~8.3mmol/L,餐后3小时≤6.1~7.2mmol/L,而且全天没有低血糖情况发生。

  专家支招:对于餐后高血糖的控制,糖友还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在饮食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少食多餐;

  2、进餐时细嚼慢,延长进餐时间;

  3、多选择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选择延缓消化吸收的降糖药物(如拜糖平);

  4、快速、短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诺和龙)对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也很好。

  警惕食品中看不见的糖

  研究表明,酸、甜、苦、辣四味中,最易让人接受并产生亲切感的是甜味,喜欢甜食是人的本能反应。有调查认为,每位女性年均可消耗64公斤甜品。生活中的“糖衣弹”总是如影随形,时刻准备侵入您的身体安营扎寨,并与脂肪联手,破坏机体健康。

  我们当然很容易避开糖果和蛋糕这类甜品,但你知不知道,有些看起来不含糖的食品却同样隐藏着“甜蜜杀手”,对这些,我们又该咋办呢?

  1、仔细察看包装上的营养配料表。尽量少选用添加了甜蜜素、糖精、安塞蜜等高效甜味剂的食品。较为健康的为低聚糖和糖醇类食品。

  2、低脂和脂食品并不代表糖。一些低脂或脂食品往往会加入糖分以改善其单调口味,例如低脂或无脂酸奶。

  3、超市货架上的各种方便烹饪酱料可能含有糖。比如面酱、番茄酱、沙拉酱等,所提供的热量有一半都来自糖分。

  4、很多加工果汁含糖量超过正常量。这些饮料采用大量甜味剂增加口感,使人产生饱腹感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5、大多数酒精类饮料也含有糖分,最典型的就是葡萄酒,含有不少糖分。

  糖尿病人少喝粥

  糖尿病人最好别喝粥,粥含水分多,比米饭和馒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黏糊,越好喝,升高餐后血糖就越快。这是因为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血糖生成指数越高。粥熬的时间长,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而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可以直接升高血糖浓度,即升高餐后血糖。

  研究发现,大米粥血糖生成指数为69.4,而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为27.6,远远低于粥。所以早餐最好吃牛奶、豆浆或酸奶。糖尿病患者在发烧肠不适或有感染、手术等其他情况,也可喝些粥、面汤、鸡蛋羹或烂面条。但要注意粥不要熬得太久、太黏。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这样会更稳妥一些。

(实习编辑:李贺)

2011-03-25 05:27:0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糖尿病的妈妈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不建议母乳喂养。糖尿病妈妈如果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正常分泌乳汁,一般是可以母乳喂养的。对于糖尿病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首先,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妈妈产后血糖水平,因为哺乳会消耗能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其次,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丰富,含有各种免疫因子,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如果糖尿病妈妈血糖控制极差,波动很大,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感染等,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母乳喂养。血糖控制极差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质量,也可能导致妈妈身体虚弱,无法满足哺乳的需求。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妈妈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治疗,无法进行哺乳。因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婴儿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在日常生活中,产妇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等,以免影响血糖控制。若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治疗。
舒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筛查做什么检查
糖尿病的筛查可以通过血糖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常规分析、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眼底检查等来进行。如果怀疑患有糖尿病或相关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检查。1.血糖测试血糖测试用于快速评估体内葡萄糖含量是否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筛查手段。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后,在无创条件下即时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反映过去8至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通常采取静脉抽血或指尖采血的方式采集血液标本,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3.尿常规分析尿常规分析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高血糖导致的葡萄糖尿现象。一般需要收集晨起后的第一次排尿样本,并按照指示处理和送检至检验室。4.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旨在间接评估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通常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液样本,并在指定时间点再次采样以比较C-肽浓度变化。5.眼底检查眼底检查能够辅助诊断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由专业医生使用专用仪器对眼球内部结构进行细致观察。以上各项检查均需在医疗机构内完成,建议提前禁食12小时后再行血糖测试。若计划进行其他有创性检查如胰岛功能测试,则应告知医护人员自身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以便做好充分准备并减少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