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问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问答

病患者可洗热水浴蒸桑拿吗

举报/反馈
2007-11-19 08:30:0039健康网社区

  糖尿病患者可以洗热水浴、蒸桑拿吗?

  我今年42岁,6年前被确诊2型糖尿病,现采用胰岛素治疗。由于工作紧张,我喜欢通过蒸桑拿来缓解我的压力,可最近两次在泡热水澡时有心慌、头昏的感觉,就没敢再蒸桑拿了。询问医生说可能是低血糖症状,请问我可以泡热水浴、蒸桑拿吗?

  吉林 林某

  答: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洗热水浴时,由于血管扩张,血流变快,可以加速注射胰岛素的吸收,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引起低血糖。此外糖尿病可并发自主神经病变,热水浴容易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加之多汗脱水,可使血压降低,脑供血不足,也易引起头昏、心慌、甚至虚脱。

  所以,在有上述症状时,最好立即用血糖仪快速测定一次血糖。若属低血糖,宜于热水浴前适当减少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并吃些小点心。若非低血糖引起者,可多饮水,再行入浴,而且不宜超过30分钟。但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只要出现眩晕、胸闷、眼花、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大汗虚脱或血糖低于6.0mmol八的情况,均不宜泡热水浴或蒸桑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吴万龄)

  为什么我没任何征兆就发生低血糖昏迷了?

  我今年63岁,身患2型糖尿病20多年。以前发生低血糖时能明显感觉到心慌、头昏、颤抖等症状。可前两个月我发生了一次低血糖,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就直接昏迷过去,送到医院后才抢救过来。请问专家为什么我低血糖昏迷前没有任何征兆?

  广西 赵某

  答:没有任何警示症状的低血糖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或“未觉察的低血糖”。这种低血糖极易因漏诊或误诊而遭意外,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生机制:一种是由于屡发低血糖而损害了高级自主神经中枢,使其低血糖的识别和反应功能降低,对此应请专业医师合理调整降糖药的品种或剂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可望恢复高级神经对低血糖的感知和反应。另一种是久病的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或并发脑垂体微血管病变,致使低血糖时体内升糖激素的反应低下。此外,夜间低血糖而清晨高血糖也可出现“未觉察的低血糖”,这需作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吴万龄)

  为何会出现餐后低血糖?

  我是一名糖耐量低减患者,现通过非药物疗法进行血糖控制,但最近一段时间我吃过饭后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请问专家这是为什么呢?

  答:餐后出现低血糖多发生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或发生在诊断为糖尿病之前,尤其是肥胖型患者。其特点是多在餐后3~5小时后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感,但空腹血糖正常或仅稍低于正常。糖耐量试验近似糖尿病曲线。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实际上并未减少,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患者进餐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较少,低于正常人;当血糖逐步达到高峰时,胰岛素的水平却未达到高峰;当血糖逐渐下降时,胰岛素的高峰来临了,其峰值可高于正常人水平。此时体内的葡萄糖已大部分消耗,出现了胰岛素的相对过多,故而产生了低血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分泌科 陈艳)

  胰岛移植与胰腺移植有什么区别,它们能根治糖尿病吗?

  我常在报刊上见到某某医院成功开展了胰腺移植术,使糖尿病患者不用再终生服药,而有时报道的又是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请问专家这是一回事吗?移植术后真能根治糖尿病吗?

  广东 胡某

  答:胰岛素强化治疗虽可以使整体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慢性并发症显著降低,但并不能使糖尿病永久“治愈“或完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发生低血糖的几率也较高。为此,医学专家试图通过移植胰腺或胰岛到患者体内,旨在取代患者病变的胰岛而纠正糖代谢的异常。胰腺移植需要繁复的手术,并需要持续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抗“排斥”的方法,从而维护移植物的存活。尽管如此,移植胰腺1年的存活率还不到10%,术后1至数年也仅有50%~75%的患者暂时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但最终仍需注射胰岛素,而且要冒长期应用免疫剂的毒性风险。所以胰腺移植似有得不偿失之弊。

  目前,除非患者又并发晚期糖尿病肾病,必须做肾移植,才可考虑做胰肾联合移植,从而延缓患者的生命。胰岛移植则比较简单安全,若用人胎胰岛移植,免疫抑制剂只需短期使用,故其似优于胰腺移植,但由于受到胰岛细胞来源、制备保存、活力和纯化以及移植细胞数量等种种影响,而且也仅有不足10%的患者可停用胰岛素,停用时间大多仅1年左右,文献报道最长不到千年。总之,移植疗法目前尚不能根治糖尿病。所以医学界目前正在探索用基因工程克隆胰岛的方法,旨在实现根治糖尿病的美好愿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吴万龄)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骨折?

  我今年63岁,患有糖尿病6年。每到冬季,医生总是一再叮嘱我防止摔跤,说我不但年纪大,还患有糖尿病,很容易骨折。请问专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骨折?

  上海 王某

  答:骨质疏松是造成老年人容易骨折的主要原因。目前,虽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糖尿病与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的关系非常复杂。骨中无机盐成分减少的发病率变异较大,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发病率从9.6%~54%不等。大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是软骨和骨生长的调节因子,对软骨和骨的形成有直接刺激效应,能激发糖蛋白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还参与骨矿化效应,它对钙的吸收和骨矿化可能起间接作用。因此,胰岛素缺乏是造成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2.糖尿病患者长期呈高血糖状态时,大量钙、磷、镁从尿中排出。此外糖尿病患者尿钙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管滤过率增加,对钙等无机盐的重吸收减少。肾脏在丢失钙、磷的同时,骨皮质中含有的成分——镁,也同时丢失,呈低血镁状态,可刺激甲状旁腺,使其功能相对活跃,引起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骨基质形成受损可能是成骨细胞数量减少或每个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的原因。而今,成骨细胞活性与破骨细胞活性之间的不平衡,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已被广大学者认可。

  3.骨代谢紊乱还与维生素D代谢异常、钙调激素、降钙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分泌科 陈艳)

1/2上一页
陈艳主任医师综合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