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我为什么总是饿呢

  许多糖尿病人容易饿,老想吃东西,原因是大脑中有一个“饥饿中枢”,它是由一组特殊细胞组成的。病人饥饿时,这些细胞会提醒病人及时进食。

  由于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糖进不了细胞,因此不管外周血糖有多高,只要细胞无法吸收,就会有饥饿感,如果采取一饿就吃的方式,则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血糖越进不了细胞,人就越饿,越饿越吃,血糖就越高,于人体的危害就越大。打个比方,汽车的油表反映的是油箱内的油量。正常情况下,您踏油门,汽油进入发动机,汽车走。如果汽车得了“糖尿病”,踏油门后,汽油进不了发动机,于是您可能不管油箱里的油有多少,还会去加油。

  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感到饥饿时,一般都需要控制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过,适当饥饿不等于越饿越好。不少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过程中会感到饥饿难耐,甚至出现头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可见“饿”也是要有原则的。

  首先,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前两天因饮食控制出现“饿”是正常的,因为人体从以前的饮食习惯过渡到控制饮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患者心理上必须克服。

  其次,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把握度,不能饿得太厉害。一般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饮食量要根据体重和体力消耗来计算。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须摄入30—35千卡的热量;中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5—40千卡;重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5—40千卡。若病人偏胖,标准放低;偏瘦,则提高标准。

  再次,蛋白质的摄入还要根据肾功能适当增减。肾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蛋白质0.6—0.8克。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大肾脏的负担。

  最后,饿也不必强忍,少吃多餐也可以解决“饿”的问题。建议患者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一两小时再少量加餐,这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打岛素的病人效果最佳,既能解决“饿”的问题,又避免了餐后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困境。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1-04 05:04:00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出生10天的婴儿不睡觉总是哭闹是怎么回事
出生10天的婴儿不睡觉总是哭闹,可能是环境因素、护理不当或者缺乏营养等因素引发。 1、环境因素 考虑是婴儿刚出生,对外界环境适应的能力比较差,当室内温度比较高、室内温度比较低或者环境比较嘈杂时,则可能会对婴儿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这时做好对婴儿的保护即可,不必过于担忧。 2、护理不当 可能是给婴儿穿的衣物较厚、衣服材质比较粗糙或者没有及时给婴儿更换尿不湿等因素,对婴儿的皮肤造成刺激导致婴儿体感不舒服,从而引起婴儿睡眠不安、哭泣。婴儿的内衣包括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并防止染料对婴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3、缺乏营养 也可能母亲怀孕期间吃过多没有营养的食物、过度节食或者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婴儿出生之后缺乏维生素D,使植物神经兴奋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还有注意优先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适合婴儿胃肠功能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其质和量会变化,以适应婴儿的生长发育所需。 除了上述因素,也不排除是肠绞痛或者婴儿腹部着凉等因素引发。建议到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病因,针对处理。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老人吃饭很少总是不觉得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人吃饭很少总是不觉得饿,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不排除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饮食不当如果老人长期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过多容易产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内气体增多,从而引发上述症状。建议老人适当调整饮食习惯,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过多容易产气的食物。同时老人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燕麦等,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症状。2、消化不良如果老人一次性食用过多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得不到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发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导致老人出现上述现象。老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老人也可以适当散步,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症状。3、胃肠功能紊乱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胃肠功能也会出现下降,如果不注意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上述症状。建议老人适当调整饮食习惯,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老人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4、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多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等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由于胃黏膜存在炎症反应,可能会引起上述症状,同时还会伴有中上腹不适、饱胀感、钝痛等症状。老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老人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5、胃溃疡如果老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出现胃溃疡,也可能会引发上述症状。老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老人也要避免食用过多酸性食物,可适量食用一些小米粥、瘦肉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老人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老人的不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五周总是饿说明胚胎发育好是吗
孕五周总是饿不一定说明胚胎发育好,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因素导致的。1、正常现象在怀孕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孕妇容易出现饥饿感,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孕妇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2、营养不良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注意营养均衡,导致身体缺乏营养,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孕妇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抵抗力。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机体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容易饥饿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慌、手抖等症状。建议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胎儿对葡萄糖的需求增加、母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等因素引起的。由于体内血糖升高,孕妇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总是饿的情况。建议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荞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5、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由于胎儿对甲状腺素的需求增加、碘摄入过多等因素引起的。由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加快,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容易饥饿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悸、乏力等症状。建议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能是饮食不当、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孕妇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