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小心“病从口出”

  患上糖尿病不仅对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产生病理影响,对口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糖尿病控制不佳时,更易引起口腔疾病。与此同时,口腔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又会使糖尿病进一步加重。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口腔疾病,患了这类疾病后又该如何正确治疗呢?据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第304医院分泌科主任马学毅教授介绍,糖尿病引起的口腔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槽骨骨质疏松、牙周感染、牙齿松动、牙根面龋、鹅口疮、颌面,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治疗和控制糖尿病以外,对牙齿也要进必要的保护。

  牙槽骨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为全身性骨质疏松,部分仅局限于牙槽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齿周围的上下颌骨骨密度下降,牙槽骨嵴骨质吸收十分明显,部分牙齿松动,咬合困难,吃饭时咬合无力,吃东西嚼不碎,有些牙根暴,牙龈萎缩。这一疾病需要同时进行内科治疗和口腔科治疗,主要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清除牙石和牙菌斑,患者要避免吃过硬的食物,定期进行牙齿保健。

  为预防这一疾病发生,可坚持做口腔牙齿保健操:早上体育运动后,进行牙齿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的咬合力,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其骨密度。还可以进行牙龈的按摩,具体方法是: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每面30次,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黏膜抵抗力。牙周感染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牙周感染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到3倍,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防护功能下降。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口腔有异味,个别牙或全部牙疼痛或压痛。严重者导致牙周脓肿,甚至发生牙齿松动或移位,这样会抵消降糖药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加重。

  这类患者的治疗必须先进行糖尿病的整体合理治疗,对高血糖代谢紊乱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否则容易导致感染。除非是牙周脓肿等应急处理,但应先给予抗生素,必要时给予岛治疗,待糖尿病控制后或在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方可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

  另外,糖尿病牙周病患者定期到口腔门诊进行局部消炎,牙周袋内冲洗、刮治、袋内局部上药。坚持每3个月至半年做一次口腔保健检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破坏性病变,尤其是牙槽嵴骨质吸收,常常影响牙齿的稳固性,造成牙齿松动、移位或错颌,进而诱发牙周感染,严重者引起牙齿落。

  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呈多发性相继松动,并且进展较慢,但松动程度却逐渐加重。因此,早期可能不被注意。一旦到了晚期,松动幅度已相当大,牙槽嵴吸收严重。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丧失咀嚼功能,而且会影响到容貌。

  治疗这一疾病,越早越好,并且要进行综合治疗,尽可能地保存牙齿,可以将松动的牙齿用夹板固定,将移的牙齿矫治复位,千万不可轻易拔除牙齿。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在高血糖得到控制以后,无明显酸中毒症状时进行拔牙,由于糖尿病人抗感染能力较差,拔牙前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牙根面龋

  主要表现为牙龈萎缩,多颗牙同时龋坏,对冷热刺激敏感、疼痛。出现这一症状,应在血糖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引起牙髓炎及牙周炎,使治疗的难度更大。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这一疾病又叫鹅口疮。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婴儿或身体虚弱者容易感染。临床表现为口腔内颊、、上等部位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的伪膜,其周围有较窄的红晕,界限清楚。除去伪膜,下面为红色的糜烂面,有疼痛及口炎症状。出现这一病患,应及时用制霉菌素液含漱或涂抹。颌面疖痈

  糖尿病人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降低,容易诱发颌面皮肤毛囊与皮脂腺感染,出现颌面部疖痈,尤其是发生在周围、上下唇这一“危险三角区”的疖痈,最易引起全身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海绵窦血栓甚至引发颅内感染败血症、脓毒症等。

  因此,这一区域出现疖痈,不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都一定牢记不能随意搔抓或挤压、热敷或不恰当的切开。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积极做好血糖的控制。

(实习编辑:李杏)

2010-11-15 05:49: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肠炎影响怀孕吗
通常情况下,怀孕指妊娠。肠炎是有可能影响妊娠的,比如患者在肠炎发作期间,出现长期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的情况,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妊娠。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疗,确定病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腹痛 腹痛是肠炎常见的一种表现,一般肠炎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是因为肠道发生炎症,造成肠黏膜充血水肿,或是出现肠痉挛所引起的。腹痛症状轻微时,一般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可能不会对妊娠造成影响。但若腹痛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就有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肠穿孔、肠出血等,这些都会对肠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有可能影响妊娠。 2、腹泻 一般轻度的腹泻对身体影响不大,建议患者只需注意调整饮食,注意休息,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但如果腹泻症状比较严重,次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的话,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影响妊娠。 3、反复发作 肠炎患者长期腹痛、腹泻,很有可能是慢性肠炎,经常反复发作,有可能会使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内分泌功能,从而影响妊娠。 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疾病,以便提高妊娠成功率。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右侧输卵管积水影响怀孕吗
右侧输卵管积水可能会影响怀孕,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接受治疗,以免影响受孕。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的重要通道,并且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右侧输卵管积水会对受孕过程的多个环节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女性自然受孕的概率。积水会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出卵子后,卵子会被输卵管的伞端拾取,然后在输卵管内等待精子的到来。当右侧输卵管存在积水时,积水可能会改变输卵管内部的微环境。一方面,积水可能会将输卵管伞端撑开,使其无法正常地拾取卵子,导致卵子不能顺利进入输卵管。另一方面,积水产生的压力会对输卵管内正常的纤毛运动产生反向阻力,阻碍卵子和精子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输,使得精子和卵子难以相遇,从而影响受精过程。积水中含有各种炎性介质、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即使精子和卵子成功结合形成受精卵,如果积水反流至宫腔,这些成分仍会对怀孕产生影响,其可能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后续发育,容易导致早期胚胎丢失,增加流产的风险。对于右侧输卵管积水的女性,建议先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积水的严重程度和输卵管的功能。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过于频繁和不洁性行为,防止感染加重。如果积水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输卵管造口术等,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备孕,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受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