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十高一低”需重视

  糖尿病是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高血压近8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高血压不但影响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而且对血管、器官都会有损害。控制血压与控制血糖同等要工重要。

  高血脂(现已改称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不但会引起糖代谢紊乱,而且多数伴随血脂代谢紊乱。这样,血液中长期过多的脂类容易被自由基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增高。高血压则会进一步加速血管硬化,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胰岛素血症医学研究表明,每日48个单位的胰岛素,就可以满足人体需要。但是,有的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的胰岛素量已经超过48个单位,甚至高达60~80个单位,血糖还是不稳定。这是因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医学上叫胰岛素抵抗)的结果。这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过高,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标志物。若对此不加控制,糖尿病患者会得痛风病。有的患者脚痛钻心,夜不能寐,就是高尿酸惹的祸。

  高炎性反应糖尿病早期,血糖还未升高之前,患者体内就已经有炎性反应过程启动。而糖尿病的炎性反应贯穿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终。这种炎性反应的诱发和进展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现在发现的炎性因子有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高血黏度高血黏度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很大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功能明显降低,此时红细胞难以通过小于自身直径的微血管而发生滞留,使血流阻力增加或微小血管阻塞,血流量减少,微循环有效灌注不足。如果再有高血黏度,可导致红细胞聚集,更加影响红细胞变形功能。红细胞变形功能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和梗死面积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改变有密切关系。因此,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早期指标。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是机体发出的一个强烈警告。因此,早期监测微量白蛋白尿,并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高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发病率很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利用发生障碍,能量代谢途径发生改变,而导致脂质代谢障碍,进而发生肝内“脂肪浸润”病变,发生脂肪肝。脂肪肝会直接影响肝脏的功能,肝脏又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因此防治脂肪肝是控制好糖尿病病情的必要手段。

  高体重即肥胖症,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及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主要基础病变。减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极差,烈性传染病一到来,首先受害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因此,提高免疫力是治疗糖尿病的当务之急。

  糖尿病这一特殊的疾病,迫切需要全面、综合的防治,严格控制“十高一低”,降低并发症,才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8-17 05:08: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