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胰岛素

用胰岛素不会造成“依赖症”

举报/反馈
2010-07-23 05:10:0039健康网社区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所有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均需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是,很多患者对注射胰岛素心存顾虑,认为用胰岛素会“上瘾”,或者用胰岛素就意味着“病入膏肓”。这些认识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很安全,注射胰岛素也不会使原有病情加重,而且还能有效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英国的一项糖尿病试验证明,在明确诊断糖尿病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几乎降低了一半,如不严格控制病情,还会以每年4%~5%的速度继续降低。这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最终都要使用胰岛素。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95%以上的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饮食无法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先从口服降糖药物开始。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药物不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或抑制糖的吸收,这类药物包括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另一类是药物能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即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促分泌剂和非磺脲类促分泌剂。双胍类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华止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拜糖平、倍欣。噻唑烷二酮类包括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磺脲类药物包括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和糖适平等。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诺和龙、唐力等。

  身材比较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双胍类药物,体重正常和消瘦者可选用促分泌剂类药物单独使用。如果餐后血糖高,可以与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如果上述治疗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可以考虑将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

  当口服降糖药已应用到最优剂量,血糖仍不能满意控制的情况下,应尽早改用胰岛素,或将口服降糖药物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控制血糖。这样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改善血糖的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在无明显胰岛素抵抗,现有口服药治疗空腹血糖仍大于10毫摩尔/升,或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5%的情况下应该开始胰岛素治疗。与西方人相比,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衰竭更加明显,因此更适宜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

  除了口服药不达标应开始胰岛素治疗外,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可早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就是对新确诊的轻型糖尿病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4周,然后停止胰岛素治疗,可在此后1~3年不用服降糖药,仅依靠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就可以稳定控制血糖,这称为“蜜月期”。

  由于胰岛素会在胃中被消化液破坏,因此目前无法口服,一般采用皮下注射。以往猪或牛的胰岛素因含杂质多,长期注射的部位会发生红肿、瘙痒、凹陷或凸起,以及胰岛素的抵抗性等原因,临床已经较少使用。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合成人胰岛素,上述情形已非常少见。

  另外,近几年来在国内上市了更先进的胰岛素类似物,这些新型的胰岛素克服了人胰岛素固有的不足,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自己分泌的胰岛素水平,在降糖疗效、低血糖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患者对皮下注射胰岛素心存恐惧

  实际上,早在10年前配合胰岛素笔芯使用的胰岛素笔就已经上市,胰岛素注射早已变得简单、方便、准确,而且几乎无痛。新型的胰岛素类似物也解决了注射后进餐时间不灵活的问题,可以说,皮下注射这种给药方式不应该成为患者使用胰岛素的障碍。当然胰岛素应用过程中也必须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是更好的治疗疾病的需要,也是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需要。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正常物质,认为使用胰岛素会“上瘾”是完全错误的。早期、适时使用胰岛素已经是糖尿病医生普遍认同的共识。

(实习编辑:陈占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