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被重视还是被忽视

  大众医学: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受到患者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吗?

  陆菊明:糖尿病患者刚确诊时,如果有高血糖症状,他们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更多患者的血糖是逐步升高的,刚开始自我感觉不明显,他们认为自己能吃、能喝,什么都不耽误,对治疗不重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部坏疽以及糖尿病引发的心脑血管病变等。糖尿病在进展到15~20年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才呈现多发态势,25年左右达到高峰。

  除了需要向糖尿病患病个体宣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害外,我们也要呼吁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的负担予以足够关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等学者撰写的《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发表在《中国卫生经济》2008年第27卷第8期)一文指出,“糖尿病直接医疗费以年均19。90%的速度增长,超过同期GDP以及全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其中,门诊和住院费占很大比例,特别是住院费的增长较为显著。并发症成为影响糖尿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胡善联等学者呼吁:“我国糖尿病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和经济负担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部门在进行卫生资源分配时应充分考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沉重的疾病负担。”

  大众医学:稳定血糖对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何意义?

  陆菊明:以前,医学界对高血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比较多,近年来发现血糖波动对大血管危害明确。所谓大血管并发症指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变。血糖波动与餐后高血糖有关。中国糖尿病患者一般空腹血糖不太高,但餐后血糖升高明显,一日三餐形成的血糖低谷和血糖高峰引起了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对大血管的损害不容忽视。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病例中,很多人死于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

  因此,稳定血糖对延缓和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在选择糖尿病药物时,要重视餐后血糖控制的效果。以胰岛素为例,有两类胰岛素对控制餐后血糖有积极意义。一种是发挥作用比较快的胰岛素类似物,餐前0~15分钟注射就可控制餐后高血糖。此类药物起效速度快,患者依从性好。另一种是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如诺和龙,能促进胰岛素早期分泌,可较好控制餐后血糖。

  大众医学: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是以降血糖为主吗?

  陆菊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与高血糖关系最密切,只要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就可明显降低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从预防角度来看,应严格控制血糖。

  但是,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展到不可逆阶段时,仅靠降血糖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包括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控制体重,必要时加强力度,还需要增加抗凝治疗。综合控制血糖时,要谨防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要树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防可治的信念,但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早达标”,否则当疾病进展到不可逆阶段就严重了。

(实习编辑:卢美仪)

2010-05-28 00:00: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生殖系统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生殖系统的并发症,主要有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不育、糖尿病性精子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1、勃起功能障碍如果糖尿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使体内的血糖数值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到阴茎的正常勃起,甚至会出现勃起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达泊西汀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阴茎假体植入手术治疗。2、射精异常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可能会使体内的血糖数值持续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到精子的质量,甚至会出现精子量减少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盐酸特拉唑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不育糖尿病可能会导致睾丸微血管病变,使睾丸生精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导致不育。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4、糖尿病性精子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精子的数量减少,甚至会出现精子畸形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复方玄驹胶囊、生精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改善。5、前列腺炎糖尿病会导致前列腺的血管出现闭塞的情况,会使前列腺的体积增大,也会使其内的压力增大,从而引起前列腺炎。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前列腺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避免穿过于紧身的衣裤。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上建议患者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蒋伏松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并发症迟早会来吗
糖尿病人并发症并不一定会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并发症的出现主要与血糖控制、病程长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遗传等有一定关系。 1、血糖控制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时间血糖波动过大,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将明显升高。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则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极为重要。 2、病程长短 糖尿病是个慢性进展性疾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十年左右,至少有30%-40%的患者出现一种并发症。因此随着病情时间的延长,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也会有所升高。 3、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因此这类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脑等大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则较高。 4、遗传 有些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但是并发症却比较严重,这与患者遗传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遗传易感性。 糖尿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积极用药控制血糖,做好日常生活管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平时适当锻炼身体,肥胖者积极减肥,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患者对于病情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血糖控制不好,很可能会出现或加重并发症。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并发症脸部
糖尿病人脸部的并发症可能会出现脸部皮肤瘙痒、脸色发黄、脸部浮肿、皮肤弹性下降、皮肤溃疡等症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皮肤瘙痒 糖尿病人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可能会使脸部皮肤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脸部皮肤瘙痒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皮肤长红斑。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 2、脸色发黄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容易出现脸色发黄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眼球的颜色发生改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吃胡萝卜、菠菜等食物。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脸部浮肿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伤,容易出现脸部浮肿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全身水肿。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利尿的效果。 4、皮肤弹性下降 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弹性下降,容易出现皮肤松弛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眼睑出现水肿的情况。患者平时应严格控制饮食,避免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促进体内糖分的消耗。 5、皮肤溃疡 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皮肤的免疫力持续下降,容易出现皮肤溃疡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皮肤溃烂。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清创的方式来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会引起什么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低血糖昏迷、肾脏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1、心脑血管并发症低血糖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因为低血糖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药物进行治疗。2、低血糖昏迷低血糖可能会导致低血糖昏迷,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倍他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脏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糖低还可能会导致肾脏并发症,因为低血糖会导致肾脏的糖原减少,从而引起肾脏的损伤。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葡萄糖、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4、神经系统并发症低血糖还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低血糖会导致患者的大脑神经元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损害、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利斯的明、倍他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指糖尿病患者体内酮体蓄积过多引起的代谢性中毒,可能与感染、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氯化钾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1.心血管疾病 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紊乱。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高血糖还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高血糖状态下,肾脏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发生病变,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蛋白质等物质从尿液中漏出,逐渐发展为肾病。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也会加重肾脏损害。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使视网膜的微血管发生病变,血管壁变脆弱,容易出血和渗出。同时,长期高血糖还会影响视网膜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导致视网膜组织缺氧、缺血,引起视网膜病变。另外,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等都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4.糖尿病神经病变 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的滋养血管,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同时,代谢紊乱也会影响神经的正常代谢,使神经纤维受损。长期高血糖还会引起山梨醇等代谢产物在神经组织中堆积,进一步损害神经功能。 5.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使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神经病变则使患者感觉减退,对疼痛、温度等不敏感,容易受伤而不自知。此外,足部畸形、外伤、感染等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该积极遵医嘱治疗糖尿病,日常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来控制血糖,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另外还要定期检测血糖,了解其波动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