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破解化验单中的“秘密”

  尿微量白蛋白(MALB)测定: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肾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变常不能逆转。

  1.胰岛B细胞功能测定试验:主要用于观察胰岛B细胞的功能状况,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该试验通常包括:

  (1)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克葡萄糖或馒头2两,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15μU/ml,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值分泌也无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空腹胰岛素水平可略高或正常,晚期则往往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多延迟在2~3小时出现。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已处于衰竭状态,试验结果可与1型糖尿病相似,此时单靠胰岛素测定来区分1型与2型糖尿病已无意义。

  (2)c肽释放试验:C肽是内源性胰岛素最后生成时的等分子离解产物,正常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0.8~4.0μg/L。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本试验的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其优点在于,血清C肽测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的分泌功能。

  2.尿微量白蛋白(MALB)测定: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肾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变常不能逆转。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如尿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超过30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钟,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此时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及时用药,肾功能尚可恢复正常。

  3.血、尿酮体检查: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但要说明的是,尿酮体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β—羟丁酸含量,超过0.5mmol/L提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4.免疫学检查: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则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最具有诊断价值,1型糖尿病患者阳性率可高达90%,且能持续多年。

  5.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通过体内的各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血糖浓度仅为暂时升高,两小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人体的“耐糖现象”。给受试者抽取空腹血标本后,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血糖含量并画出曲线,即为“糖耐量试验”。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服糖第一小时后血糖6,7~9.4mmol/L,第二小时后血糖≤7.8mmol/L,第三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患糖尿病时,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1-19 05:42:0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糖尿病的妈妈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不建议母乳喂养。糖尿病妈妈如果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正常分泌乳汁,一般是可以母乳喂养的。对于糖尿病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首先,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妈妈产后血糖水平,因为哺乳会消耗能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其次,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丰富,含有各种免疫因子,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而且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发育。如果糖尿病妈妈血糖控制极差,波动很大,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感染等,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母乳喂养。血糖控制极差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质量,也可能导致妈妈身体虚弱,无法满足哺乳的需求。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妈妈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治疗,无法进行哺乳。因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婴儿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在日常生活中,产妇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等,以免影响血糖控制。若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治疗。
舒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筛查做什么检查
糖尿病的筛查可以通过血糖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常规分析、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眼底检查等来进行。如果怀疑患有糖尿病或相关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检查。1.血糖测试血糖测试用于快速评估体内葡萄糖含量是否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筛查手段。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后,在无创条件下即时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反映过去8至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通常采取静脉抽血或指尖采血的方式采集血液标本,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3.尿常规分析尿常规分析可以检测是否存在高血糖导致的葡萄糖尿现象。一般需要收集晨起后的第一次排尿样本,并按照指示处理和送检至检验室。4.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胰岛素C-肽水平测定旨在间接评估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通常空腹状态下抽取血液样本,并在指定时间点再次采样以比较C-肽浓度变化。5.眼底检查眼底检查能够辅助诊断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由专业医生使用专用仪器对眼球内部结构进行细致观察。以上各项检查均需在医疗机构内完成,建议提前禁食12小时后再行血糖测试。若计划进行其他有创性检查如胰岛功能测试,则应告知医护人员自身患有糖尿病的情况,以便做好充分准备并减少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