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病因病理

糖尿病儿童易有心病

举报/反馈
2009-11-20 05:08:0039健康网社区
糖尿病儿童易有心病


  相比之下Ⅱ型糖尿病小患者的心理负担没那么大,但高糖高脂饮食、运动减少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儿童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速度高于Ⅰ型糖尿病。

  个案:

  9岁女孩拒绝医生抢救

  回忆起曾经治疗的一个小患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刘丽仍心痛不已。这个小姑娘3岁时Ⅰ型糖尿病发病,妈妈辞职在家照顾她,爸爸打工养家。一人的工资收入逐渐无法负担全家日常开支,外加每月五六百元的治疗费用,不久爸爸就离开了家。妈妈一个人照顾女儿,经济很困难,心情也不好,总是责怪她:“都是你不乖,才会得这个病!”刘丽说,上小学以后,小姑娘的话越来越少,每次复诊都愁眉苦脸。9岁的一天,小姑娘突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在急诊室,小姑娘竟然断断续续地对让医生不要救自己,而且其父母也表示已经无力维持女儿的治疗,要求放弃抢救。最后,小姑娘不治去世。

  刘丽解释,儿童糖尿病大多数属于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来控制病情不同,所有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都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大部分人都需要每天三次注射胰岛素、扎两次手指验血糖,同时还要控制饮食。“从学龄期开始,这些孩子就会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在学校打胰岛素、扎手指验血糖,往往遇到同学异样的目光。”

  糖尿病儿童易有心病

  据刘丽观察,门诊有七八成的Ⅰ型糖尿病小患者因为自己的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甚至有轻生倾向,比如跳楼、注射胰岛素后故意不吃东西引发低血糖等等。

  刘丽认为,这些小患者的心理问题有一部分是社会歧视引起的,“有的孩子在入幼儿园时,园方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再加上有的患者家长让子女向同学、老师隐瞒自己的病情,或者责骂子女因为不听话才患病,更让小患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她呼吁,社会对糖尿病小患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而并非“异样目光”,家长也应该摆正心态:“实际上这个病和孩子听不听话没有关系。家长应该大大方方地让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了解孩子的这个病,万一孩子在学校出现急性并发症,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简单的处理。”

  多数患儿很晚才确诊

  刘丽表示,自己科室以前每年新增八九个糖尿病小患者,现在每年新增小患者却已经达到30多人。

  不过,她感觉Ⅰ型糖尿病的新发小患者数量和以前差不多,但Ⅱ型糖尿病的小患者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生活质量改善后高糖高脂的饮食、缺乏运动、“肥仔”“肥妹”增多等因素有关。

  轻症的Ⅱ型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来控制病情,所以出现心理症状的比例不像Ⅰ型糖尿病那么高。

  她表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消瘦、多饮、多食、多尿,就应该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带孩子到内分泌科就诊,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

  门诊中对于肥胖的孩子也要进行糖尿病筛查,“不过,由于不少家长对儿童糖尿病不太了解,所以大部分糖尿病患儿都是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一种急性并发症)后昏迷,送医院急救时才发现的。”

  小知识

  肥胖增加Ⅱ型糖尿病风险

  研究认为,牛奶喂养、肠道病毒感染等与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因此母乳喂养、注意卫生减少肠道病毒感染等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发病。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西方化,高糖、高脂的饮食,缺少运动的生活习惯,肥胖孩子增多,儿童Ⅱ型糖尿病的发病也逐年增加。因此,健康的饮食、经常规律的运动对本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实习编辑:李杏)

刘丽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