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病因病理

糖尿病患者的孕育宝典

举报/反馈
2009-11-02 05:08:0039健康网社区
糖尿病患者的孕育宝典


  糖尿病病友们都十分关注结婚、生育的问题,非常渴望成为母亲父亲,希望拥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但是糖尿病成为很多病友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很多病友在婚恋孕育问题上常常遭受很大的压力和重大的挫折。糖尿病患者的孩子得糖尿病的几率有多大?什么时侯适合妊娠?如何才能要个健康的宝宝,本文试图从相关方面作一番解答和探讨。

  对于遗传,父母的影响各不同

  糖尿病的遗传非常复杂,迄今并未十分清楚。子女从父母那里可能得到容易患糖尿病的基因,加之一定的环境因素,彼此互相影响,则可能得病。在这里,环境因素主要充当导火索和催化剂的角色。在不同的人种或民族,遗传所起的作用强弱并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个存在这些危险基因的人都会发生糖尿病。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会发生糖尿病。

  1型糖尿病父母都可遗传,遗传性父亲比母亲强。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可以检测到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以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患者的兄弟姐妹中这些抗体的阳性率也比无1型糖尿病的兄弟姐妹高,而且这些抗体阳性的同胞更容易患1型糖尿病,抗体滴度越高,患1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我们也许可以利用这些抗体预测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疾病,而且往往与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伴随存在。母亲在2型糖尿病遗传中的作用超过父亲。如果父母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更容易得糖尿病。

  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是由母亲遗传的糖尿病,呈家族性发病,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为0.5%~1.5%。女性患者子女可能患病,男性患者子女均不患病。这类患者多在30~40岁发病,体型正常或偏瘦的较多,伴有耳聋,少数伴有其他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另一种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发病较早,通常患者在25岁以下时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2%~5%。其主要特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家族中有多个患者,而且3代以上连续发病。发病年龄较轻,一般在25岁以前,并常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个别也可以在中年后才出现症状。与2型糖尿病不一样,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不是引起MODY的主要因素。MODY主要是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降低,无酮症,一般不需胰岛素治疗,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往往有效。在临床上,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起病年龄轻,小于25岁,无酮症倾向,不需胰岛紊治疗的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此病。

  结婚生子风险较常人大

  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婚生育。虽然糖尿病可能影响子代,但是很难肯定子代中哪些孩子会得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相对增大。避免糖尿病患者彼此结婚,可减少子代患糖尿病的危险。2型糖尿病女性特别是肥胖者,可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易怀孕。另一方面,糖尿病妇女合并妊娠时,孕妇和胎儿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增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对婚姻、生育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做好充分准备。

  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

  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并且无严重的心、脑、肾、眼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可以怀孕。理想的血糖控制包括24小时血糖正常化,血糖无异常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在4.0%~6.0%之间。糖尿病背景型视网膜病变妊娠时会加重,所以怀孕前应该进行眼底检查和适当治疗,多数糖尿病患者产后视网膜病变可以恢复到产前水平。糖尿病肾脏病变在怀孕前要进行适当治疗。怀孕前尿蛋白应小于1克/日,血浆蛋白、血压均应达到正常。血糖控制不良不仅对孕妇有害,且可以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导致胎儿在宫内死亡的悲剧。妊娠可使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和失明。糖尿病肾脏病变严重,尿蛋白l克/日以上,肌酐清除率70毫升/分以下,或合并严重高血压的妇女妊娠,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孕妇容易合并子痫,因此有上述情况时不宜妊娠。

   妊娠最好“计划”着来

  计划妊娠是针对孕龄糖尿病妇女,合理安排生育时间、妊娠前后的检查和治疗,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母子平安度过孕期。

  糖尿病妇女孕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全面体检,重点检查血糖(24小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蛋白、尿常规(酮体、糖、感染)、血压、眼底、神经系统及心电图。孕前应掌握血糖监测、妊娠期的饮食调整和运动、胰岛素注射、低血糖的识别和处理等糖尿病有关知识技能和妊娠相关知识。糖尿病妇女和/或其丈夫在决定怀孕前3个月,应尽可能使血糖、血压、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检查并发症,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胎儿。正在用口服降糖药的妇女应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改用胰岛素治疗。

  相关连接:避孕

  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糖升高,增加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而糖尿病本身也会增加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此,使用药物避孕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并且应禁烟。部分育龄妇女在生过孩子后进行了输卵管结扎,或带了节育环,这些都是安全可靠的避孕措施;也可使用避孕套、避孕帽。如果患者坚持选择口服避孕药,最好在开始药物避孕之前和之后1个月进行监测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