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临床检验

如何正确收集采血标本?

举报/反馈
2009-09-01 07:17:0039健康网社区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正确收集采血标本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采集标本必须要做到操作规范、完善制度、加强责任心、了解采集标本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标本质量,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正确收集;检验标本;检验结果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采集患者标本前应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引起忽视,导致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引起检验结果偏差,促使临床应用中造成误诊、漏诊,故采集检验标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血液采集因素

  1.1 时间因素 采血应在上午07:00~10:00进行,采血前后应禁食12 h,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4 h禁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采血应在其他检查与治疗之前进行,但不能让患者空腹时间太长(不宜超过16 h),否则会使血清白蛋白、补体细胞、运铁蛋白、血糖下降,血清胆红素因消除率减少而上升,引起检验结果误差。

  1.2 饮食与药物因素 饮食对检验指标有很大影响,饮食可影响很多生化指标,剧烈运动、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而一些检验项目和治疗方法,也对检验指标有影响,如输液、输血、服用药物穿刺、活检透析、放疗等。收集细菌培养标本首先应注意在抗生素治疗前收集并及时送检,进行药物监测时,应注意血药物的治疗浓度根据一定曲线规律衰减,因此,采血前要了解饮食与药物对检验结果的相关知识。

  1.3 真空管的因素 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抗凝剂也是十分重要的。

  2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因素

  2.1 采血姿势 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对于有些检验指标来说,卧位采血与坐、立体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坐、立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因此,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

  2.2 止血带的使用 应在使用止血带1 min内采血。采血时,止血带不宜扎太紧,勿让患者反复做攥拳运动,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

  3 避免溶血

  溶血是临床实验室血清或血浆标本中最常见的干扰,而在配血实验中,血样溶血严重干扰对结果的判定,为了得到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尽量避免发生溶血,因此,我们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减少了溶血标本。

  4 采血部位

  一般选择暴露明显的、清晰的、较粗、平直无弯曲易固定的血管,如上肢、肘部的表浅静脉。不宜在关节处等影响活动的部位采血,防止因关节活动不宜按压穿刺点,以防造成皮下血肿。如遇有患者输液时,应在对侧采血,这样可以减少血样被稀释的可能,避免交叉感染。

  5 血标本的运输、存储

  采血完成后,尽量减少放置的时间,应尽快送到检验科,避免晃动血样产生溶血,采血后要及时与抗凝剂温和地充分混匀,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应放置室温保存,在4 h内检测。出血性疾病的标本应尽快检测,全部操作在室温下2 h内完成,置4 ℃冰箱保存不超过4 h,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样品必须置冰箱内,但最长不能超过1 h。为了取得高质量的标本,医护人员必须了解从生物学、采集标本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对这些因素系统全面的认识,操作规范化、完善制度、加强责任心对提高标本的质量与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标本,这些是任何先进仪器所不能替代的。

(实习编辑:陈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