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检验报告送达患者

  检验报告延误的原因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罗伟:检验报告不能准确送达患者手中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能引导好患者就医,病人也没有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如有些需要空腹检查),从而错过了最佳化验检查时间,使检验时间延长。当然,有患者自身知识欠缺或不够重视,也有医院告知不够的问题。

  二是服务流程不够合理,管理不够科学。比如病人早8点入院就诊,半个小时开出检验单交费,最快9点才能够采集血样送检,约两小时后检验报告出来时,患者已在医院等待了3小时左右。另外个别医生开具检验单字迹缭草,化验时辨认有误,会造成发放的延迟甚至导致严重的失误。

  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检验医师鲁辛辛:通常得到一份检验报告需要8个步骤:挂号就诊→看医生→开检验单→交费(或划价后再交费)→采血/标本留取→送至实验室→等待(常规检验30~ 60分钟,其他项目8小时或更长)→取结果。除管理因素外,标本在实验室检验的时间由采用的检验技术决定的,而检验前和检验后的几个环节如果衔接不紧密很容易浪费时间。

  河北省人民医院纪委书记隋芳:过去在医院,门诊和病房患者找不到检验报告单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引发纠纷。主要原因是医院检验流程管理不规范。比如门诊化验室一般都是将报告单用个夹子夹上,挂在窗口外让患者自行查找,经常发生丢失破损。

  改进管理保证报告及时准确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孙延河:近年来,我们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立了导医台,由导医护士统一管理原来放在各检验科室无人看管的化验单。患者报上名字和诊断项目,由护士一对一地发放,这样不仅及时准确,也保证了患者的隐私。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检验科张子宽:为保证检验的及时准确,我们检验科每天派专人到病房收取标本,对不合格或标识不清楚的标本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重新留取;检验结果由专人及时送到各临床科室,切实做到门诊患者常规检验结果立等可取;生化检验结果当天出当天取;急诊检验结果半个小时内反馈给临床医生,一旦出现明显异常的检验结果,我们首先进行二次检验,查找可能存在的检验误差的原因,并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提醒医生关注患者病情,共同找出引起异常结果的原因。在院内各醒目位置设置了标识牌,详细标明各种检验的具体地点、送检流程、取报告地点和时间,为病人提供了方便。

  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检验医师鲁辛辛:同仁医院为保证检验的及时准确建立了动态简约的检验流程,措施包括:成立门诊标本采集中心,简化病人检验程序,缩短标本到达实验室的时间;将采血、取结果、咨询服务集中,最大限度减少检验前后的时间;保证 24小时运送急诊检验标本,有不合格标本和异常结果检验单迅速通知临床,避免因信息阻塞影响诊断;建立网络化的检验结果查询系统,及时反馈检验信息;及时对住院病人清晨标本进行处理和检验;定期指导临床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利用检验指标,包括标本准确采集、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正确解读检验结果等。实现了检验结果的快速准确。

  信息化让检验报告发送准确快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刘乃丰:我们医院3年前启动了数字化医院建设,改变检验报告发送模式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临床检验设备的升级换代,患者检验结果报告时间大大缩短,绝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能实现当天检验当天出结果,急诊检验发报告时间更短。所有检验结果一旦在信息系统网上公布,接诊的医生通过医生工作站就可直接调出病人检验结果,为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节省了时间。医院专门在病人取报告处设立了电脑终端,接受检验的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到自己的检验报告,不仅准确快捷,而且避免了病人在门诊和检验中心来回跑等多种麻烦。

  浙大附一院陈瑜:浙大医学院附一院临床检验中心实行全程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成功地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在申请检验项目或交付检验费用时生成条形码申请单,标本采集时产生条形码标签和病人取检验报告的条形码回执,检验中心按条形码信息对标本进行检验和部门分送、传输病人基本信息及检验项目。条形码技术简化并规范了实验室工作流程,充分实现了实验室工作自动化,避免了手工操作可能造成的差错,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让病人能更快捷地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医院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对接,使检验报告全部实现了电子化传输。实验室发出报告后,临床医生即刻在门诊或病区终端获得,十分方便。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还开发短信查询系统,可及时通过短信把检验结果及进度传递给病人。一些需经常就医和随访的患者可从短信中获知检验结果,如有异常可及时就诊,避免病情的延误。

  河北省人民医院纪委书记隋芳:为消除门诊检验报告丢失破损现象,我们医院两年前成立了与各检验单位联网的门诊检验报告分发处,所有门诊病人的检验报告由微机打印出统一制式的检验报告单交给患者,避免了损坏和丢失,也保证了交到患者手中的检验报告及时准确。

  积压的检验报告如何处理需探讨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罗伟:目前门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检验后不取检验报告,病人未能及时来取化验单。这些报告不仅是患者日后查询病情的依据,有些还涉及患者隐私。我科对患者长期不取的积压报告单采取妥善保管、备查的措施,做到发放有人管,有事有人查,提高了服务质,减少了失误。但如何设法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告知患者,这些患者没有取走的报告单应如何妥善保管、存放,避免日后患者前来查询时出现推诿和差错,这些不是单靠医院检验科自身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医院或卫生主管部门研究出妥善解决的制度和方法。

(实习编辑:陈战锋)

2009-08-12 07:01: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卵巢纤维瘤会癌变吗
卵巢纤维瘤通常不会发生癌变,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了解这一特性,对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合理规划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卵巢纤维瘤主要由卵巢间质的纤维组织构成。从组织学角度来看,其细胞形态相对规则,排列有序,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这些纤维细胞分化良好,具备正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征,无明显的异型性。在显微镜下观察,看不到细胞的无序增生、核分裂象增多等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这就从根源上决定了卵巢纤维瘤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自发地转变为癌细胞,发展为恶性肿瘤,患者无需因纤维瘤的存在而时刻担心癌变风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卵巢纤维瘤恶变概率会有所增加。例如,当纤维瘤体积巨大,直径超过10厘米,瘤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局部组织因缺血缺氧,细胞的代谢和基因表达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增加恶变的可能性。此外,长期受到某些不良刺激,如反复的盆腔炎症刺激,也可能对纤维瘤细胞产生影响。不过,总体而言,这种恶变情况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多数卵巢纤维瘤患者的病情能够保持稳定,不会进展为癌症。只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就能有效预防癌变的发生。一旦确诊卵巢纤维瘤,患者不必过度恐慌。若纤维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暂不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纤维瘤体积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如腹痛、腹胀、月经异常等,或存在恶变风险,应及时考虑手术切除,如卵巢切除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日光角化病怎么判断癌变
想要判断日光角化病是否癌变,可从病变外观变化、生长特性改变、自觉症状加重等方面入手,这些要点有助于尽早察觉病变的异常进展。1、病变外观变化:日光角化病起初多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或斑块,表面粗糙有鳞屑。若病损边缘从规整变得参差不齐,原本光滑的表面出现溃疡、菜花状或乳头样突起,极有可能是发生了癌变。2、生长特性改变:正常情况下,日光角化病发展较为缓慢。若发现病损在数周或数月内快速增大,面积显著扩张,厚度明显增加,生长速度远超以往,这是癌变的危险信号。癌细胞具有极强的分裂增殖能力,会促使病损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变化。3、自觉症状加重:一般日光角化病仅有轻微不适或瘙痒感。若病损部位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搔抓、触碰后容易出血,瘙痒程度加剧至难以忍受,意味着病情可能已恶变。这是因为癌细胞侵犯周围神经及血管,破坏皮肤正常结构,从而引发这些症状。若患有日光角化病,应养成定期自查皮肤的习惯,密切留意病损变化。日常生活中,严格做好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避免因日光暴晒加速病变进展。一旦察觉病损有上述可疑癌变迹象,务必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接受专业检查与诊断。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炎症每个月都复发会癌变吗
妇科炎症每个月都复发,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癌变。这一结论基于妇科炎症与癌症发生机制的显著差异。妇科炎症,泛指女性生殖器炎症,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多种类型。这些炎症主要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而癌症的发生则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演变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虽然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增加细胞变异的风险,但其通常不会直接引起癌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妇科炎症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输卵管粘连堵塞导致不孕、异位妊娠,以及慢性盆腔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殖健康造成长期损害。此外,妇科炎症的反复发作还可能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使得阴道pH值升高,阴道自净作用减弱,从而增加感染其他病原体的风险。若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建议女性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栓、替硝唑栓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或遵医嘱通过激光治疗、液氮冷冻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同时,患者还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痣癌变前期有什么症状
痣癌变前期通常会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症状变化,包括大小变化、形状改变、颜色变化、表面变化、感觉异常等。如果发现身上的痣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痣的性质。1、大小变化:痣在短时间内,如几个月到一年内明显增大,体积变大或面积扩张,这可能是癌变的一个信号。2、形状改变:原本规则的痣变得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再整齐,出现锯齿状、毛刺状或模糊不清的边界。3、颜色变化:痣的颜色变得不均匀,可能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棕色、黑色、红色、白色或蓝色等,或者颜色明显加深或变浅。4、表面变化:痣的表面变得不光滑,出现粗糙、脱屑、结痂的现象,甚至有渗液、出血等情况。5、感觉异常:痣周围的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或者痣本身有压痛感。周围皮肤改变:痣周围的皮肤可能出现新的小痣,形成卫星灶,或者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日要注意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色素痣部位的摩擦,尤其是领口、袖口等容易与皮肤产生摩擦的部位。避免搔抓、抠挖色素痣,防止因外力刺激导致痣细胞异常增生,增加恶变几率。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色素痣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要及时擦干,防止水分残留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