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临床检验

检验科的优化管理!

举报/反馈
2009-08-11 07:48:0039健康网社区

  为赶上世界检验医学发展的步伐,与国际先进检测技术接轨,各种各样的现代检验医学仪器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普及,使用和管理如不得当,则会出现知识性、技术性和责任性的问题,甚至成为保证工作质的障碍。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使检验科的专业定位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各个室的工作就需依赖于各专业组长协助科主任来完成,诸如选择和改进实验方法,制定操作规程,设置和修改仪器参数,校正仪器,鉴定试剂质量,开展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审核检验报告,对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和指导,选题、开展科研等。以本检验科为例其现状是:

  (1) 专业组成:科内分为临床、生化、细菌、免疫、血库、特定蛋白、聚合酶链反应(PCR)、艾滋病初筛等不同的专业和项目。

  (2) 人员结构:由不同时期进入检验科的专业人员学历层次分六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初中;业务人员所学专业分四类:临床医学、卫生学、检验医学、科内师傅带出的徒弟;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3) 项目开展:各种检验项目种类繁多,目前开展的检验项目近300种,不同项目医学决定水平、考核指标不一致。

  (4)设备仪器:国外大量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多功能、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检验医学仪器被大量引进。虽提高了检验效率,由此带来不同的人员使用仪器的效果不同。如何加强仪器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减少误差,保证正常运行已势在必行。

  1.专业组长的任务

  担任专业组长的人员,是由科主任组织科务公开小组经过考核后委派,分别负责生化、免疫细菌、临床、门诊等几个组,对科主任负责。其任务:负责本室的具体工作,编写与修订操作手册,仪器实验程序的设置与参数校正,做好室间质评、室内质控,审核检验报告,带教进修实习人员及新来人员,协助科主任开展新技术及科研项目的选择和组织实施。不定期讲课向临床医生提供咨询,有助于正确选择和利用检验项目。

  2.组长负责制的基础

  传统的检验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科主任既管行政又管技术,分散了主要精力。实行专业组长负责制无疑可为科主任分担技术和质量管理任务。其核心是以专业实验室为主体,将各实验室技术和质量管理的责、权交给各专业组长。科主任可以从大量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室的整体发展和科研规划中。

  3.组长具备的条件

  当前检验队伍的基本素质提高很快,本科室的工作人员以检验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大、中专毕业生为主要对象。检验人员的学历与专业的快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适应。为赶上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1) 主管检验师(主管技师)以上职称;

  (2) 具有教学经验和团结协调能力,遇事顾全大局;

  (3) 能吃苦并以身作则,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4) 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

  4.专业组长职责

  不同专业实验室组长的职责不尽相同,但具有共性的职责包括:

  (1) 根据科主任的计划,负责本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安排。

  (2) 负责本实验室方法学的选择,试剂的选购与质量鉴定,仪器参数设置、修改、校正。

  (3) 负责本实验室实验方法、操作规程的编写。

  (4) 负责检查监督本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审核检验报告,发现失控协助分析失控原因,确保检验质量。

  (5) 负责本室科研项目的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6)负责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将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向科主任报告协助改进工作。

  (7) 负责本室各类人员的培养提高,带教实习、进修人员。

  5.调整现有工作模式

  5.1 改善实验室信息系统,为样本实施条码化建立前提条件。目前本院凡挂号者均将旧磁卡换成带ID号及条形码的新卡,实行门诊医生开电子检验申请单,门诊化验室标本实行条码化及ID号管理。拟实行住院医生开电子检验申请,静脉血标本条形码管理。

  5.2 开发已有仪器、设备的双向通讯功能,让仪器与网络直接对话,减少人工操作,协助信息科开发电子版本检验申请单及“专科检验申请单”,方便医生选择检验项目。据介绍抽血时选择不同颜标签代表不同检验类别的试管,其条码号通过扫描器与对应的项目共同录入电脑,检测仪直接读条码信息进行检测和形成报告单,检验项目漏检和错检基本杜绝,患者姓名错误极少发生。在使用条形码技术后使整个检验过程方便无差错,特别是对丢失或找不到的检验报告,可从电脑中查寻、打印。

  5.3 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可观察患儿在某一时间内同一项目多次检测结果,参考患儿的临床诊断和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曾出现先后两次血型不同的问题),确认报吿是否正确?再发出报告。现已将每天室内质控、工作量统计、申请医生统计、进入计算机管理;每个检验员有一个授权的密码及卡,通过登陆网络后,可进行标本分析、结果录入、审定报告等,如果有差错或出假报告很容易查到操作人员。逐步将试剂入库、多台仪器连网进行网络管理。

  5.4 筹备建立前样本处理室,以训练有素的、专门的样本前处理人员担任自动化前样本处理工作。

  5.5 实验室内部进行紧缩管理,将具同一性质的工作进行有机整合。如门诊检验室与临床检验室合并、急诊室与门诊室合并、生化室与免疫室的自动化部分合并、保留某些检测室(如PCR室、艾滋病初筛检测室等)。根据临床要求设置急诊项目,寻求最直接、最有效、最合理的检验管理组合,用于专业发展。建立全面实验室自动化(TLA)质量管理,顺应了面临新技术发展、医疗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求的挑战,医院检验学科建设、指导思想遵循“服务、管理、教育、效益、创新、竞争、法制”这几方面进行,全面建设适应整体医疗发展的现代化临床实验室。检验学科管理的网络化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断完善将LIS(laboratoryinformationman2agementsystem)系统嵌入HIS,检验信息资源才能更充分利用。在中小型医院逐步实行、健全、完善专业组长负责制,可为提高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加强科室内部管理提供依据。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