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健康检查 妈妈最关心的事

宝宝健康检查 妈妈最关心的事


  宝宝42天了、宝宝90天了、宝宝180天……在这些日子,你会抱着宝宝高高兴兴地去医院接受健康检查。妈妈们在那里总是很激动,相互问长问短,“我的宝宝有75cm了,你们多高?他长牙齿了吗?他会走吗?”她们把宝宝放上身高尺,抱她坐在小称座上,带着喜悦的神情看着一次一次往上长的数字。但是他们也有焦虑和困惑:我的宝宝还没有出牙,这是不是正常的呢?我的宝宝有没有缺铁、缺钙呢?下面,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宝宝健康发育的完全手册,根据这个,你可以自己给宝宝作一个评估。相信,宝宝的健康就是你和你全家的幸福。

  体重、身长、头围被视为婴儿发育的重要指标,也是婴幼儿体检时必不可少的内容。妈妈可以通过体重、身长和头围来大致判断宝宝的情况。

  体重:新出生的孩子的正常体重为2.5~4.0kg。生后头3个月婴儿体重增加最快,每月约增750~900g;头6个月平均每月增600g左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健康婴儿的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均不应超过正常体重的10%,超过20%就是肥胖症,低于平均指标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须尽早去医院检查。

  身长:婴儿在生后头3个月身长每月平均长3~3.5cm,4~6个月每月平均长2cm,7~12个月每月平均长1~1.5cm。在1岁时约增加半个身长。小儿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儿了。

  头围:1岁以内是一生中头颅的发育最快的时期,测量头围的方法是用塑料软尺从头后部后脑勺突出的部位绕到前额眼眉上边。小儿生后头6个月头围增加6~10cm,1岁时共增加10~12cm。头围的增长,标志着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体检进行时

  第1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此时,孩子体格发育有以下特点:

  视力: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单方向运动。

  肢体:其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微量元素:宝宝在6个月以内,每日需要钙600mg,而他从母乳或奶粉中只能摄取到300mg左右的钙。宝宝从出生后第15天就可以开始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易溶于水的钙剂吸收效果较好,要注意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宝宝满月后可以抱出去晒太阳,让皮肤内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生殖器:男婴的睾丸应降入阴囊。

  第2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动作发育:能支撑住自己的头部,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扶立时两腿能支撑身体。

  视力:双眼可追随运动的笔杆,而且头部亦随之转动。

  听力:听到声音时,会表现出注意倾听的表情,人们跟他谈话时会试图转向谈话者。

  口腔:此时孩子的唾液腺正在发育,经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血液:4个月的孩子从母体带来的微量元素铁已经消耗掉,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铁的摄入,就容易出现贫血,要给孩子多吃蛋黄、猪肝汤、肝泥等含铁丰富的食品。但不能服用铁剂药物。

  微量元素:这时的孩子要继续补钙和维生素D,而且要添加新鲜菜汁、果泥等补充容易缺乏的维生素C。他们的食物有尽量少加盐,以免增加孩子肝、肾的负担。

  第3次体检(宝宝6个月时)

  动作发育:会翻身,已经会坐,但还坐不太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塞入自己口中。

  视力:身体能随头和眼转动,对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可注视约半分钟。

  听力:注意并环视寻找新的声音来源,能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牙齿:6个月的孩子有些可能长了2颗牙,有些还没长牙,要多给孩子一些稍硬的固体食物,如面包干、饼干等练练咀嚼,磨磨牙床,促进牙齿生长。由于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现象会继续并加重,有些孩子会出现咬奶头现象。

  血液:6个月之后,由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尽,若补充不及时,就易发生贫血。须分析贫血的原因,是饮食原因还是疾病造成的。尽早纠正贫血。在家时,注意观察孩子面色、口唇、皮肤粘膜是否苍白,如是,应考虑到贫血,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骨骼:6个月以后的孩子,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缺钙会形成夜间睡眠不稳,多汗,枕秃。较严重的还会出现方颅,肋骨外翻,应让孩子每天都有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继续服用钙片和维生素AD滴丸。

  第4次体检(宝宝9个月时)

  动作发育:能够坐得很稳,能由卧位坐起而后再躺下,能够灵活地前后爬,扶着栏杆能站立。双手会灵活地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视力:能注视画面上单一的线条。视力约0.1。

  牙齿:小儿乳牙的萌出时间,大部分在6~8个月,小儿乳牙的计算公式:月龄减去4~6。此时要注意保护牙齿。

  骨骼:每天让孩子外出坚持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促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同时还应继续服用钙片和维生素AD滴丸。

  微量元素:最好检查一下体内的微量元素,此时孩子易缺钙、缺锌。缺锌的孩子一般食欲不好,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第5次体检(宝宝1周岁时)

  动作发育:这时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来,能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

  视力:可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听力:喊他时能转身或抬头。

  牙齿:按照公式计算,应出6~8颗牙齿。乳牙萌出时间最晚不应超过一周岁。如果孩子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就要寻找原因,它可能是由缺钙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

  第6次体检(宝宝18个月时)

  1~2岁,体检变为每半年一次。到第6次体检的时候,孩子已经18个月了。

  大小便:能够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湿了裤子也会主动示意。

  动作发育:能够独立行走,会倒退走,会跑,但有时还会摔倒;能扶着栏杆一级一级上台阶,下台阶时,他就往后爬或用臀部着地坐着下。

  视力:此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尽量不让孩子看电视,避免斜视。

  听力:会听懂简单的话,并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须检查血红蛋白,看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这时候的孩子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引起医生的关注,医生可能就会在这次体检的时候提醒你。

  蛔虫症:1岁半的孩子,自己能够吃东西、喝水,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感染蛔虫症。应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虫卵。

  肘部脱位:1岁半的孩子活泼而好动,但其肘关节囊及肘部韧带松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牵拉时易造成挠骨头半脱位。家长在给孩子穿衣服时,教训孩子时,应避免过猛的牵拉动作。

  第7次体检(宝宝2周岁时)

  动作发育:能走得很稳,还能跑,能够自己单独上下楼梯。能把珠子串起来,会用蜡笔在纸上画圆圈和直线。

  小便:完全能够控制。

  牙齿:乳牙20颗已出齐,此时要注意保护牙齿。。

  听力:大约掌握了300个左右的词汇,会说简单的句子。如果孩子到2岁仍不能流利的说话,要到医院去做听力筛查。

  第8次体检(宝宝3岁周岁)

  动作发育:能随意控制身体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越障碍、走S线等动作,能用剪刀、筷子、勺子,会折纸、捏彩泥。

  视力:孩子到3岁时,视力达到0.5,已达到与成人近似的精确程度。此时宝宝应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我国大约3%的儿童发生弱视。孩子自己和家长一般难以发现。在3岁时如能发现,4岁以前治疗效果最好,5~6岁仍能治疗,12岁以上就不可能治疗。

  牙齿:医生会检查是否有龋齿,牙龈是否有炎症。

  现在城市已经普遍设立了儿童保健卡,在0~3岁间进行8次体检。如果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疑惑或担心时,你可以拨打社区儿童体检科的电话,请儿童保健医生做专业的分析和判断,这样不仅能对孩子的营养保健有个及时的指导,还能及早发现病症,予以治疗。

(实习编辑:邓婉诗)

2008-11-26 09:00: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吃什么药好
发烧即发热,出现发热、恶心想吐、头晕、浑身疼痛的症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头孢克肟、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好的。1.对乙酰氨基酚首先,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扩张外周血管,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对于轻到中度的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且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要慎用此药。2.头孢克肟其次,肺炎链球菌、克雷伯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头晕发热、恶心想吐、浑身疼痛的症状。头孢克肟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发挥杀菌作用。但新生儿及结肠炎患者,通常需要慎用此药。3.奥司他韦最后,奥司他韦是一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如果上述症状是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常可服用奥司他韦来减少体内病毒数量并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以此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等效果。该药建议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通常可以适当减轻服药引起的胃部不适。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养成外出佩戴口罩、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的习惯。同时,建议患者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怎么办
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首先,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此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对于缓解发热头痛、浑身无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呕吐、头痛等不适症状,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还应保持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发热、呕吐,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出现。2.物理治疗其次,针对头痛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太阳穴和肩颈部位的方式来适当改善。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热贴等进行退热治疗。而针对呕吐的症状,常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等物品热敷腹部,或按摩中脘穴、合谷穴等穴位来辅助改善症状。3.药物治疗最后,若上述症状相对较重,或经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的方式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此时通常需要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呕吐症状常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治疗,头痛、发热的症状则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除了对症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则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综上所述,出现头痛、发热、呕吐、浑身无力的症状,通常需要患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