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四个月的宝宝作健康体检

  宝宝四个月了,这时妈妈应该要带宝宝去医院继续免疫接种,例如:打第二剂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疫苗,和小儿麻痹口服疫苗。除此之外,一些儿童生长情况的检查也必不可少。

  四个月大的正常宝宝,趴着时已经会高高地头抬、前胸挺起了,会发出“嗯嗯”的声音,手可以进行抓握,当然他还喜欢将手或握住的东西往嘴里放,因为这时,嘴是他们接触及探索外界的主要“工具”。每天,洗澡和换尿布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父母必须注意宝宝的前、后囟门有没有过早闭合,一般来说,前囟门则在6个月左右会完全闭合,如过早得留意脑部发育是否有问题。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没法做到以上述项目,就得咨询医生了。

  四个月的宝宝必查项目

  头围

  四个月大的男宝宝头围约在38-44cm左右,女宝宝约在38-43cm左右,只要在生长曲线3%-97%的范围内都属正常值。

  身高

  四个月的宝宝比刚出生时高约10cm左右,但这不是绝对的,只要生长曲线不要掉太多即算正常,例如原本是97%,掉到10%就要注意了。

  体重

  四个月的宝宝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之后每个月约多0.5kg,6个月-1岁再多约2kg,故到了一岁约为出生时的3倍了。

  追视

  这时宝宝的眼球会跟着颜色鲜明的定点跑,如果医生拿着红色的纸片左右移,宝宝的眼球也会随之左右移,这个动作要在宝宝四个月大之前就完成,如果四个月的宝宝还不会,父母就得留意了。而这时宝宝可以看到约2公尺-3公尺远的距离。

  听力

  这时宝宝会跟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只要在耳朵边发出声音,他就会寻找声音的来源。而医生还会继续追踪耳道有无发炎的现象。

  脖子

  医生会摸摸宝宝的脖子,看有无斜颈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

  脊椎

  四个月的宝宝坐着的时候已经不会摇头晃脑了,他会直视前方,而躺着的时候,抓住宝宝的双手拉起,上半身已经会顺势的挺起,头同样的也会直视前方。

  心跳

  医生会听听宝宝的心跳速度及规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及有无心脏杂音

  腹股沟

  这类检查是看宝宝有无疝气、淋巴结肿胀。男宝宝检查阴囊无水肿,女宝宝检查大阴唇有无股起或有无分泌物。

  皮肤

  宝宝出生后出现的湿疹或脂漏性皮肤炎状况,一般可在在二个月左右时消失,可是到了3-4月时仍然一直抓脸、甚至出现局部皮肤龟裂的情况,父母就要注意是否孩子是否患了异位性皮肤炎。

  腿部

  继续观察孩子是否有体关节脱位的状况。

  抓握

  四个月大的宝宝已经会抓握东西了,并且会本能地放在嘴里。

  3-4个月宝宝问题集

  状况1:压奶宝宝

  有些父母会发现宝宝的奶量变少了,而且生长的速度也较以前慢,于是很担心他是不是生病了。

  医师解释:四个月左右的宝宝,生长速度即开始趋缓,或者因为对周遭的事物好奇而吃奶不专心,所以并不一定是压奶。尤其是喝母奶的宝宝,妈妈会感觉孩子吃奶的频率变得比较固定,不再一天很多次了,所以会觉得量没有以前多,可实际上孩子已经懂得摄取固定的奶量了,而且只要不是体重不长、活力有问题、发展迟缓或大便不正常,就不必太担心。

  状况2:唾液宝宝

  父母只要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宝宝这个阶段会开始一直流口水。

  医师解释:因为他即将要长牙齿了,牙床不舒服导致口水一直流下来。由于小宝宝的皮肤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一直有水卡在下巴、脸部,又没有及时擦干的话,就容易有湿疹。因此,建议父母尽量看到宝宝流口水就擦掉,但不是用卫生纸一直搓喔!只需轻轻按干就行了,以免破皮。

  医生建议:如果用清洁用品洗脸,一天一次就好了,以免皮肤变得太干燥,而且尽量不要用有疗效的药膏擦宝宝皮肤,洗完澡后以乳液保护肌肤即可。

  状况3:便秘宝宝

  父母如果发现宝宝忽然有便秘习惯。

  医生建议:父母先观察一下,宝宝在哭或用力的时候,肚子会不会胀气,或者食欲变差。一般而言,摄入食物中蛋白质脂质较多就容易产生便秘的情况,有时奶量不够多也是原因之一,如果不管父母如何调整,宝宝的状况依旧不变,就必须考虑宝宝是否患了慢性便秘或先天性巨肠症,因此,得带宝宝去医院小儿外科就诊。

  相反,如果宝宝常常腹泻,父母就得检查一下是否给予他食物中含糖分太多,如果腹泻一直很严重,还得考虑爸爸是否为先天性代谢及乳糖不耐等问题。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7-30 05:27:00浏览1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源性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心源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病因多样,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疾病等。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及乏力,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心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心绞痛是其典型表现,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属危急重症。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均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心肌病变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各自特征鲜明。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易致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肥厚为特征,可能引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限制型心肌病则因心肌纤维化或浸润性病变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这些病变可能由遗传、感染或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相关病变,常由先天性畸形、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由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严重时威胁生命。预防和管理心源性心脏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其次,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心率170-180次/分有危险吗
胎心率170-180次/分属于胎心过速,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正常胎心率范围为110-160次/分,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母体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心率170-180次/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母体因素如发热、感染、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胎心率增快。其次,胎儿因素如宫内窘迫、缺氧或心律失常也可能引起胎心过速。此外,药物影响(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或母体情绪紧张也可能导致胎心率暂时升高。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结合母体症状、胎儿情况及病史进行综合评估。胎心率170-180次/分的临床意义在于其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儿宫内窘迫可能由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或羊水过少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胎儿缺氧或不良结局。此外,胎心过速也可能是胎儿感染或心律失常的表现,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引起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若胎心率持续在170-180次/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胎心监护、超声检查及母体血液检查,以明确胎心过速的原因。其次,若胎心过速由母体因素引起,如发热或感染,需及时治疗母体疾病以改善胎儿状况。若胎心过速由胎儿因素引起,如宫内窘迫,可能需进行吸氧、改变体位等干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170-180次/分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存在严重问题,但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若胎心率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胎动减少、羊水异常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合理监测胎心率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的女性需要保持好心态吗
怀孕的女性需要保持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对孕妇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若心态不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进一步干扰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紊乱又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睡眠不足会使孕妇身体疲劳感加剧,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食欲不佳则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孕妇自身的身体状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促使身体分泌有益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等,有助于缓解孕期的不适症状,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孕妇的情绪变化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传递给胎儿。当孕妇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有益物质,如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改善胎盘的血液灌注,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反之,若孕妇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体内产生的不良激素,如皮质醇等,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若想保持良好心态,怀孕女性首先要了解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明白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但要积极应对。另外,日常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孕期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释放压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改善心情。当孕妇感觉情绪难以自我调节时,不要忽视,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胎儿的健康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哪个治胃热口臭好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对于治疗胃热口臭都有较好的效果,其均为清热泻火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热所致的口臭等症状,但是药物的选择应该遵医嘱。清火栀麦片主要由穿心莲、栀子、麦冬组成。其中,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栀子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其对于胃热引起的口臭,可通过清除胃热、缓解胃热上炎导致的口腔异味来发挥疗效。同时,其还能改善因胃热引发的咽喉肿痛等症状,因为胃热常常也会循经上扰,导致咽喉不适。牛黄清胃丸的成分包括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等。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清胃泻火的功效。此药能有效清除胃火,对于胃热炽盛引起的口臭,可从根本上清泻胃火,使胃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口臭症状。并且,对于胃热导致的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为胃火炽盛通常会伴随这些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上述其中药物来改善口臭,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热。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也可能导致体内火气上升,加重症状。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口臭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有脾胃虚寒等体质的人,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引起不适。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