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掏掏耳朵 能知“癌”事

  有空掏掏耳朵,瞧瞧自己耳朵里耳垢的样子,是湿润的还是灰色干燥的屑屑。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耳屎,里头可是暗藏玄机呢!研究者最近发现了与耳垢相关的基因,并且发现这些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的患病率有着某种关联。

  控制耳垢的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目前精确的所在位置不明。耳垢可以分为两种形态,湿润型或干燥型,耳垢的软硬度与外耳腺体的分泌液息息相关,此外耳垢搀杂着脱落的表皮与细毛。湿润的耳垢形态呈现棕褐色,而干燥型则是灰色且易碎的。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院的Norio Niikawa与其同事研究发现,在日本耳垢呈湿润状的女人比干燥的女人患乳腺癌的几率大很多。由此推论耳垢基因或是相关的基因影响了乳腺癌的患病几率。

  研究人员是从追踪8个耳垢的形态以找到此基因的。他们以拜访的形式对这些家庭做取样,如果耳垢的形态不够清楚,便湿润擦拭后再看看。如同孟德尔所发现的豌豆外形,耳垢的柔软度符合传统孟德尔遗传定律,而湿润的耳垢则特征很明显。“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尼古拉斯说。耳垢类型的出现频率随着人类种族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对于欧洲人和非洲人来说,湿润的耳垢占多数,亚洲人则是干燥的耳垢占多数。

  耳垢的形成与乳腺的分泌和一种叫顶泌腺体(apocrine gland)有密切关系。所以研究人员推测在特定种群中,极可能存在着一个同时控制耳垢的形成与乳腺癌的基因。如果这是真的,可是很重大的发现!耳垢因此能当作评估患乳腺癌几率大小的指标,检验方法非常简易。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7-13 05:42: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可以做什么检查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通常需要按照医生建议,通过大便常规、腹部超声、胃镜检查等项目来明确具体病因。1.大便常规首先,大便常规可以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异常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虫卵等。这些异常成分可能提示存在肠道感染、寄生虫病或消化道出血等问题。如果大便中出现白细胞,可能提示肠道有病原体感染;如果发现红细胞,则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如果发现虫卵,则可提示存在寄生虫感染。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初步判断恶心反胃是否与肠道感染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有关。2.腹部超声其次,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结构,用于辅助诊断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肠梗阻等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常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反胃的症状,阑尾炎可能引起右下腹疼痛和恶心呕吐,而肠梗阻则可能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反胃等症状。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潜在问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3.胃镜检查最后,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壁情况,多用于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息肉、胃息肉等消化系统疾病。针对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隐痛、反酸嗳气、恶心反胃、食欲减退等症状,常可通过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综上所述,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常需要尽快完善大便常规、腹部超声、胃镜检查等项目,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积极治疗。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可以做什么检查
青少年经常出现恶心、反胃的情况,可能涉及多种原因,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来进行专业诊断并进行治疗。1.实验室检查首先,实验室检查是初步筛查各项原因的重要手段,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呼气试验、大便常规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恶心反胃的症状,是否与病原体感染有关。通过呼气试验,则可评估上述症状是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同时,大便常规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大便的性状、颜色等情况,并通过相应指标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感染、出血等问题存在。2.影像学检查其次,腹部超声、消化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对青少年出现的恶心反胃症状,进行具体病因的辅助诊断。腹部超声主要是通过向腹部器官发射超声波,并将器官反射回来的声波转化为图像的方式,来评估肝胆、胰脾、胃肠等器官是否存在结构形态异常或炎症、占位性病变等问题。而消化道造影则是通过吞食硫酸钡等显影剂后,通过钡剂在经过消化道的显影过程,来评估恶心反胃的症状与何种消化道疾病有关。3.内镜检查最后,胃镜检查、肠镜检查等内镜检查,也可以用于诊断青少年经常出现的恶心反胃症状,具体与何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胃镜检查多用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部位的疾病诊断,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而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肠道内部是否有溃疡、炎症等问题存在。综上所述,青少年经常恶心反胃,通常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项目的检查结果,来明确具体致病原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青少年平时也应养成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的习惯,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