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两对半”异常,该怎么办?

陈学福 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小张被年度体检报告吓了一跳。持续三年,他的“乙肝两对半”五项全是阴性。可是今年,第四、第五项赫然显示为阳性。这是什么意思,感染乙肝了吗?小张选择了上网搜索,但始终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针对这类情况,广东省人民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学福发出感叹:为什么不早注射乙肝疫苗!“乙肝两对半”检测全为阴性,代表机体对乙肝病毒没有抵抗能力,一定要注射乙肝疫苗,以杜绝或减少一切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机会。但偏偏不少人跟小张一样放松警惕,以为持续几年都是“五个阴”今后也不会发生变化了,可因身体没有抗体,一旦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就可能发生变化。跟小张检查结果一样的人需要上感染内科或肝病专科做两项检查——血清学指标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病毒学指标检查(即血液的HBV-DNA检查)。

  有异常?选专科再检查

  大家能在体检报告中看到,常规体检的“乙肝两对半”共有五项:1.表面抗原2.表面抗体3.E抗原4.E抗体5.核心抗体。分别用“阴和阳”来表示,不同的组合代表感染的不同结局。比如第1、3、5为阳性,其他为阴性代表乙肝“大三阳”;第1、4、5为阳性,其他为阴代表乙肝“小三阳”;小张第4、5项为阳,其他为阴,代表机体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因机体抵抗力不够强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产生保护抗体。陈学福说,仅凭这个结果还无法判定是否患上了乙肝,需要上肝病专科做血清学指标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查,以及病毒学指标检查(即血液的HBV-DNA检查)。

  常规体检中的“乙肝两对半”属于血清学指标的定性检查,只是常规筛查。目前医学界提倡更为准确的血清学指标的定量检查,不仅能判断阴性还是阳性,还能知道具体数值,帮助医师更准确判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状态。

  血液HBV-DNA检查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判断更直接和重要,用于判断血液中是否有病毒复制以及传染性。如果血液的HBV-DNA超过正常参考标准,说明有病毒复制,你是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这时再注射乙肝疫苗已经没有意义,而应该积极到专科进行咨询和就诊;如果血液的HBV-DNA检测为阴性,表示疾病的恢复期。此时可以尝试注射进口乙肝疫苗,促进机体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

  打乙肝疫苗,一针都不能省!

  乙肝两对半检查为“五个阴”,代表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没有抵抗力,尽快注射乙肝疫苗吧!短时间没感染乙肝病毒不代表永远不会感染。像小张一样感染乙肝病毒,机体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发展到慢性乙肝,这时来治疗是非常棘手和困难的。陈学福强调,无论多大年纪,只要机体没有保护性抗体,就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不给病毒入侵机会。

  全程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需要三针(0、1、6),当月第一针,之后的1个月注射第二针,6个月注射第三针。有些人打了一针之后自以为有了保护性抗体就再不注射了,结果检测仍为五个阴,表示仍未获得保护性抗体。还有的人打了三针之后再也不管了。

  陈学福建议,按照常规注射完三针疫苗之后最好再做个“表面抗体滴度”检查。根据表面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大致判断保护性抗体能持续多长时间,什么时间需要再补种乙肝疫苗。

  建议:病是能防的,肝是要保养的

  陈学福对乙肝两对半中仅4、5项为阳性,且血液中HBV-DNA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有下列生活建议:

  1.忌劳累。肝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多休息非常重要。

  2.忌烟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对肝脏的损害是最常见的。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也可能损害肝功能。

  3.忌情志不畅。传统医学认为“怒伤肝”,易发火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舒易成积癖。

  4.多锻炼。抵抗力下降是百病之源。因为大家平时多锻炼身体,保持生活规律营养均衡是增强抵抗力的关键。

  5.饮食宜清淡。过度食用辛辣食品易引起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6.不少药物伤肝,尤其要注意中草药和一些抗生素。如果你长期服药,更加要重视肝功能和相关指标的检查。

(责任编辑:陈战锋)

2010-01-26 04:42: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过敏看什么门诊
皮肤过敏通常可以选择皮肤科、变态反应科、急诊科等科室进行检查和治疗。建议患者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若不确定,可提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就医指导。1、皮肤科: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皮肤科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症状,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免疫相关检查及过敏原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2、变态反应科:如果医院设有专门的变态反应科,这是检查过敏原的首选科室。该科室专门研究、诊断和治疗由特定物质引起的免疫系统超敏反应,能够提供全面且专业的过敏原检测服务。医生可以通过皮肤测试、血液检查、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等方法确定过敏原,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3、急诊科:如果皮肤过敏出现严重的急性症状,如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会迅速采取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对于皮肤过敏患者,建议尽量避免接触已知或可疑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花粉、尘螨等。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皮肤,以免加重症状。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注意观察过敏症状的变化,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科门诊是什么
皮肤科门诊是医疗机构中专门针对皮肤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科室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各类与皮肤、毛发、指甲等相关的健康问题。皮肤科门诊所含疾病种类较多。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疖、痈、脓疱疮,真菌感染导致的体癣、股癣、手足癣,病毒感染引发的带状疱疹、扁平疣等。炎症性皮肤病有湿疹,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还有银屑病,典型症状为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此外,皮肤肿瘤也在皮肤科的诊疗范围内,如良性的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恶性的黑色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等。同时,痤疮、黄褐斑、白癜风等损容性皮肤病,以及鱼鳞病、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遗传性皮肤病也都属于皮肤科门诊的诊治范畴。皮肤科门诊的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诱因等,以及仔细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大小、颜色、分布部位等情况,必要时还会借助皮肤镜、真菌镜检、病理检查等辅助手段来明确诊断。在治疗方面,会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病情严重程度,采用药物治疗,如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真菌药膏,口服的抗组胺药、抗生素等,还会运用激光、冷冻、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对于有皮肤问题需要就诊皮肤科门诊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尽量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要过度清洗或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就诊时要如实向医生提供病史和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如果正在使用某些药物或护肤品,建议携带相关信息或产品,方便医生了解情况。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皮肤健康。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感冒挂什么科门诊看病好
陈先生前几天外出时不小心着凉,第二天便开始出现鼻塞、流涕的症状,还时不时地打喷嚏。他本以为只是小感冒,吃点感冒药就能好,可没想到症状越来越严重,不仅咳嗽加剧,还发起了高烧,体温一度飙升到38.5℃。陈先生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去医院就诊,但他却犯了难,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的门诊。相信很多人在感冒后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感冒看似是常见小病,可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对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感冒发病率约为每人2-5次,儿童发病率更高,每年可达6-8次。感冒虽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如果不能及时正确诊治,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身体健康。【感冒挂什么科门诊】01普通内科大多数情况下,普通内科是感冒患者的首选科室。普通内科医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对于单纯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普通内科医生可以进行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判断是否为普通感冒、流感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感冒症状。02呼吸内科当感冒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且较为严重时,如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挂呼吸内科更为合适。呼吸内科医生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他们会对呼吸道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听诊肺部呼吸音、查看咽喉部情况等,以确定是否存在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对于呼吸道症状严重的感冒患者,呼吸内科医生能够制定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方案。03儿科如果是儿童感冒,儿科也是其中一个选择。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成人有所不同,免疫系统也尚未发育完善,感冒后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也有其特殊性。儿科医生经过专门的儿科医学培训,熟悉儿童疾病的特点和用药规范,能够准确判断儿童感冒的病情严重程度,并给予适合儿童的治疗,如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药物剂型、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等。04急诊科当感冒患者出现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且持续时间较长)、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抽搐等紧急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急诊科配备了专业的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降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以挽救患者生命,缓解危急症状。之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其转至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05发热门诊部分医院有设置发热门诊,专门用于排查和诊治发热患者。如果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可以考虑前往发热门诊,更利于对症治疗。【感冒的诊断方法】1.症状判断:普通感冒通常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也可能伴有轻度发热、头痛、咳嗽等。流感则起病急,症状较重,除了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外,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但仅通过症状有时难以准确区分,还需结合其他检查。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查看咽喉部是否有红肿、充血,扁桃体是否肿大,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正常等。如果发现咽喉部有明显的炎症表现,或者肺部呼吸音异常,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复杂,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冒。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如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减少,可能提示病毒感染,支持感冒的诊断;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则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此外,在怀疑流感时,还可能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以明确病原体。【感冒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感冒具有自限性,也就是有自愈可能,因此一般治疗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同时建议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缓解喉咙疼痛,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排出毒素。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药物治疗」01对症治疗药物●针对发热症状,当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通过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下降。●对于咳嗽症状,可根据咳嗽的性质选择药物,干咳患者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咳嗽伴有较多痰液时,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缓解鼻塞、流涕症状,可使用伪麻黄碱等药物,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02抗病毒药物●对于流感患者,在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大多数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针对所有普通感冒病毒。03抗生素只有在明确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滥用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感染无效,还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等不良反应。【实用建议和注意事项】1.及时就医:如果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加重且伴有大量黄脓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正确选择科室:根据自身症状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如果不确定该挂哪个科室,可以咨询医院的导诊台,他们会给予专业的指导。3.遵医嘱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使用退烧药后可能会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等症状,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4.预防感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冒。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佩戴口罩;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5.避免交叉感染:感冒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在家中也应注意隔离,尤其是与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0-12月发育各阶段身体发育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观察并追踪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日常生活中重要且充满喜悦的任务。每个阶段,宝宝都会展现出新的技能和特征,如抬头、翻身、坐立、爬行和说话等。那么,0-12月宝宝的身体都是怎么变化的呢?一、基础发育情况1、0-1个月体重:一般出生体重在 2.5 - 4 千克左右,满月时可增加 0.8 - 1.5 千克。身高:出生时约 46 - 52 厘米,满月时可增长 3 - 5 厘米。头围:约 32 - 35 厘米。2、2-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约 0.8 - 1.2 千克。身高:增长 2 - 3 厘米左右。头围:增长约 2 厘米。3、4-6个月体重:每月增加约 0.6 - 0.8 千克。身高:增长 1.5 - 2 厘米。头围:增长约 1 厘米。4、7-9个月体重:每月增加约 0.4 - 0.6 千克。身高:增长 1 - 1.5 厘米。头围:增长约 0.5 厘米。5、10-12个月体重:每月增加约 0.3 - 0.4 千克。身高:增长 0.8 - 1.2 厘米。头围:增长约 0.3 厘米。二、日常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与宝宝互动来促进其发展,如读书、唱歌、做简单的游戏,以及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自由探索和练习新技能。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定期接种疫苗,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支持宝宝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对宝宝的发育有任何疑问,及时与儿科医生沟通,他们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提供专业建议和必要的评估。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