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忘每年给前列腺体检一次

  临床发现,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后夜,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即使有所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时,又往往与前列腺肥大相混淆。故而,约80%的病人首先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然后才发现前列腺癌。可见,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反复发作不愈,应十分注意病情变化,以防癌变。

  医药新闻网有报道称,前列腺癌是一种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而且是50岁以上男性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估计,50岁以上的男性当中,大约有40%的前列腺都患有很小面积的癌症。8%的患者将发展为比较严重的病变,3%的患者将死于这种病,它的发生可能与年龄、高脂肪、输精管切除、遗传因素、吸烟、接触重金属、不适当的夫妻生活等有关。

  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出现早晚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生长的速度和压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环抱尿道,故癌变首先压迫尿道,表现出排尿异常的症状。初起时可见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当肿块增大压迫尿道,会出现尿流变细、排尿不畅、尿程延长;少部分病人可出现排尿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血尿,此时应引起警惕。当癌肿逐渐增大时,尿道受压迫更为严重,致使小便困难,造成尿液在膀胱潴留,膀胱充盈胀大,以至高度膨胀,极为难受,非导尿不行,导出的尿液往往刺鼻难闻。此外,当前列腺癌发生转移,特别是盆腔转移,可出现腰背部疼痛,或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疼痛常可向会阴部及肛门周围放射。因此,凡年龄在45岁以上的男子,出现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尿程延长、尿流变细、排尿困难,则应考虑患前列腺癌的可能。

  北京曙光男科医院专家建议:凡年龄在45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应做一次直肠指检,这对于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直肠指检的准确率达50%~70%,可获得早期诊断及根治机会。

  除了直肠指检外,对可疑病人,还要采取经会阴、直肠穿刺,取活体组织检查,其诊断的正确率可达70%~80%。另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可在前列腺癌发病初期发现,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读者互动

  136****1597问:我排尿困难,有时候尿等待,勃起不硬,做B超显示前列腺正常,我该怎么办?

  专家:排尿困难、尿等待、勃起不好,常见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后压迫尿道引起尿等待、尿无力等排尿异常。对性功能的影响常见于性欲减退、早泄、甚至勃起障碍。单纯通过B超不能确诊前列腺炎。建议到专业男科医院配合前列腺液等检查,明确病情后对症治疗一般都可康复。

  132****5930问:我今年24岁,有时候小便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打喷嚏下身刺痛,性生活时间很短,请问是什么原因?

  专家:尿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称为滴白,是前列腺炎典型的症状。也可影响到性功能,如早泄,长期甚至诱发阳痿。打喷嚏时腹压增加,局部快速充血,容易加重炎症,引起刺痛。建议尽早到专业男科医院前列腺科配合相关专业检查,明确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159****6108问:慢性前列腺炎是否可通过药物治疗?

  专家:前列腺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脏器,外面有一坚硬的脂质包膜,是药物屏障,使药物很难渗透到前列腺病患部位,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新一代前列腺康复治疗系统能瞬间把坚硬的脂质包膜“溶解液化”,从而利于药物渗透,建议您到专业男科医院的前列腺科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

(责任编辑:陈战锋)

2010-02-19 02:27: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中风患者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中风对个人影响深远,不仅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诸多后遗症,还会给其情感生活、家庭及社交圈子带来不少问题。因此,中风患者的生活往往充满艰辛,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也希望我们能给予身边的中风患者更多包容与关爱。【中风如何影响另一半?】中风会改变患者与伴侣的相处模式。患者除了要应对身体上的不适,如疼痛、肌肉僵硬、头痛、疲劳或瘫痪等,在这些状况下,穿衣、用餐、打扫等日常事务都难以独立完成,需要依赖伴侣的帮助。这容易让患者内心产生不安,觉得自己无用,给他人带来负担,久而久之,自信心受挫,陷入沮丧情绪。此外,中风还可能损伤大脑,影响患者的情绪控制能力,导致焦虑、易怒、抑郁等心理问题,负面情绪频发,此时亲友们更应给予关怀。中风后,伴侣关系中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患者的伴侣需要承担起更多家庭责任,既要维持家庭收入,又要照顾患者,双方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转变。一开始,患者可能因负面情绪变得易怒暴躁,难以与伴侣心平气和地沟通。同时,疲劳、焦虑、疼痛、抑郁、肌肉无力和僵硬等生理与心理问题,也会导致患者性欲大幅下降。【中风让家庭感受压力】中风使家庭负担加重。患者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轻松完成做饭、赚钱、照顾孩子或打扫等事务,常因此产生自我否定情绪。若家庭成员不能理解患者的痛苦,家庭氛围会愈发压抑。此外,家庭中的孩子也需要重新调整角色。他们要接受家长患病的事实,失去了父母以往充足的陪伴,父母也无法参与他们的活动。孩子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得协助患者,而这些改变都需要时间来适应。【中风后的人际关系】受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中风患者的社交活动会明显减少。以往常参与的球类运动、旅行、逛街等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成了挑战。一些不了解中风患者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其相处,渐渐与之保持距离。随着时间推移,因无法共同参与活动,再加上身体问题、环境障碍、社交圈子变化以及精力不足等原因,部分患者与朋友的关系逐渐疏远。不过,建议患者努力维系友谊,因为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对康复过程十分重要。从亲密关系、家庭和朋友等角度来看,中风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外界因素导致的心理压力。如果患者及其身边的人能够了解这些潜在问题和困难,理解中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能在心理上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更好地应对中风带来的变化。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失眠患者可以看什么科室
失眠患者可以选择多个科室进行就诊,具体科室的选择需根据失眠的可能原因及伴随症状来决定,主要包括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等。1、神经内科:神经内科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功能异常。失眠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如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神经内科医生可通过专业的检查,如脑电图、颅脑CT或MRI等,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查找失眠的潜在病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2、精神心理科:失眠常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科医生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和访谈技巧,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改善失眠症状。3、耳鼻喉科:耳鼻喉科适用于因上气道病变引发相关呼吸问题导致失眠的患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因夜间呼吸暂停导致频繁觉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耳鼻喉科医生可通过多导睡眠图检查明确诊断,并提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伴有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的失眠患者,耳鼻喉科是必要的就诊科室。4、内分泌科:内分泌科适用于由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或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因代谢亢进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夜间低血糖或神经病变影响睡眠。内分泌科医生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糖水平等,以明确病因,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失眠患者在选择科室时,应根据自身症状及可能原因进行判断。无论选择哪个科室,患者都应详细记录病史、症状表现及相关诱因,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引起的失眠怎么治疗
抑郁引起的失眠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该疾病症状通常需要综合治疗才有助于康复。抑郁引起的失眠是指由抑郁症这一情绪障碍导致的睡眠障碍,可能表现为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等症状。这种失眠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引起失眠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等,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间接改善睡眠质量。对于短期缓解严重失眠症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如阿普唑仑,但需注意其依赖性风险,并严格遵循医嘱用药。2、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人际关系疗法则通过改善患者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减少冲突,获得社会支持,进而促进情绪恢复和睡眠改善。3、生活方式调整:此类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午睡,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改善失眠症状。适量的户外运动不仅有助于释放压力,还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改善情绪状态。同时,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在睡前,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因和酒精,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抑郁引起的失眠,患者应首先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明确抑郁和失眠的严重程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与医生共同讨论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重度失眠症如何治疗
重度失眠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旨在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规律作息及环境调整等。睡眠卫生教育需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固定作息时间、避免日间小睡及限制床上活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环境调整包括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及适宜温度,减少睡眠干扰。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放松训练、光照疗法等。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深呼吸练习可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光照疗法通过模拟自然光照调节生物钟,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的患者。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重度失眠症的常用方法,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艾司唑仑可迅速诱导睡眠,但需注意依赖性和副作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具有较少的依赖风险,适用于短期治疗。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及心理疏导等。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失眠的首选心理疗法,通过纠正不良睡眠认知和行为习惯,改善睡眠质量。心理疏导适用于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睡眠。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度运动如打太极、慢跑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在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导致入睡困难。此外,若出现持续失眠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