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液标本采集的基本常识

  一、病人的准备

  做血液检验项目检验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12--14小时,采血的前一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饮酒。否则,会引 起血脂及某些血清酶结果升高,甚至血清出现混浊,影响整个检验结果;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病人,在试验前3天给予适量的碳水化学 物饮食,有利于取得正确的结果。

  二、采血时间

  血液生化检验一般要求早晨空腹安静时采血。因为体内的各种化学成份受许多因素调节:如饮食后大量葡萄糖及脂类物质吸收入血,使血 糖和血脂上升,游离脂肪酸及无机磷降低;运动后会使乳酸、丙酮酸、乳酸脱氢酶、转氨酶、肌酸激酶等升高,血糖降低;昼夜变化大的 成份有皮质醇、血清铁、胆红素等;日间变化大的主要是代谢废物成份如尿素、尿酸等;大量饮水可致血液稀释等等。所以,做血液生化 检验时应掌握好采血时间。但是,对重症昏迷或急症病例,可随时采血送检糖、钾、钠、钙、血气分析、淀粉酶等项目。但在输液时采血 应避免送检项目受输液成份的影响,如输液中补钾、补糖、补碱时送检,对血钾、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项目均有影响。

  三、采血部位

  成人一般取肘部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儿常用颈部静脉、股动脉或前囟静脉窦;刚出生的婴儿可收集脐带血;血气分析一般采动 脉血;检验只需微量全血时,成人从耳垂或指尖取血,婴儿从大脚趾或脚跟取血;输液病人采血应避免在输液的同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 烧伤患者采血应避免穿剌炎症或水肿部,以免影响结果。

  四、采血操作及送检的注意事项

  1、采血器械:采血多用一次性注射器及试管。注射器、试管必须干燥清洁。不宜用酒精消毒。

  2、采血操作:必须按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止血带不可缚扎过久,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裂,采血后应卸下 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

  3、防止气体逸散:采集血气分析样本,抽血时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泡,抽出后立即用小橡皮密封针头,隔绝空气。因空气中的氧分压高于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动脉血;作二氧化碳结力测定时,盛血标本的容器亦应加塞盖紧,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过久,影响检验结果。

  4、防止分解及自身变化: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因血液中有些化学成份于离体后极易分解,使其含量改变,如血糖及酶类测定,时间过久 ,由于血细胞酵解可使血糖下降,酶活力变化等。有些化学成份在细胞内外相差悬株,离体时间过长,细胞内外浓度会发生变化,影响测 定结果。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电解质等。

  5、防止污染:有些检查项目要求极严格,其采血器具及标本容器必须经过化学清洁。如血氨、铜、锌、铁等项目,因其含量极低,稍有 污染即影响结果。作淀粉酶测定时,要防止唾液污染,因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污染后会引起假性淀粉酶升高。

  6、防止溶血:作各类生化检验,要防止血细胞破裂溶血,因溶血引起细胞内外浓度改变,可使钾、胆红素、氯化物、无机磷、ALT、 AST、LDH等升高,钠、钙、AKP等降低,溶血对某些实验的反应过程干扰:如血红蛋白可直接抑制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酶降低 。溶血可影响呈色反应终点为红色的实验,如酶法测定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胆红素的重氮反应、尿素的二乙酰肟法等。

  五、抗凝剂的选择

  生化检验大部份项目都采用血清,但有些项目需用血浆或全血,采集的血液必须加入抗凝剂。抗凝剂的种类较多,如选择不当,亦会影响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介绍几种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及其用途:

  1、肝素:常用于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测定。其钠盐可使淀粉酶升高。

  2、柠檬酸三钠(枸橼酸钠):常用于血沉及凝血功能检测的抗凝。

  3、二乙胺四乙酸钠(钾)盐(EDTA-Na2):血常规检查、生化常用的抗凝剂,但不能用于钙、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对淀粉 酶、肌酸激酶、AKP、 ACP、5’-核苷酸酶等可抑制,对丙酮酸激酶有明显升高的作用。

  4、氟化钠:常用氟化钠—草酸钠混合抗凝剂作血糖测定的抗凝剂,它可抑制血细胞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六、正确的血液采集步骤及收集方法

  1、查看检验单,询问病史,查对检验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耐心检查需要空腹血检验项目要询问病人是否 8小时以内没有能量摄入,询问病人在检验前是否有足够的休息;需要增添项目时先与出具检验申请单的医生联系。

  2、请患者准备。(“请将左手衣袖挽起,手伸直平放,拳头握紧。”)对孩子应多哄劝,避免剧烈躁动、哭闹。对于紧张或有晕血史的 病人要进行安慰(“您可以侧过身去,不看很快会好”)。

  3、采血器材准备,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记录采集时间。

  4、选择穿刺血管:扎好压脉带,观察血管走向,选择穿刺点,松开压脉带(压脉带压迫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正在输液的病人绝对不 可同侧采血,更不可以利用原有的输液针头采血。

  5、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伏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3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 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6、采样及混匀:等待碘伏干了以后(必须等到干了以后,否则达不到消毒效果),再次扎好压脉带,将针头平面朝上与手臂成15°穿 刺,最好一针见血。拔出采血管后立即进行颠倒8次混匀。在抽学时要询问病人感受(如有无心慌,头晕等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如:病 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对不起,由于……的原因需要再取一次血, 请原谅”)。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7、止血:采血结束后,解开压脉带,退针后请病人“手指压住棉球,手伸直抬高于心脏,保持两分钟”(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 ,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8、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相应的采血管中(加抗凝剂的采血管须颠倒混匀8次),将采血管与相应的检验单裹好,分类,尽 快送检。

  七、特别注意:

  1、所有生化项目、微量元素、血沉必须用空腹血;乙肝最好用空腹血。

  2、激素检查:病人必须空腹且在抽血前要静坐30分钟。

(实习编辑:陈战锋)

2009-12-17 04:47: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甲亢配合护肝药有哪几种
甲亢配合护肝药一般是指甲亢患者常用的护肝药,常见的有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胶囊、肌苷片等。 1、复方甘草酸苷 复方甘草酸苷属于消化系统用药,适用于慢性肝病,可改善肝功能异常,也可用于湿疹、皮疹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主要由甘草酸苷、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和蛋氨酸组成。其中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中唯一一个含硫的氨基酸,可使有毒物质或药物进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或急性肝炎。甘氨酸是内源性的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原料,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甘草酸苷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保护肝细胞、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甘草酸苷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作用,所以对湿疹、皮炎等多种过敏性皮肤病有良好的疗效。 2、水飞蓟宾胶囊 药理、毒理试验结果表明,水飞蓟宾胶囊有明显保护及稳定肝细胞膜作用;对四氯化碳、鬼笔毒肽等肝脏毒物引起的各种类型肝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对四氯化碳所引起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有一定阻止作用。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初期肝硬化、肝中毒等病的治疗。临床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患者,服用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3、肌苷片 肌苷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临床上常作为急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的辅助用药,肝病患者服用后可明显改善肝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肌苷片还能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也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心脏病、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疾患。肌苷片不良反应少,少数患者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轻度腹泻和腹胀等症状,但通常可耐受,无须停药。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脊柱裂在宝宝是胎儿的时候能查出来吗
脊柱裂在宝宝是胎儿的时候是可以查出来的。对于孕妇来说,建议按时进行孕期产检,包括常规的超声检查和血清学筛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从超声检查技术来看,超声是孕期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胎儿的脊柱形态。在怀孕18-24周左右,胎儿的脊柱结构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此时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胎儿脊柱的连续性、椎弓的形态等。如果存在脊柱裂,超声图像上会表现出脊柱的异常声像,如脊柱中线回声中断、局部有囊性膨出等。而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的应用,能够更直观、更立体地呈现胎儿脊柱的情况,提高了脊柱裂的检出率。其次,从血清学筛查角度来说,孕妇血清中的某些标志物也可以为脊柱裂的诊断提供线索。例如,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患有开放性脊柱裂时,会出现明显升高。一般在怀孕16-18周时进行血清学筛查,检测孕妇血清中的AFP水平,如果结果异常升高,结合超声检查,就可以进一步怀疑胎儿存在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疾病。这种血清学筛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胎儿是否患有脊柱裂。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补充叶酸,一般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直至怀孕后3个月,这有助于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风险。此外,孕妇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大吗
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比较大。对于过期妊娠,建议孕妇要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包括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首先,过期妊娠会导致胎盘功能减退。随着孕周的增加,胎盘会逐渐老化,功能也会随之下降。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减退会使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减少,无法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胎儿可能会出现生长受限,体重不增甚至减轻,各器官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生后可能面临低血糖、低体重等多种健康问题。其次,过期妊娠还会使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增加。由于胎盘功能不足,胎儿可能会出现慢性缺氧。同时,过期妊娠时羊水也会逐渐减少,羊水过少会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空间受限,脐带更容易受到压迫,进一步加重胎儿缺氧情况。胎儿缺氧可能会引起胎心改变、胎动异常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胎儿窒息死亡。医生会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引产等措施来终止妊娠,以降低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孕妇自身也要注意观察胎动,如果发现胎动异常,如胎动过于频繁或明显减少,应立即就医。总之,对于过期妊娠不能掉以轻心,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以保障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短肠综合征的症状
胎儿短肠综合征应该是指儿童短肠综合征,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切除后,引起的一系列以腹泻、营养不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消化功能紊乱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腹泻:由于小肠吸收面积大幅减少,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频繁腹泻。腹泻的程度和频率因剩余小肠的长度和功能而异,严重者每天可腹泻十余次甚至更多。2、营养不良: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短肠综合征会使营养物质的吸收明显减少。患儿会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影响患儿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3、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频繁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钠、钾、氯等。患儿可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以及乏力、心律失常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4、消化功能紊乱:患儿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因为小肠切除后,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功能受到影响,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传输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胃肠道不适。对于儿童短肠综合征,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止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高血糖孕妇吃什么可以降低血糖
高血糖孕妇可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当药物来控制血糖,食物常见有蔬菜类、全谷物类、豆类及其制品等,但是食物通常只能起到稳定血糖稳定的作用,如血糖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遵医嘱用胰岛素来治疗。1、蔬菜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升糖指数低。如菠菜,富含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可辅助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西兰花含有丰富的萝卜硫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糖代谢。此外,芹菜、苦瓜等蔬菜也具有类似功效,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利于血糖控制。2、全谷物类:全谷物保留了完整的谷粒结构,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像燕麦,其含有的β - 葡聚糖能形成黏性物质,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使血糖上升平稳。糙米相较于精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可避免血糖快速波动。还有全麦面包,也是高血糖孕妇的理想选择,能提供持久的能量,且不易引起血糖大幅上升。3、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黑豆,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能增加饱腹感。豆腐等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其热量低,富含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对血糖控制有一定帮助。4、胰岛素:胰岛素是控制高血糖孕妇血糖的常用药物。对于饮食和运动管理后血糖仍不达标的孕妇,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孕妇的血糖水平,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如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胰岛素能模拟人体自身胰岛素的作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且不通过胎盘,对胎儿相对安全。高血糖孕妇在饮食上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如巧克力、薯片、腌鱼等。同时,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糖,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遵医嘱进行治疗和产检,以确保母婴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