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血细胞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分析仪。

  无论是镜检、还是使用血液分析仪,要获得血常规检验的稳定可靠、准确的数据,防止临床诊疗人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标本时,应使用定量的含EDTA盐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µ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自50年代初,美国库尔特先生研制了电阻法(小孔原理)血细胞分析仪以来,血细胞的稀释液为介质的流动的形式通过传感器测量计数(如图-1),血细胞通过传感器时一定需要排队通过,否则可能就会造成重合损失(如图-2)。

  实际应用时,是将血液稀释于稀释液中形成稀释标本(稀释比为1:N),以流动检测的方式测出一定量(V)的稀释标本内的血细胞数(T),经换算后得出血液中的细胞浓度(L):L-T×N/V。

  由此可见,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在用于仪器时,RBC、PLT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10000至1:3000;WBC、HGB的稀释倍数一般为1:250左右)和准确、稳定的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又一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如前文所述,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

  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本文所讲述的内容,仅仅是对血常规检验中注意事项的部分总结,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还是请常年处于临检一线工作中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实习编辑:陈战锋)

2009-12-15 03:42: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鹏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颈动脉斑块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区别吗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1、发病原因不同颈动脉斑块通常是指颈动脉壁内出现了脂肪聚积的情况,可能是长期吸烟喝酒引起的,也不排除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原因导致的。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考虑是家族遗传所造成的,但也不排除是年龄增大、糖尿病等原因导致的。2、症状不同颈动脉斑块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晕厥的现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腹痛等不适症状,甚至还会伴有下肢间歇性跛行、手脚麻木等现象。3、治疗方法不同颈动脉斑块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方式进行处理。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4、预后不同颈动脉斑块患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脑梗死的情况,从而给身体带来比较严重的损伤。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5、注意事项不同患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比如丝瓜汤、清炒苦瓜等,但是不建议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炸鸡、炸串等。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要注意平时的护理,尽量多卧床休息,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关注身体的恢复情况。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苹果、香蕉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朱鹏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颈动脉斑块等回声严重吗
颈动脉斑块等回声一般是不严重的,但是也要根据斑块的大小、有无血栓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颈动脉斑块等回声通常是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时的一种结果,提示颈动脉内膜出现增厚的情况,可能是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导致的。如果患者的斑块比较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的斑块比较大,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脑梗死。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不建议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也不建议吃盐分含量过高的食物,否则会使体内的血压有所升高,从而增加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病概率。另外,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比如跑步、游泳等,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脂不高颈动脉斑块吃什么药
血脂不高颈动脉斑块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吃什么药,一般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分析,多考虑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也不排除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1、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大量进食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避免大量进食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2、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高于正常,该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心律失常、颈动脉斑块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压的效果,从而缓解上述症状。另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3、糖尿病该疾病多是因为身体里面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引起的,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从而引起上述现象。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控制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吃油脂含量过高的食物,比如红烧肉、油条等。除此之外,也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