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对血、尿、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综述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的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但是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却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为了能出据更准确的检验报告和让临床医生对数据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对应当注意的事项及相关影响因素做一个介绍。

  1、血常规

  1.1不同采血方法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有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末梢血的血样实际上是动静脉血、毛细血管血、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不能反映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而静脉血则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研究表明,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结果有明显差异,末梢血白细胞(WBC)计数增高,血小板(PLT)计数明显偏低,原因是采末梢血时速度慢,出血不畅,组织液混入或血小板黏附于皮肤穿刺处形成微血块所致。末梢血测定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都低于静脉血【1】。

  1.2血样放置时间的影响 根据洪宗之的报道,血常规标本放置30min,WBC、PLT测定结果都明显低于即刻测定的结果,而RBC、HCT则无明显差异【2】。但是也不能采血后立即检测,至少应放置5min以上【3】,方能使血液与抗凝剂很好的融合。

  1.3其他因素的影响 WBC的波动较大,受影响因素较多。正常情况下运动、饮食、疼痛、情绪都会对WBC产生影响。若想连续观察患者的WBC变化情况,应尽量选择静脉采血,保证抽血的顺利,每次在相同时间段,同一台仪器上检测,尽量减少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应及时询问患者,如是否在化疗,是否服用了某些影响血液指标的药物,是否有某种疾病,对首次出现异常的患者应重新采血复查。

  2尿常规

  现在绝大数医院都是采用干化学法进行尿中葡萄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比重(SG)、潜血(BLD)、酸碱度(PH)、蛋白质(PRO)、尿胆原(URO)、亚硝酸盐(NIT)、白细胞(LEU)、抗坏血酸(Vc)的测定。

  2.1葡萄糖

  干化学法的特异性强,试剂块只与葡萄糖反应。而班氏法则与尿中所有还原性糖(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和所有还原性物质都反应。在稀释的尿液中,当比重偏高时,葡萄糖测试的反应灵敏度降低。当Vc浓度大于或等于2.8mmol/L或KET浓度高于4mmo/L时,能使低浓度的葡萄糖尿液呈假阴性反应。大剂量青霉素,左旋多巴都可出现假阴性。

  2.2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就是利用最敏感的方法也很难检测到尿液中有胆红素存在。所以当尿中存在胆红素,即使微量也提示其异常性。当病人服用氯丙嗪或尿中有某些药物的代谢物(如吡啶乙哚酸)在酸性条件下可致假阳性。当Vc浓度大于或等于1.4mmol/L,可造成假阴性。

  2.3酮体

  酮体是由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三种组成的。酮体带对乙酰乙酸最敏感,丙酮次之,对β-羟丁酸不反应。而酮尿病患者尿中三种酮体的比例是:乙酰乙酸20~30%、丙酮1~2%、β-羟丁酸70%左右【4】。所以,酮体带测定的是尿中乙酰乙酸与丙酮的总量。如果能测定β-羟丁酸,那灵敏度将会更高。正常尿液一般是呈阴性结果,含有色素或大量左多巴代谢物的尿液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微量)。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更易受热分解,所以要防止出现假阴性或结果偏低。

  2.4比重

  比重测试可测定尿液中1.000-1.030之间的比重,高度缓冲的碱性尿会使检测结果较其它方法所得比重偏低,尿液存在一定数量蛋白时(1-7.5g/L)可使比重偏高。

  2.5潜血

  干化学法对完整的RBC,破损的RBC和游离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均发生反应。潜血带测定的是这三者总和。大多数含RBC的尿液中都会含有溶解的RBC和游离的Hb。这是临床反映隐血二至三个“+”,而镜检仅发现少量RBC的主要原因【5】。高比重尿可使测试结果偏低。Vc浓度大于或等于1.4mmol/L时,可使“微量”潜血呈假阴性。次氯酸、尿道感染产生的微生物中的过氧化物酶可使测试结果呈假阳性。所以,尿沉渣镜检是绝对要做的。而且红细胞的形态对鉴别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价值。变形红细胞血尿多见于肾小球疾病;而非肾小球疾病的血尿,红细胞多为均一的常规形态。因此,在出具化验单时,增加上红细胞的形态描述,对医生是有一定帮助的。

  2.6酸碱度

  尿液中的PH值在5-8.5范围内。尿标本时间过长,细菌分解尿液成分,使尿PH值呈减低趋势。

  2.7蛋白质

  干化学法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本周氏蛋白和黏液蛋白不敏感。因此“阴性”结果不排除其他蛋白的存在。璜基水杨酸定性、双缩脲定量,可以对白蛋白、球蛋白显示同样的敏感性。若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的病例,最好使用上述的两种方法。大剂量静脉滴注青霉素的患者,易出现假阴性。尿液PH值小于3时易出现假阴性。当病人服用奎宁、奎宁丁和嘧啶药物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碱性尿(PH>8)时,会出现假阳性。有文章报道,尿常规检测中,单纯RBC、WBC与蛋白质阳性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而含两项指标以上异常者,几乎没有假阳性【6】。

  2.8尿胆原

  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空气照射后,转变成黄色的尿胆素(粪胆素)。因此,尿液必须新鲜,否则尿胆原氧化成尿胆素而致假阴性结果。甲醛的存在会使尿胆原呈假阴性。干化学法不能检测尿胆原的消失。

  2.9亚硝酸盐

  此检测的意义是提示细菌感染,是基于尿液中革兰氏阴性菌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原理,但阴性的结果并不表示尿液中不存在细菌,阴性结果可见于非硝酸盐转化型细菌的尿道感染或尿液在膀胱中没有留足4小时以上使硝酸盐被还原。饮食中缺乏硝酸盐或高比重尿液可降低亚硝酸盐敏感度。对于含有少量亚硝酸盐(少于或等于13umol/L)的尿液,Vc浓度大于或等于1.4mmol/L时可产生假阴性。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可呈假阳性。

  2.10白细胞

  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的原理是检测粒细胞脂酶,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不发生反应。白细胞破裂并不影响仪器检测。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仪器检测检出+、++、+++,却与镜检不符的现象。较多的白细胞不是粒细胞,仪器将报阴性或低值。例如:肾结核及肾移植病人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而致假阴性。可见尿液镜检的重要性。尿中含有大剂量的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或当尿蛋白大于3g/L,尿液中高浓度葡萄糖(160mmol/L)高比重尿都可使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而尿若被阴道分泌物污染,或含有甲醛,或含有高浓度胆红素,或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可产生假阳性。任何颜色异常的尿液均可影响试纸颜色的反应。

  2.11抗坏血酸

  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到人体的Vc对葡萄糖、胆红素、潜血、亚硝酸盐等项目的影响程度。强还原性金属粒子,如亚铁、亚锡、亚铜、亚硫酸盐等会使测定值偏高。

  2.12尿沉渣

  虽然干化学法镜检快捷,对某些项目的灵敏度还很高,但管型、结晶、上皮、霉菌等无法识别。所以尿沉渣镜检是尿检时必须与干化学法一同做的项目。

  3、粪便常规

  粪便常规是最直接、最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要想得出最真实的结论,就要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3.1常规标本留取

  粪便标本留取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要叮嘱病人留便时不要与尿液或白带等其它分泌物混在一起。一般挑取六个部位的标准放入一次性便盒中,立即送检。若粪便为稀便、不成型便,要用干净容器接取,不要从便池中舀取,以免混有污水及尿液等其他分泌物,影响了检验结果。

  3.2便潜血实验标本【7】

  便隐血实验提倡用胶体金法即单克隆抗体法,此法灵敏度高,样品中Hb浓度0.03mg/g就可检测出,不易漏检,而且不受饮食、药物等因素的干扰。但需注意一个问题,在肉眼可见的血便或柏油样便时,挑取标本制备悬液时应减少取样量,以防悬液浓度过高,而呈假阴性。以制备的悬液呈极淡的黄色透明液体为佳。

  化学法即邻甲苯胺法,检测前三天病人不可食动物血、肉类、含过氧化酶的新鲜蔬菜(如韭菜、菠菜、西红柿、木耳等),铁剂和某些药物。而且此法灵敏度低,便中Hb达到5mg/g的量才能检测出。

  3.3虫卵的检查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卫生习惯的良好养成,虫卵在常规检查中已很少看到。近几年已有大量文献报告灵芝孢子与吸虫卵极相似。但对于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病人,应高度重视粪便虫卵的检查【8】,应多次多部位涂片,或让患者留取一次全部粪便送检,进行硫酸锌浮采卵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对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检测应注意便标本的保温和及时送检。有典型果酱样便,或痢疾症状的患者在便中若发现类似于阿米巴包囊样的物质应进行碘染色,进行仔细鉴别,切勿轻易下结论。

  3.4粪便标本的检测

  玻片上滴生理盐水一大滴,挑取粪便中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部分,黏液不易涂开,尽多涂抺几次。但涂片也不宜太厚,以视野中的成分都均匀分开为一层,没有重叠复盖为宜。先用低倍镜观察至少10个视野,对红、白细胞、虫卵、原虫、结晶、脂肪滴等有形成分,可转换成高倍镜鉴别。对镜检就可看到大量球、杆菌的标本,可报出球、杆菌比例,提供给医生一个帮助。

  3.5细菌学检查

  霍乱弧菌的检查是直接涂片检查,即以悬滴法观察其特有的鱼群样的形态及运动方式。其它的肠道致病菌则需要依靠培养分离与鉴定。酶免疫法检测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达到90%以上。

  总之,三大常规的检测,是检验学中最基本的项目。绝大多数医院对住院病人都要求必做。其实,是否可以考虑减少这样盲从的规定。据资料介绍,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纽海芬医院有800多张床位,但每天进行的便常规检查仅3~4份【9】。相比较而言,我们的这种普查,太缺乏针对性,对患者和检验人员都没有益处。

(实习编辑:陈战锋)

63
2009-12-11 02:57:00浏览70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贺子彪
精选
贺子彪主任医师体检科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去咨询
善于普外科微创手术、肝胆、甲状腺、疝、胃肠道肿瘤、肠梗阻的诊治以及普外危重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以及糖尿病的外科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各种消化道漏的处理、各种烧烫伤的抢救及治疗,糖尿病足及压疮的治疗,尤其对乳腺增生性疾病,各种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炎性疾病的微创治疗、乳腔镜手术以及乳腺的整形美容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以及健康管理等。
李秀梅
精选
李秀梅主任医师体检科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去咨询
淋巴瘤、骨髓瘤、急性白血病、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疑难杂症和重危病人诊治。
张玲燕
精选
张玲燕副主任医师体检科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去咨询
从事肿瘤等慢性疾病的防治研究,对环境污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以及如何检测与排除人体内的重金属有深刻的认识。 制定个性化的体检套餐,开具富有针对性的健康处方,擅于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分析问题,指导就诊者摒弃不良生活方式,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预防为主”的观点出发,防治“未病”。 接受过关于职业病健康体检的专门培训,对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不同时期的体检要求十分熟悉,擅长制定上岗前、在岗、离岗以及应急职业病健康体检套餐。
查看更多体检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下面有湿是怎么回事
女性出现下体湿润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性兴奋等;疾病因素包括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一、非疾病因素:1、排卵期分泌物增多: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质地变得稀薄透明,类似蛋清状。这种分泌物有助于精子通过宫颈,增加受孕几率,属于正常生理变化,无需干预。2、性兴奋:在性兴奋状态下,阴道壁血管充血,腺体分泌增多,导致阴道湿润。这种现象是性反应的自然表现,有助于减少性交时的摩擦,属于正常生理反应,无需治疗。二、疾病因素:1、细菌性阴道炎:由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加德纳菌。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伴有鱼腥味,可能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治疗通常采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局部或口服用药均可。2、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典型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伴有剧烈瘙痒和灼痛。治疗常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克霉唑,局部用药效果较好。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伴有恶臭和外阴瘙痒。治疗通常采用甲硝唑或替硝唑口服,性伴侣需同时治疗以避免重复感染。针对女性阴道湿润现象,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若为生理性原因,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即可。若伴有异常分泌物、异味、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衣,并注意性行为卫生,以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例假规律如何计算
女生例假的规律性是评估其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通过月经周期、经期长度以及经量的稳定性来进行判断。如果出现月经周期、经期长度或经量的明显变化,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结束,这段时间被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正常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1至35天,平均值为28天。月经周期的长度因人而异,但重要的是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月经周期频繁地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这可能表明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的规律性不仅体现在天数上,还包括周期的稳定性,即连续几个月的月经周期长度应相对一致,变化不应过大。经期长度是指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月经完全结束的天数。正常的经期长度为2至8天,平均为4至6天。经期过长(超过8天)或过短(少于2天)都可能是月经不规律的表现。经期的规律性同样重要,如果经期长度频繁地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在不同月经周期中波动较大,这也可能提示月经不规律。此外,经量也是评估月经健康的重要方面。正常的经量通常为20至60毫升,过多(超过80毫升)或过少(少于5毫升)的经量都可能表明存在问题。经量的评估通常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使用的卫生用品数量,但如果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咨询。女生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和减压等。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月经问题的重要途径。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不是都会流血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否都会流血是一个常见但存在误解的问题。并非所有女性在第一次性生活时都会流血,流血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处女膜结构、性行为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但并非所有女性处女膜在初次性生活中都会破裂,且出血量因人而异。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口的一层薄膜,其形状和厚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女性处女膜弹性较好,可能在性生活中不发生破裂或仅轻微拉伸,因此不会出血。另一些女性处女膜较薄或开口较小,可能在初次性生活中破裂并伴有少量出血。此外,处女膜可能因运动、使用卫生棉条等原因在初次性生活前已部分或完全破裂,因此不会在性生活中出血。性行为方式也可能影响是否出血。充分的性前准备,如情感交流、身体放松及使用润滑剂,可减少阴道口及处女膜的损伤风险,从而降低出血可能性。若性行为过于粗暴或缺乏润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或处女膜损伤,增加出血风险。个体差异在是否出血中起重要作用。部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或激素水平影响,阴道黏膜较薄或较脆弱,容易在性生活中出现轻微出血。另一些女性可能因处女膜结构特殊或已自然退化,初次性生活时无明显出血。此外,心理紧张或恐惧可能导致阴道肌肉紧张,增加不适及出血风险。建议女性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与误解。若出现轻微出血,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保持局部清洁即可。若出血量较多或伴有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生失眠了正常吗
女生失眠是否正常需依据失眠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来判断。如果是短期、由特定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失眠,通常属于正常情况;而长期反复、缺乏明显临时性诱因的失眠,则很可能是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属于不正常情况。正常的失眠通常是由短期的、临时性的因素引起。比如,女生在面临重大考试、重要面试、工作上的紧急任务等生活事件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持续兴奋,难以放松,从而出现失眠。这种因压力和焦虑导致的失眠,一般在压力源消失后,睡眠状况会逐渐恢复正常。还有在生理期,女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不稳定,进而引发失眠。但生理期结束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失眠症状往往也会随之缓解。若是长期、反复的失眠,且没有明显的临时性诱因,那就属于不正常情况。从心理层面看,女生若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失眠是常见的伴随症状。焦虑症患者常常过度担忧,大脑时刻处于警觉状态,难以入睡;抑郁症患者则由于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早醒、多梦等问题频繁出现。从生理角度来说,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神经兴奋性增高,引发失眠。此外,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破坏了睡眠节律,也会导致长期失眠,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是偶尔的正常失眠,可尝试睡前放松身心,如泡热水澡、听舒缓音乐、进行简单的冥想等,帮助入睡。若是长期失眠,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