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免疫学检验定位的思考

  摘要:免疫学检验是依据免疫学原理,尤其是抗原与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各种敏感的标记、示踪(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酶、镧系元素、发光物质、胶体金等)技术,超微量地、特异地分析检测各种生理的和病理的免疫学指标,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本文将就免疫学检验的定义、免疫学检验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作一简要叙述。

  在科学上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往往比找到正确的答案更困难[1],关于“免疫学检验的定位”可能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构成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免疫检验学则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我国各级医院的检验科,都没有设置免疫学检验的专业实验室。常规开展的少数几种传染病的血清学试验(肥达试验,外斐试验,布鲁菌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梅毒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是由微生物室检验人员操作的[2]。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少数大型医院先后建立了反映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检验项目,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循环免疫复合物、红细胞花环实验和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试验等,开始有了独立的免疫学实验室和专职人员。此后,开展项目逐年增加,包括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和传染病的免疫学检验等达数十项之多,加以试剂和仪器商品化,操作自动化,以及大量高等学历人才的引进,免疫学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达举足轻重的地步。1989年《实用临床免疫学检验》正式出版[3],1991、1997、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国内专家编撰的第1~3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6],将临床免疫学检验作为独立篇章列入。从理论和规程的角度对免疫学检验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规范。这些都提示免疫学检验已成为医学检验中一门成熟的独立专业。在这种大局面下,进一步明确免疫学检验的定位,找出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对于推动免疫学检验的继续发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1. 什么是免疫学检验

  1.1免疫学检验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免疫学是在基础免疫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不断创新的免疫学方法和技术,研究疾病,特别是传染病、肿瘤、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血液病、变态反应和免疫缺陷病等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免疫学分支学科。免疫学检验正是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之间的桥梁,是临床医生借以研究疾病的技术手段。

  1.2免疫学检验的定义 免疫学检验是依据免疫学原理,尤其是抗原与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各种敏感的标记、示踪(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酶、镧系元素、发光物质、胶体金等)技术,超微量地、特异地分析检测各种生理的和病理的免疫学指标,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免疫学检验有两个要点:即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检测指标为各种免疫学参数。其范围大致如表1。

(实习编辑:陈战锋)

2009-12-06 04:34:00浏览11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猪心炖什么补气补血又去湿气
猪心炖红枣、薏米、党参、茯苓等,在补气补血和祛湿方面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若存在气血不足、湿气重等严重健康问题,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1、红枣:红枣富含铁元素与多种维生素,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有助于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起到补血作用;猪心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二者搭配炖煮,可为身体补充营养,辅助改善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不佳等情况。2、薏米:薏米是常见的祛湿食材,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湿气重导致的身体困重、舌苔厚腻等表现。猪心则可提供优质蛋白,与薏米一起炖煮,既丰富口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补气需求。3、党参: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含有党参苷等成分,能辅助增强身体机能。与猪心一同炖煮,可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辅助改善因气虚导致的神疲乏力、气短等症状,在补气补血方面发挥协同作用。4、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能促进水液代谢,帮助祛除体内湿气。搭配猪心炖汤,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日常饮食应注重合理搭配,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单一依赖某一种食物。烹饪猪心炖汤时,注意控制盐和油的用量,避免摄入过多油脂和盐分。若食用后出现不适,如消化不良、过敏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对于因疾病导致气血不足或湿气重的人群,需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常规、中医体质辨识等,及时调整治疗和饮食方案。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补血吃什么食物
补血可选择多种食物,主要包括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富含不同的营养成分,能够为身体补充造血所需的原料,促进血液生成,改善贫血状况。1、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是补血的优质来源。像猪肝、猪血等动物肝脏和血液,富含铁元素,且是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每100克猪肝中含铁量约为22.6毫克,适量食用可以有效补充铁元素,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此外,瘦肉、牛肉等红肉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含铁丰富,还含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2、豆类及其制品:豆类食物同样具有一定的补血功效。黑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铁、钾等矿物质,具有补肾养血的作用。而红豆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B族,有健脾益胃、补血的功效。豆腐皮中含有大量的铁、锌、钼等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较高,对于补血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将这些豆类煮成粥或汤食用,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3、蔬菜水果:许多蔬菜水果也对补血有益。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铁和环磷酸腺苷等成分,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环磷酸腺苷则有助于提高造血功能。桂圆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改善作用。菠菜是蔬菜中含铁量较高的一种,每100克菠菜含铁约2.9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补血和促进肠道蠕动。在通过食物补血时,应注意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对于严重贫血的情况,不能仅依靠食物补血,还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硫酸亚铁片。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鸡肝吃多了会怎么样,有补血的作用吗
鸡肝吃多了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如维生素A中毒、胆固醇升高等,鸡肝具有一定补血作用。建议患者适当食用鸡肝,若食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鸡肝富含维生素A、铁、锌等营养物质,但过量食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首先,鸡肝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易导致维生素A蓄积,引发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其次,鸡肝胆固醇含量不低,吃多了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鸡肝作为动物内脏,可能含有一定的毒素和重金属,过量食用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解毒负担。鸡肝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其富含铁元素,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适量食用鸡肝能为身体补充铁元素,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同时,鸡肝中的维生素B12和叶酸也有助于红细胞的生成和发育,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一定帮助。此外,若出现贫血等症状,不应仅依靠鸡肝解决,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等相关检查,明确贫血类型及病因。同时,保持均衡饮食,从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等食物中摄取多种营养素,定期复诊监测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鸡肝吃多了的情况,建议控制鸡肝的摄入量,每周食用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果已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减少鸡肝摄入,并咨询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刘尚勤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怀孕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效果最好
怀孕贫血可以多吃红枣、猪肝、菠菜等食物,一般补血效果较好,建议结合自身的口味和消化情况,将这些食物合理安排在日常饮食中,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1、红枣:红枣富含铁元素,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人体摄入红枣后,铁元素会在胃酸和维生素C等的作用下,从食物中释放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与转铁蛋白结合,运输到骨髓等造血组织,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辅助改善贫血状况。同时,红枣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进一步增强补血效果。2、猪肝:猪肝是血红素铁的优质来源,其铁含量高且生物利用率也高。血红素铁能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无需转化,进入人体后直接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有效补充血液中的铁储备。对于孕期贫血的女性来说,食用猪肝能快速提升体内铁含量,促进血红蛋白生成。3、菠菜:菠菜不仅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还富含叶酸。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为造血提供关键原料。叶酸则在DNA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孕期,充足的叶酸对于胎儿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红细胞的正常生成和成熟。需注意的是,食物没有治疗作用,如果贫血情况较为严重,仅靠食物补血可能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药物辅助。比如遵医嘱服用硫酸亚铁,其能直接补充铁元素,提高铁的摄入量,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缓解缺铁性贫血。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贫血改善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