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临床检验

分析仪检测脑脊液常规评价

举报/反馈
2009-12-04 02:25:0039健康网社区

  脑脊液常规检测主要包括蛋白定性、细胞计数及定量测定蛋白质、葡萄糖和氯离子,在医院检验科中是检测量比较少的项目,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检测方法通常还是手工方法。但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发展较快,自动化程度日益增强,本文就使用这些仪器对脑脊液常规进行检测做可行性分析。

  1 用尿分析仪测定脑脊液蛋白质

  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以下简称《规程》)中用潘氏试验做脑脊液常规中的蛋白定性检查,其原理是脑脊液中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潘氏试验不仅对白蛋白起反应,对球蛋白也起反应,且对蛋白质比较敏感,当总蛋白超过250mg/L,医学教.育网搜集即可呈阳性。尿分析仪法检测蛋白质是采用参考空白及测量波长、参考波长,利用pH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其灵敏度为300mg/L,且只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在脑脊液检测中,球蛋白检测意义更大,因为当有脑组织和脑膜疾病时,大多伴有球蛋白增高,而尿分析仪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来,而且尿分析仪结果的级差范围较大,与潘氏试验判定结果的分级也不能完全吻合。因此笔者认为脑脊液蛋白质的检测不宜使用尿分析仪。

  2 用尿分析仪测定脑脊液葡萄糖

  尿分析仪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葡萄糖,检测范围5~220mmol/L,灵敏度2~5mmol/L,大剂量青霉素、左旋多巴等均可导致假阴性;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仅为2.5~4.5mmol/L,多数病理情况下更低,用干化学法测定只能在-~+之间,诊断能力较差。对脑脊液葡萄糖测定,在《规程》中已删除葡萄糖半定量试验,用定量检测法取代了半定量法。因此笔者认为脑脊液葡萄糖的检测也不宜使用尿分析仪。

  3 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脑脊液葡萄糖、蛋白质和氯离子生化分析仪主要是检测血清中的各种成分,而《规程》中脑脊液葡萄糖、蛋白质和氯离子的检测方法与血清基本相同,因此用生化分析仪对脑脊液葡萄糖、蛋白质和氯离子等项目定量测定符合临床需要,既快又准,方法可行。

  4 用尿分析仪测定脑脊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

  《规程》中用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并对不同细胞含量的脑脊液进行适当稀释或不稀释,直接用显微镜目测计数,只能检出有形的细胞成分,而溶解的细胞检测不到;尿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是检测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既对有形的红细胞敏感,又对溶解的红细胞敏感。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是检测白细胞酯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种酶主要在粒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淋巴细胞不含有。多数脑、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增多时,不仅仅是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也增多,故用尿分析仪试纸法检测会产生低值或假阴性。尿分析仪检测细胞只是半定量,无法准确计数白细胞,更无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达不到现在临床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脑脊液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不宜使用尿分析仪。

  5 用UF-100或UF-50计数脑脊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数量

  UF-100或UF-50是利用流式细胞和电阻抗原理开发出来的全自动分析仪。该仪器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宽度、荧光强度、荧光宽度和电阻抗的大小识别计数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等颗粒,可以检测到低细胞量的体液标本,脑脊液中有形成分的组成更简单,细胞以外的干扰粒子很少且颗粒总数一般在仪器设定的范围内,这为UF-100或UF-50灵敏而精确地鉴别和计数脑脊液中细胞成分提供了有利条件。用仪器计数细胞数,检测结果客观,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因此笔者认为用UF-100或UF-50尿沉渣分析仪计数脑脊液细胞数量方法可行。

  6 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脑脊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分类

  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是计数血液中细胞数量的,而多数脑脊液中细胞总数不在仪器设定的范围内,计数误差较大,一般不宜使用;如果脑脊液为血性,可直接用血细胞分析仪测量,或用血细胞分析仪的稀释模式检测,但并不稀释脑脊液,而是把检测结果除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为用稀释模式做血液细胞计数时的稀释倍数)即可,且可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发展、更新,自动化检测仪器的种类越来越多,本文只对现在较常见仪器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一些特殊仪器,如1991年日本某公司发明的Urine-TP试剂带,它使用类似考马斯亮蓝法,能同时测定白蛋白、球蛋白及本一周氏蛋白,其能否对脑脊液中蛋白质进行检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机多用固然是好,但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正确地开发使用,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