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凝血因子的检测方法

  凝血因子的检测现在可以实现的有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血浆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测定、血浆因子Ⅱ、Ⅴ、Ⅶ和Ⅹ的促凝活性测定、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血浆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测定。

  1.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

  (1)原理:FIB检测有凝血酶凝固法(Clauss法)、比浊法(PT衍生法)以及免疫学方法等。Clauss法:以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FIB,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血浆中FIB的含量与凝固时间成负相关,检测结果与参比血浆制成的标准曲线对比可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T衍生法:当PT测定完成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其形成的浊度与FIB的含量成正比,因此无需另加任何试剂,即可由产生的浊度,用终点法或速率法算出FIB含量。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FIB多克隆抗体与FIB特异性结合反应进行测定。方法有免疫浊度、单向免疫扩散和ELISA等。

  (2)参考范围:2~4g/L。

  (3)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应急状态等。降低:先天性低或无FIB血症、遗传性FIB异常、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4)方法学评价:Clauss法和PT衍生法:测定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功能,由于FIB的异质性,当FDP增高时,Clauss法测定结果会受到影响;免疫学方法测定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但此法特异性不强,因为这些方法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也存在于纤维蛋白单体、FDPs和异常FIB中。

  2.血浆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测定

  (1)原理:一期法:将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Ⅷ、FⅨ、FⅪ和FⅫ基质血浆混合,进行APTT测定。将正常人混合血浆与乏因子血浆混合,测定APTT,作出标准曲线。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Ⅷ:C、FⅨ:C、FⅪ:C和FⅫ: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2)参考值:FⅧ:C 103%±25.7%;FⅨ:C 98.1%士30.4%;FⅪ:C 100%士18.4%;FⅫ:C 92.4%士20.7%。

  (3)临床意义

  1)增高: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妊高征、晚期妊娠、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

  2)减低:FⅧ:C减低见于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血中存在因子Ⅷ抗体、DIC;FⅨ:C减低见于血友病B、肝脏病、维生素K缺乏症、DIC、口服抗凝药物;FⅪ:C减低见于因子Ⅺ缺乏症、肝脏疾病、DIC等;FⅫ:C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某些血栓性疾病等。

  (4)注意事项

  1)FⅧ:C在急性时相反应时可明显升高,在严重肝实质损伤时,FⅧ:C可明显升高。FⅧ:C减低时,需与vWF含量同时测定,以筛选出vWF缺陷的可能。

  2)目前认为,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测定不必等待逐级筛选和纠正试验的结果,可以在单纯APTT延长时检测。

  3)受检标本检测凝固时间不在标准曲线范围可稀释后检测。

  3.血浆因子Ⅱ、Ⅴ、Ⅶ和Ⅹ的促凝活性测定

  (1)原理:将待测血浆分别与乏FⅡ、FⅤ、FⅦ和FⅩ基质血浆混合,进行PT测定。将正常人混合血浆与乏因子血浆混合,测定PT,作出标准曲线。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Ⅱ:C、FⅤ:C、FⅦ:C和FⅩ: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2)参考值:FⅡ:C:97.7%±16.7%;FⅤ:C:102.4%±30.9%;FⅦ:C:100%±l7.3%;和FⅩ:C:103%±l9. 0% 。

  (3)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减低:见于维生素K缺乏症(FⅤ除外)、肝脏疾病、DIC、口服抗凝剂和血中存在相应的抑制物,先天性因子Ⅱ、Ⅴ、Ⅶ和Ⅹ缺乏症较罕见。目前因子FⅡ:C、FⅤ:C、FⅦ:C和FⅩ:C的测定主要用于肝脏受损的检查,因子Ⅶ:C在肝脏早期可下降,因子Ⅴ的测定在肝损伤和肝移植中应用较多。

  4.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

  (1)原理:在钙离子作用下,因子ⅩⅢ能使溶解于尿素溶液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因此,含因子ⅩⅢ的血浆钙化凝固后不再溶于尿素溶液中,而缺乏ⅩⅢ的血浆则聚合物可溶于5mol/L尿素溶液中。

  (2)参考范围:24h内纤维蛋白凝块不溶解。

  (3)临床意义:本试验简单、可靠,是十分有用的过筛试验。在临床上若发现伤口愈合缓慢、渗血不断或怀疑有因子ⅩⅢ缺陷者,可首选本试验。若纤维蛋白在24h内,尤其是2h内完全溶解,表示因子ⅩⅢ缺乏,见于先天性因子ⅩⅢ缺乏或获得性因子ⅩⅢ缺乏,后者见于肝脏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恶性淋巴瘤、转移性肝癌、DIC、原发性纤溶等。

  5.血浆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测定

  (1)原理:凝血因子ⅩⅢ由两个亚基α和β构成。检测方法—免疫火箭电泳法:在含有FⅩⅢα亚基和β亚基抗血清的琼脂凝胶板中,加入受检血浆(抗原),在电场作用下,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火箭样沉淀峰,此峰的高度与受检血浆中FⅩⅢ亚基的浓度成正比。根据沉淀峰的高度,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出FⅩⅢα:Ag和FⅩⅢβ:Ag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

  (2)参考范围:FⅩⅢα:Ag 100.4±12.9%,FⅩⅢβ:Ag 98.8±12.5%。

  (3)临床意义:同上。

(实习编辑:陈战锋)

2009-11-04 02:07: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口炎清颗粒是开水冲服吗
口炎清颗粒通常是通过开水冲服的方式服用。正确的冲服方式对于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口炎清颗粒由天冬、麦冬、玄参、山银花、甘草等多种中药材经现代工艺制成。这些中药成分在开水的高温作用下,能够加速崩解与溶解。例如,其中的多糖类、苷类等有效成分,在开水冲泡时,能更快速地从药物颗粒中脱离,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易于人体吸收的溶液状态。相比其他温度的水,开水能最大程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释放,从而为后续被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奠定良好基础。若冲服水温过低,药物可能无法充分溶解,部分有效成分难以释放,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挥。从药物稳定性来看,开水冲服能保证口炎清颗粒在溶解过程中,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该颗粒剂中的成分在适宜的温度(开水温度)下,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有序进行,不会因温度过低导致溶解不充分。此外,开水本身经过煮沸消毒,可减少因水质问题引入细菌、微生物等杂质,降低在冲服过程中药物被污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用药。若采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冲服,生水中的微生物可能与药物成分发生不良作用,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在服用口炎清颗粒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适量开水冲服。一般加入150-200毫升的开水,搅拌均匀,待水温适宜后(一般冷却至40℃-50℃)服用,避免烫伤口腔及食管黏膜。若在用药期间,口腔炎、咽炎等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重新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能吃通窍鼻炎颗粒吗
儿童在符合用药指征的情况下,是可以遵医嘱吃通窍鼻炎颗粒的。该药物作为一种治疗鼻炎的中成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缓解相关症状。通窍鼻炎颗粒主要由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炒)、薄荷组成。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具有散风固表、宣肺通窍的功效。可用于风热蕴肺、表虚不固所致的鼻塞时轻时重、鼻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等症状。另外,对于儿童常见的鼻炎,如过敏性鼻炎等,也有一定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在专业医生的精确指导下,依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精准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不仅能显著改善儿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炎症状,使其呼吸顺畅,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而且安全性也有较高保障。另外,严格把控用药剂量和疗程,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细微反应,如精神状态、食欲变化等,也会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即便出现轻微不适,如短暂的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也大多能在及时停药或进行针对性的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缓解。家长需注意,若要给儿童服用通窍鼻炎颗粒,应先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鼻炎的类型和病情程度,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决定是否用药以及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切勿自行盲目用药。另外,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同时,注意儿童的日常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以辅助鼻炎的治疗,减少鼻炎发作次数。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阴道壁有许多颗粒是正常的吗
阴道壁有许多颗粒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保持冷静观察症状,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并接受专业治疗。阴道壁有许多颗粒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阴道壁并非完全光滑,而是存在许多皱襞和颗粒状结构,这些结构有助于增加阴道壁的弹性和伸缩性,以适应性生活、分娩等生理过程。因此,如果阴道壁的颗粒形态相似,没有伴随症状,如瘙痒、疼痛、白带异常等,那么这些颗粒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结构,无需过于担心。然而,阴道壁颗粒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例如,阴道炎、尖锐湿疣等妇科疾病可能导致阴道壁出现颗粒状病变。阴道炎可由细菌、真菌、滴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并可能出现颗粒状分泌物。尖锐湿疣则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典型表现为阴道壁、宫颈等部位出现颗粒状或乳头状赘生物。这些病理情况下的颗粒通常伴有瘙痒、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阴道壁的颗粒没有伴随任何不适症状,且形态相似,那么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瘙痒、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但无论阴道壁的颗粒是否正常,都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同时,保持外阴部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是退烧药吗
尼美舒利颗粒是一种退烧药,常被用于缓解发热症状,不过由于其存在一定风险,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尼美舒利颗粒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在人体发热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会增加,使得体温调定点上移,导致身体发热。尼美舒利颗粒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让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但尼美舒利颗粒并非适合所有人群,且使用不当会带来一些风险。在儿童用药方面,由于尼美舒利颗粒可能存在肝损伤的风险,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颗粒。对于成人来说,虽然该药物能有效退热,但也不能随意使用。尼美舒利颗粒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还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如果本身有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溃疡等疾病,使用尼美舒利颗粒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有发热症状需要使用退烧药,建议患者首先要及时就医,明确发热原因,不能单纯依赖退烧药来掩盖症状。在选择退烧药时,要根据自身情况,优先选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比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较为常用且安全的退烧药。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尼美舒利颗粒,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服用,切勿自行增减药量。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