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临床检验

体检化验单 应该怎么看

举报/反馈
2009-11-02 03:21:0039健康网社区

  健康体检,这是很多单位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但拿到化验单后,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检查结果和各种不同的符号,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化验单应该怎么看?个别数值超标,是否就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血常规报告 要看关键项

  血常规是体检中最常见的一项,很多人看到自己有的检查结果在参考值内,有的却标着“↑”、“↓”时,不禁有些担心。对此,长春市佳昌体检中心的梁医生说,检验参考值异常并不等于健康出了问题。在血常规检查中,只要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儿或低点儿问题并不大,拿到化验单后主要看四项指标: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通常白细胞参考值为7~10,当数值增多时,可能受到病毒感染;而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受检者要查看是否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放射线的影响时,白细胞总数也会降低或引发造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降低,要定期再进行检查,如果长期明显降低,可能出现全身性出血疾病,如白血病。梁医生同时提醒体检者,血小板也会受到某些生理状态的影响,如女性月经,这时不要过度担忧。红细胞的参考值在3.5~5.5之间,当红细胞降低时,要参看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如果三项同时降低,则意味着身体可能贫血。

  尿常规检测结果 受多种因素影响

  尿常规对于泌尿道感染、结石、急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有预报性作用,是最为常规的一项检查。

  梁医生指出,尿常规一般以尿蛋白质、尿糖、尿酮体、尿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等作为主要判断的依据,其他项目可同时作为参考。在尿化验单上,常会看到一些符号,“+”,表示阳性结果(“++”、“+++”,表示程度不同)而“-”则表示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正常情况下尿常规的参考值是:尿酸碱度(pH)4.51~8;尿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LEU)阴性;红细胞(RBC)阴性。根据正常范围标准比对,当尿检报告单上显示白血球呈阳性时,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红血球呈阳性时,说明可能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等;尿酸碱度降低,说明尿呈强酸性,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痛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因服用酸性药物等所致;当呈碱性时,则可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等。而尿素病理性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长期腹泻、剧烈呕吐、尿路结石等。

  梁医生表示,尿常规的检测结果有时会受到饮食、药物、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偶尔一次检查发现个别指标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的意义,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超出参考值,应引起重视,建议到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和咨询。

  血脂四项 每项都不能忽视

  超过40岁的人每年要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偏高是一种血脂异常现象,其与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当血管中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时,则易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则会导致动脉硬化;甘油三酯偏高也是血脂异常,要引起注意。

  血脂异常时,要进行专科诊治,并食用低脂、低热食物,如鱼类、瘦肉、豆制品和各种蔬菜,同时要加强运动锻炼。检查前,应尽量空腹12小时采血,同时,采血前的一餐不要食用高脂的食物和饮酒;化验时不要在感染、发热、经期、妊娠等情况下进行。

  转氨酶升高 不代表就是肝病

  肝功检查是常规体检的重要项目之一,肝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测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种指标,借以检查出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肝功能检查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的前一天21时后不要再进食,可以饮水;检查当天早上既不要吃早餐,也不要喝水,这样检查出的结果才相对准确。肝功能检查中转氨酶的数值比较受到受检者的重视,对此,梁医生表示,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谷草转氨酶(AST),正常人转氨酶是0~40U/L,如果这两个数值明显升高,一般情况下表示肝脏有损伤,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日常生活状态下,血清转氨酶的数值也是变化的,如进行了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后、女性经期,转氨酶也可能暂时性升高。

  梁医生说,肝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乙肝和其他病毒性肝炎外,饮酒和身体肥胖、脂肪肝和心脏病等,都可能造成肝脏损伤。

  骨密度值 不能和自己以往的比

  骨密度检查,英文为BMDtests,是检查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骨密度能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也是预测骨折的重要依据。各部位的骨密度检查方法也不相同,一般可以检查的部位有髋部、脊椎、腕部、手指、胫骨及足跟等。梁医生介绍说,骨密度检查结果要与两个标准进行比较,即“年轻人标准”和“同龄人标准”。年轻人标准是把检测结果与健康年轻人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确定骨折风险是多少。一般BMD越低,骨折风险越高。骨密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梁医生表示,髋部骨密度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骨密度在不同部位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还有些人拿自己的骨密度检查结果与他人的结果相比较,或在治疗仅仅几个月后,就复查骨密度,看是不是恢复了。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梁医生解释说,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基于患者与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对比,因此骨密度的数值不能与自己以往的结果比较。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每隔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梁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决定今后的骨密度如何,因此,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骨质疏松。要摄入足够的钙,如喝牛奶和骨头汤,适量补充钙片等;饮食也要合理搭配,不要经常喝碳酸饮料等;要多运动,每次运动30到40分钟,每周3到5次就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实习编辑:陈战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