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GSH含量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直接或间接参与许多生物功能,保护细胞免受毒物的损害,并能提高机体解毒及增强氧化的能力[1]。另一方面它又可增强细胞内抗肿瘤药物的代谢与运输能力使细胞产生抗药性[2]。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DTNB法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血浆GSH含量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AL患者均为血液科住院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4~65岁,中位年龄30岁,均经临床及骨髓细胞形态与细胞化学染色确诊,诊断及疗效标准见参考文献[3]。将患者分四组:其中未化疗的初治未治组15例,采用联合化疗后缓解组13例,难治/复发组12例(诊断标准参见文献[4]),健康献血员(对照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9~43岁,中位年龄33岁。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GSH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722型分光光度计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产品。

  1.3 测定方法 取患者全血肝素抗凝,取30 μl的血浆,按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测定。显色反应后在722分光光度计上调零,在波长412 nm,光径0.5 cm处比色测OD值。血浆中GSH(mg/L)=测定管OD值-测定空白管OD值/标准管OD值-空白管OD×标准管浓度(0.5 mmol/L)×GSH分子量(307)。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样本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 检验,使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AL患者GSH含量与病情变化 18例对照组血浆GSH含量(214.74±20.91)mg/L。40例AL患者中15例初治未治组血浆GSH含量(563.26±33.05)mg/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缓解组13例GSH含量(222.04±31.50)mg/L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难治/复发组12例含量(546.66±49.87)mg/L较缓解组明显增高(P<0.01)。见表1。表1 AL患者GSH含量与病情的变化注:初治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缓解组与难治/复发组比较,P<0.01;缓解组与初治组比较,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GSH含量的变化 40例患者化疗前15例GSH含量(563.26±33.05)mg/L,明显高于化疗后组(377.30±167.37)mg/L(P<0.01),见表2。 表2 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GSH含量的变化注:两组比较,P<0.01

  3 讨论

  GSH是存在于生物细胞内最重要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GSH的重要功能是通过酶促或非酶促反应,代谢机体产生的毒性物质起解毒作用。因此GSH可与抗肿瘤药物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结合,从而降低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使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贺艳娟等[5]报道28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内GSH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尤其化疗后临床疗效差者,GSH含量增高更加明显,病情缓解时GSH含量下降。Meijer等[6]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内GSH含量越高,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越差,肿瘤细胞内GSH浓度与血浆内GSH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文通过检测40例AL患者血浆GSH含量结果显示,化疗前组GSH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尤其在化疗后缓解组GSH含量较难治/复发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贺艳娟报道相似。

  以上研究说明临床通过检测血浆GSH水平可用来替代肿瘤细胞内GSH水平测定,这对于判断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与临床疗效有较重要的实际价值。林秀梅等[7]研究发现甲基莲心碱处理K562/A02耐药细胞株,可使GSH含量明显下降,与敏感的K562细胞株GS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AL患者血浆GSH含量的变化,能反映临床病情及疗效关系。为临床治疗尤其是肿瘤耐药患者采用GSH耗竭剂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克然,杨毅军,曹道俊.氧自由基与临床.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0,47-56.

  2 Shen H,Kauvar L,Tewk D.Importance of Glutathione and associated enzymes in drug response.Oncol Res,1997,96(6-7):295-302.

  3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5.

  4 姚尔固,徐世荣,董作仁.新编白血病化学.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2000,105.

  5 贺艳娟,谢兆霞,陈浦荪,等.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与白细胞谷胱甘肽含量的关系.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2):134-136.

  6 Meijer C,Mulder NH,Timmer-Bosscha H,et al.Relationship of cellular glutathione to the cytotixicity and resistance of seven platinum compounds.Cancer Res,1992,52:6885-6889.

  7 林秀梅,谢兆霞,秦群,等.甲基莲心碱红霉素对K562/A02细胞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3):284-286.

(实习编辑:陈战锋)

2009-09-23 07:50: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如何判断痔疮是内痔还是外痔
判断痔疮是内痔还是外痔可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症状特点、检查方式等方面着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初步进行判断,必要时还会进行肛门镜检查,直观查看肛管及直肠黏膜情况。1、发病部位:内痔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位于直肠和肛管之间的分界线以上,表面为黏膜。内痔一般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需借助肛门镜等工具检查才能看到。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位于齿线以下,在肛门外可见。通过直接观察肛门周围,就能发现外痔。2、临床表现: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颜色鲜红,多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内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外痔一般表现为疼痛,在发生血栓或炎症时疼痛剧烈,患者常自觉肛门有肿物,伴有瘙痒、异物感等。外痔表面为皮肤,一般不会出现便血,但在受到摩擦等损伤时可能会有少量出血。3、症状特点:内痔的便血通常是无痛性的,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仅发现便纸上带血或粪便表面有血,只有在内痔脱出嵌顿,引起组织坏死、感染时才会出现疼痛。而外痔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尤其是血栓性外痔,会突然出现剧烈疼痛,肛门周围可摸到硬结。炎性外痔则表现为肛门局部红肿、疼痛,伴有分泌物增多。4、检查方式:在就医检查时,若医生通过肛门视诊在肛门外发现肿物,可初步判断为外痔,根据肿物的形态、颜色、质地等,还能进一步判断外痔的类型,如静脉曲张性外痔表现为柔软的肿物,血栓性外痔则能看到暗紫色的硬结。对于内痔,医生进行直肠指诊时,有时可摸到柔软的肿物,但较小的内痔不易摸到,需借助肛门镜检查,在肛门镜下可清晰看到内痔的位置、大小、数目等情况。若内痔脱出肛门外,医生也可通过直接观察进行判断。日常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粪便残留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间过长,减少蹲厕时玩手机、看书等行为。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疑似痔疮症状,不要自行判断和用药,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痔疮肉球脱出回不去了一直在外面可以吗
痔疮肉球脱出回不去且一直在外面是不可以的。对于出现痔疮肉球脱出无法回纳情况的患者,建议立即采取平卧位,尝试放松肛门,然后洗净双手,涂抹适量润滑油,如石蜡油、凡士林等,轻柔地将脱出的肉球往肛门内推送。首先,当痔疮肉球脱出无法回纳时,脱出的痔核会受到肛门括约肌的持续挤压。这会导致痔核的血液循环受阻,静脉回流不畅,进而引起局部淤血、水肿。随着时间推移,动脉供血也可能受到影响,若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脱出的组织就会因缺血而发生坏死。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还会引发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脱出的痔疮肉球表面黏膜容易受到摩擦而破损,一旦破损,外界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容易侵入。由于肛门周围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破损的痔核很容易引发感染,形成肛周脓肿。若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可能会沿着周围组织间隙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长期的局部感染还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组织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肛门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困扰。若自行回纳困难,千万不要强行用力,应尽快前往医院肛肠科就诊。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痔疮加重。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拉屎有血怎么判断是痔疮还是肠出血
拉屎有血可从出血颜色、出血方式、伴随症状、出血频率与量等方面判断是痔疮还是肠出血,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出血颜色:痔疮出血通常为鲜红色,因为出血部位在肛管或直肠下端,血液未经肠道消化。而肠出血的颜色相对较暗,可能为暗红色或黑色,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经过消化液作用后会呈现黑色柏油样便。2、出血方式:痔疮出血多在排便时发生,表现为便后滴血、喷射状出血,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常附着在粪便表面。肠出血则可能与粪便混合,或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出血,不一定局限于排便时刻。3、伴随症状:痔疮出血常伴有肛门疼痛、瘙痒、肿物脱出等局部症状。肠出血则可能伴有腹痛、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等,若是由肠道肿瘤引起,还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4、出血频率与量:痔疮出血的频率和量因人而异,但通常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或药物治疗得到控制。肠出血的频率和量取决于病因,如肠道炎症引起的出血可能是长期、少量、反复的,而血管畸形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可能突然大量出现。如果出现便血,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肛门指检、肠镜、胃镜等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在就医前,注意观察出血的颜色、方式及伴随症状,以便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痔疮什么原因引起
痔疮是肛门和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扩张形成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种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饮食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疾病因素包括便秘、妊娠和慢性疾病。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因素:长期摄入低纤维食物可能导致粪便干硬,增加排便时的压力和摩擦,进而引起肛门静脉丛充血和扩张。过量摄入辛辣食物、酒精或咖啡可能刺激肛门黏膜,加重局部充血和炎症。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或站立可能导致盆腔静脉回流受阻,增加肛门静脉丛压力。缺乏运动可能减弱肠道蠕动功能,导致便秘和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过长或用力过度可能直接损伤肛门静脉丛。二、疾病因素:1、便秘: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可能增加肛门静脉丛的压力,导致充血和扩张。长期便秘可能进一步加重痔疮症状,形成恶性循环。2、妊娠:妊娠期女性易患痔疮,主要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使血管壁松弛,进一步加重静脉扩张。分娩时的腹压增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痔疮。3、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增加痔疮风险。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可能引起肛门静脉丛充血和扩张。慢性咳嗽或腹水可能增加腹压,间接导致痔疮发生。建议患者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摄入并减少刺激性食物。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和过度用力排便。若痔疮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肛门指诊或肠镜检查,同时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