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10项男科前沿技术 引领男科诊疗新模式

  突破男科发展瓶颈 造福广大男性患者

  我国的男科学发展比较晚,治疗上难免误区多,疗法单一,用药单一或者漏洞多,诊疗设备相对落后,所以造成部分患者治疗上的延误,久治不愈。

  近年来,男性患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包括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症患者,而大部分患者目前还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很多患者东西奔波,大小医院都去过,正规的二甲三甲国营医院也罢,民营医院也罢,花钱不少,用的治疗方案不少,有些有效,但是效果短暂,有些根本无效,甚至还有损伤。搞得患者们身心疲惫,对于各种中、西药疗法信任度明显降低,对某些吹嘘的疗法更是深恶痛绝。有些患者在婚育时,才发现有性功能障碍或者不能生育,才着急去治疗,但是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灰心丧气,最终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信心,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所以,对男性疾病患者而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医师必须努力汲取国内外的治疗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医疗水平,提高对男科疾病更深的认识。

  21世纪高新技术的诞生推动了男科学的发展

  1月23日,“深圳首届男科高峰论坛暨泌尿外科前沿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上,第四军医大学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周洪涛指出:21世纪高新技术的诞生推动了男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这一两年,我国的男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治疗方法的引进、突破,给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周洪涛教授说,每个患者都希望治疗能够速战速决早日回归健康生活状态,但“尽快治疗”不是“病急乱投医”,治疗应以正确、得法为前提。

  周洪涛教授强调,男科疾病的治疗要强调系统性和个性化,诊治时医生要针对个体情况,在定量定性分析后结合高科技设备和科学疗法制定个性化方案,其中包括诊治流程、用药步骤、疗程追踪等环节,以全程疗效跟踪为保证及时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规范、系统诊疗。很多男性朋友得了男性病,都碍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到医院看,对此,他特别提醒大家:得了男性疾病首条法则就是“及时”最忌讳就是“拖”,因为有些疾病拖延时间越长治疗难度就越大,还可能造成久治不愈。

  10项男科前沿技术亮相建国医院 鹏城男人拍手叫好

  据有关数据显示,深圳每年有超过半数的男性受到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泌尿生殖感染疾病的严重困扰,生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遏制深圳男性疾病的高发势头,提高男性生殖健康水平,中国性学会、中华医学会上海泌尿外科分会,北京中研东方国际医学研究院联合深圳建国泌尿外科医院,组织“京沪粤”知名男科专家,举办“10项男科前沿技术体验”活动,为广大男性患者提供先进权威的诊疗服务。

  专家组推介的部分男科前沿技术

  一、ZRL-循环导入治疗系统——从根本入手治疗前列腺炎

  采用生物闭合电路原理,利用靶向介入特制的超导电极导管在病灶部位形成高频电磁场,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细胞循环,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同时将高效精华药物循环导入尿道、前列腺、直肠等部位,在电磁场效应下,药物活性增强,产生高频药离子流,进入病灶处快速杀死各种致病微生物,将其循环冲洗,自然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CDY—前列腺靶向超导治疗系统——急慢性前列腺炎等

  该治疗系统是采用正弦超声波、脉冲超声波、正弦音频调制电流叠加作用于人体,促使神经传导、肌肉组织产生陈发性收缩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加速有害物质的排出,缓解腺体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三、加拿大生物电反馈技术——性功能障碍绿色疗法

  加拿大LBR-生物电反馈治疗系统是通过生物电刺激对盆底肌进勃起功能行为训练,增强盆底神经肌肉的运动功能,提升阴茎和阴囊的回缩能力,保证生殖器的海绵体强烈的工作,达到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目的。

  四、NT—背神经微控术——目前治疗早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NT-背神经微控术是具有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的男性功能障碍诊疗方法,是获得国家专利的技术。在利用美国BIO-阴茎神经敏感阈值测定仪的精确检测和定位下,选择性的对敏感的阴茎背神经进行阻滞微控。在接受背神经微控术后,可以降低男性阴茎龟头的敏感性和兴奋性,从而延长性生活时间。

  五、HPRS—生物透融技术——泌尿生殖系感染无创性治疗

  HPRS—生物透融系统集热效应、旋转磁疗、振动按摩为一体,对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以及泌尿系统炎症,有着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利用高频透热及红外光谱聚焦于病灶,产生超强度能量从而改变局部微循环,具有无痛、无创、非介入等治疗优势,达到不开刀胜似开刀的效果,被临床专家誉为“海谱刀”技术。

  六、SW-男性性功能康复治疗系统

  SW-男性性功能康复治疗系统是集阴茎生物敏感阈值检测、阴茎神经电生理检测、勃起自动监测及性功能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男性性功能康复治疗系统。SW-男性性功能康复治疗系统是美国麦普泰格性学会采用现代数字化电子技术与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相结合的非介入、无创伤新型高科技医疗仪器。其疗效显著,安全无痛,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产生依赖性,属于科学可靠的高新技术物理疗法。

(实习编辑:梁嘉升)

2011-01-12 00:00:00浏览1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高歆婧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孩换指甲盖是什么病
小孩换指甲盖多考虑是钙流失、外伤、甲癣、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疾病导致的。1、钙流失如果小孩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使指甲盖的质地变软,出现易断裂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给小孩适当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虾皮等。2、外伤如果小孩手指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会导致指甲盖与甲床分离,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指甲的生长,会逐渐脱落。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拔甲术的方式进行治疗。3、甲癣如果小孩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指甲受到真菌感染,诱发甲癣,会出现指甲颜色改变、萎缩等症状。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4、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鳞屑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指甲盖脱落的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扎罗汀乳膏、卡泊三醇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5、扁平苔藓扁平苔藓是一种T细胞异常增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感染、精神因素、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指甲变形、甲板损害等症状。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如果小孩换指甲盖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怎么看小孩是不是病毒感冒
病毒感冒指病毒性感冒,可以通过症状、病原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咽拭子检查、心肌酶谱检查等方式来判断小孩是否为病毒性感冒。1、症状病毒性感冒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部分小孩还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小孩出现以上症状,则可能是病毒性感冒。2、病原学检查如果小孩出现病毒性感冒,可以到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分离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等,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可能是病毒性感冒。3、血常规检查病毒性感冒的小孩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的情况,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则可能是病毒性感冒。4、咽拭子检查咽拭子检查是用于检测呼吸道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孩的咽部分泌物中存在病毒,则可能是病毒性感冒。5、心肌酶谱检查如果小孩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还可以到医院进行心肌酶谱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心肌酶谱升高,血沉增快,则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如果小孩确诊为病毒性感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治疗。同时小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有利于病情恢复。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什么病需要做腰穿
腰穿一般指腰椎穿刺,小孩如果有脑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脑肿瘤等疾病,一般需要做腰椎穿刺。1、脑炎脑炎是指脑实质所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由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则昏迷甚至死亡。2、脑膜炎脑膜炎是指发生于脑膜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3、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能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4、脑积水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吸收障碍,导致颅内脑脊液量增加,出现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蛛网膜下腔扩张的一种疾病,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5、脑肿瘤脑肿瘤是指发生在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可能与电离辐射、脑部胚胎发育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症状。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家长要注意做好小孩的保暖工作,避免出现着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儿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