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风后,超三成病人出现抑郁!中医治“郁”重在调畅气机

9月10日是教师节,其实这一天还是个很沉重的日子:世界预防自杀日。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1个人死于自杀。而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物质成瘾等精神及心理疾病。其中,由抑郁症所导致的自杀率是最高的。

中风后,超三成病人出现抑郁!中医治“郁”重在调畅气机

转眼秋天,昼夜温差大,脑卒中(即脑中风)的发病率在近期有上升趋势。卒中后,病人容易发生抑郁。由于抑郁反应的发生不易被察觉,有些病人由于存在语言障碍,使抑郁症状不能被检出,往往直到意外事件发生后才知道。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叶江琳指出,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抑郁症状(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和相应躯体症状(头晕、头痛、胸闷、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睡眠障碍)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

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后5年内的发生率超30%

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障碍,独立生活能力更加丧失,甚至导致抑郁自杀率升高。因此,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们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以觉察患者内心的情感活动。如发现患者愁眉苦脸、叹息、流露出悲观、自责和绝望等表情时,即使患者口头上未明确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明显的抑郁症状,也应高度警惕其为卒中后抑郁患者。

卒中后出现这些症状,警惕抑郁上门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为核心症状和非核心症状。

叶江琳医生表示,卒中后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爱好、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经常想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倾向。

非核心症状包括:生理症状,如体重减轻、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和早醒、不明原因疼痛、食欲减退或亢进、性欲减退等;紧张不安、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犹豫不决、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杀。

由于不少PSD患者存在症状不典型或交流障碍,故诊疗过程中的“察言观色”尤为重要。如果发现患者有可能的抑郁症状,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耐心与患者交谈并对照使用抑郁症状评估量表,以免漏诊或误诊,必要时转诊精神科进行专科诊断和治疗,叶江琳医生提醒。

中医调治卒中后抑郁有妙招

卒中后抑郁患者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的核心症状,会出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感等证,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是出现了郁证的表现。

郁证的主要病机是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中风后患者脏腑功能紊乱,脏气虚弱,容易出现气滞、气虚、血虚等情况以及出现血瘀、痰浊、肝火等一系列病理因素,上述因素往往相互夹杂,并出现各种并发症,抑郁就是并发症之一。”叶江琳医生说道。

中风后,超三成病人出现抑郁!中医治“郁”重在调畅气机

她表示,中风后抑郁要注重调畅气机。对于肝气郁结的病人(有抑郁、叹息、胸闷胁痛、嗳气、不思饮食的症状),临床多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如果有气郁化火的表现,病人急躁易怒、口干渴、头痛、目赤耳鸣、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采用加味逍遥散进行治疗,多加用龙骨、牡蛎、珍珠母等药物镇静安神;患者多有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梦多、早醒等),多合用酸枣仁汤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痰气郁结证(咽中有异物梗阻感,苔白腻脉弦滑),采用半夏厚朴汤合用疏肝理气之药物能使上述症状缓解。患者有焦躁不安、喜怒无常、精神恍惚、易惊、悲忧善哭等心神失养表现,可用甘麦大枣汤。

出现懒言少语、行动减少、表情淡漠、不理睬人、依从性越来越差等表现的病人往往精神非常疲惫、面色不华、多思、心悸、失眠、健忘、头晕,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表现更为突出,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要方向,方用归脾汤加减。用药时要注重补气行气,人参、黄芪等要药必不可缺,尤其是人参,《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开心益智的作用,用之效果显著。

另外,脾虚容易出现痰浊留滞,顽痰留着,可适当温阳化痰开窍等处理。患者如果出现虚烦、少寐、多梦、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盗汗等心肾阴虚表现,使用天王补心丹和六味地黄丸治疗。

卒中后抑郁,特别需要家人的陪伴和鼓励

1、心理治疗: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获得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来自身边的人(包括家人、医护等)的支持和鼓励往往是他们内心需要的巨大能量,良好的健康教育能保持对疾病正确的认知。特别是来自的家人陪伴和鼓励很重要,多聊聊天,适当的户外活动,家庭生活能力支持(主动被动)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如音乐、放松训练、冥想等也可使用。

中风后,超三成病人出现抑郁!中医治“郁”重在调畅气机

2、西医治疗: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复发为目标,目前有多种抗抑郁药物可以选用,具体药物需要根据病情个体化制定。(通讯员:王剑、李镓洧)

2021-09-09 14:22:37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梅毒疹长什么样有哪些特征怎么治疗
在现代社会,梅毒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由于其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被忽视,而梅毒疹的出现往往是患者寻求医疗帮助的触发点。让我们通过梅毒疹图片来了解这一病症。梅毒疹,是梅毒螺旋体在体内扩散引发的皮肤病变,通常在感染后6-8周至1年内出现。梅毒疹多为无痛性,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手掌、脚底、躯干和四肢,多呈对称分布。疹子主要包括:1.斑疹型梅毒疹:为红色、棕色或色素沉着玫瑰疹,红斑呈圆形,有时边缘可见领圈状脱屑;2.丘疹型梅毒疹:斑疹角质层增厚,向上凸起,表面粗糙,可伴有脱屑,表现有斑丘疹、丘疹、丘疹鳞屑性、环状、牛皮癣样等损害;3.黏膜斑:为黏膜损害,表现为光滑、肥厚、扁平,表面有轻度破损损害,覆有灰色薄膜,内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梅毒疹的形态多样,可能与其它皮肤病如玫瑰糠疹、药物疹等混淆。因此,仅凭外观不能确定是否为梅毒,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性行为传播疾病,定期进行性病检查。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伴侣出现疑似梅毒疹的皮肤变化,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如血清学检测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一旦确诊为梅毒,应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抗生素治疗,同时通知并检查性伴侣,以防止疾病传播。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直到医生确认已完全治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影响,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对婴幼儿造成先天性梅毒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影响。建议孕产妇及时就医,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对胎儿的影响:1、流产: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盘血管炎,导致胎盘组织坏死、绒毛间隙血栓形成,使胎儿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引发流产。2、早产: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3、胎儿发育异常:梅毒螺旋体侵犯胎儿,可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表现为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低于同孕周胎儿。还可能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骨骼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严重影响胎儿出生后的生活质量。二、对婴幼儿的影响:1、先天性梅毒症状:婴幼儿出生后可能逐渐出现先天性梅毒的症状,如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等;还可能出现骨膜炎、骨软骨炎等骨骼损害,导致肢体疼痛、假性瘫痪;还可能有梅毒性角膜炎,影响视力。2、生长发育迟缓:受梅毒感染影响,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增长滞后等情况,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幼儿。3、听力障碍: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婴幼儿的听神经,导致听力受损。随着婴幼儿成长,可能表现出对声音反应不灵敏,严重时可发展为听力丧失。建议孕妇在孕前进行全面的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分娩后对新生儿也需进行梅毒相关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先天性梅毒。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感染梅毒有什么症状应该如何预防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包括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潜伏期,症状主要有硬下疳、皮疹、痴呆等。一、梅毒的症状1.第一期(硬下疳期)感染后1-4周,会在感染部位(通常是生殖器、口腔或肛门)出现一个无痛的溃疡,即硬下疳。图片中,硬下疳通常为圆形,边缘清晰,底部平坦,表面干净,周围红肿。2.第二期(皮疹期)硬下疳消退后,约3-6周,梅毒进入第二阶段,出现全身性皮疹,图片中皮疹多为红色,不痛不痒,广泛分布于躯干、四肢,手掌和脚底也可能出现。3.第三期(晚期)若未治疗,梅毒可能进入晚期,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导致视力障碍、麻痹、痴呆等严重后果。4.潜伏期皮疹消退后,梅毒进入潜伏期,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但病原体仍然存在,具有传染性。二、梅毒的预防与治疗1.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2.定期进行性病检查,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3.若确诊梅毒,应遵医嘱接受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以防传播。4.完成全程治疗后,定期复查以确保疾病已完全治愈。如果你发现身体有上述症状,或者担心自己可能接触过梅毒,不要拖延,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梅毒,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