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生:即将中风的人,身体会有五个“不同”!

刘新通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在我国,脑中风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凶手”,一旦中风引起大范围的病变或者大血管闭塞,往往病情更加凶险,即使抢救回来,患者也失去正常的生活质量,因此,中风的预防远比治疗更为关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新通指出,无论是哪种中风,对于大脑造成的伤害都是毁灭性的,严重者可短期内意识丧失、昏迷不醒合并肺部感染,直至死亡,即使没有死亡,也有可能出现不能说话,肢体偏瘫,丧失行动力,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神经内科主任:若能识别5个中风前兆,发作还能抢救回来!

很多人以为中风发作突然起来,没有任何征兆,其实不然,中风在发作前往往有些蛛丝马迹,若能及时发现,争分夺秒的抢救脑血管,患者中风的死亡率可降低在10%以内

征兆一;有一过性黑盲,或短暂视力模糊者

所谓的黑盲,就是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者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或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力缺损,多在1小时内进行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黑盲和视力模糊都主要是大脑突发缺血的表现,有些患者还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被视为脑中风发生前的预兆。

征兆二:哈欠连连,疲倦无神

当你怎么睡都无法赶走那种疲倦感,甚至一直在打哈欠时,这极有可能是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引起的,往往都是因为大脑血管出现狭窄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导致。

神经内科主任:若能识别5个中风前兆,发作还能抢救回来!

征兆三:短暂的口齿不清或流涎

平时说话正常的人突然说话不利索,还流口水,往往有可能是中风的迹象。

征兆四:两只手臂无法共同平举

突然间,两只手臂无法共同平举至与肩同一水平,或者一只手高一只手低甚至手臂根本没法抬起来,多数人会以为是肩周炎或者颈椎病之类,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脑中风的前兆。

此外,如果一侧肢体的感觉异常,手脚不灵活,力量减少,不能稳定抓握者也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神经内科主任:若能识别5个中风前兆,发作还能抢救回来!

征兆五:突发的头痛不止

中风前出现的头痛一般会十分剧痛,血压会急剧上升,这种情况将很严重。

专家表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症状,可能会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后就消失,也不留下什么后遗症,但严格来说,有些已经是轻型中风,大脑中的某些血管已经出现了供血不足的现象,是将要发生中风的重要报警信号,为避免更严重中风的发生,无论是不是中风的高危人群,都应该重视,应完善心脑血管的相关检查,找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并进行专业的指导,避免严重的中风发生。

2019-02-02 10:48:00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特别喜欢出汗的人身体是好还是坏
特别喜欢出汗的人可能是身体好的表现,多余生理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气虚、阴虚火旺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此时则属于不好的情况。一、身体好的表现1.生理因素:如果天气比较炎热或者进行了剧烈运动,则可能会使汗腺分泌汗液较多,出现特别爱出汗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适当休息后即可缓解。二、身体不好的情况1.气虚:由于体质虚弱、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患病以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虚汗的症状,并且还会伴有精神萎靡、少气懒言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调理。2.阴虚火旺:主要是体内火气较重、阴液分泌不足等因素造成的现象,在临床会表现为手足心热、形体消瘦、潮热盗汗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3.阳虚:可能与禀赋不足、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等原因有关,会出现手脚冰凉、大便溏泄、多汗等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湿热内盛:若长时间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过量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容易导致湿邪侵入人体,引发湿热内盛的情况发生,从而诱发肢体沉重、头痛头晕、口苦口黏、多汗、小便短赤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二妙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适量摄入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人抽筋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抽筋一般指肌肉痉挛。高血压的人肌肉痉挛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也可能是由于缺钙、肌肉痉挛、周围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的。1、中风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脑血管硬化,从而导致脑血管的狭窄。如果血管硬化的程度比较严重,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壁的压力会增加,导致脑血管破裂,可能引起脑出血,进而导致中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手术治疗。2、缺钙缺钙是指体内钙缺乏的状态,可能与钙摄入不足、钙吸收不良、钙消耗过多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骨质疏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3、肌肉痉挛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主要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肌肉的灌注量不足,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如硝苯地平、螺内酯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肌肉痉挛的情况。4、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周围神经的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5、骨质疏松高血压会导致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高血压会导致骨质流失,引起骨质密度下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乳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能够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肌肉痉挛的情况。但患者需要注意锻炼的强度,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避免身体受凉,以免引起肌肉痉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增添衣物,以免因受凉引起不适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