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帕金森氏病不同时期怎么治疗?

  治疗帕金森氏病,首先应对该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它是一个长期性的疾病,一般说来它不会很快地威胁病人的生命,要长期地进行这种斗争,要长期地跟保健,和长期地为治愈这种疾病而做不懈努力,必须有长期的思想。 第二,在治疗上帕金森氏病真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真正特效的、能够完全解决它的一个手段。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目前医学界正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现在主要还是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阻止或者是延缓它的发生和发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具体治疗措施

  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二者都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帕金森氏病不同时期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制剂(商品名为美多巴或息宁),自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临床上最核心的药物。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则会复发。在最初几年药物治疗效果最佳,虽然多数病人长期应用仍然有效,但在长期服用以后,病人会感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有些病人会产生“剂末”现象和“开、关”波动。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经过3-5年的治疗后病情会变得难以控制,药物的副作用与其疗效会功过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外科治疗:主要有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细胞刀)与电刺激手术两种方式,原理都是为了抑制脑细胞的异常活动,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前者是在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上制造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毁损灶,后者则是埋植刺激器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毁损的效果。从外科手术操作技术上讲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均是将电极放在特定的脑内核团靶点上,之后进行刺激或毁损。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最大的缺点是易复发,是不可逆治疗,而电刺激手术为可逆的、可调式治疗方式。帕金森的外科治疗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1997年由第四军医大学高国栋教授创立的“边界定位法”,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一方法直接提高了手术的准确度,降低了并发症,使外科治疗真正成为中晚期帕金森患者选择。

  由于帕金森氏病人脑内病变的根源是神经细胞功能的减退,所以从理论上讲,神经干细胞(可以替代病人衰退的脑细胞)移植技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在临床应用以前还要做更细致的研究,我们预计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手术治疗帕金森氏病要择人择时。诊断明确的原发性帕金森氏病患者都是手术治疗的适合人群,尤其是那些对左旋多巴(美多巴或息宁)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长期服用以后疗效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的患者。但是,另外一些脑部的慢性疾病也会表现出类似帕金森氏病的症状,所以早期的患者并不是很容易确诊的,应该找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结合必要的检查手段(如磁共振检查)和药物治疗,以明确诊断,排除一下其它的疾病,弄清楚造成患者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帕金森氏病通常进展缓慢,并不是一个致命的急症,所以对疾病发展过程的观察很重要,并不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术前诊断明确手术的效果才有保障。

  由于帕金森氏病缓慢进展的特点,所以并没有一个必须要做手术的绝对期限,什么时候来做手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般来讲,对早期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应首先采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5年后效果减退,出现了“开、关” 波动现象,异动症和“剂末”恶化效应,病情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这时候就应考虑外科治疗了。根据临床对1,600余例帕金森氏病手术的统计,80%以上的患者是在这一时期接受手术治疗的。一般来讲,相对年轻的,症状集中在身体一侧的,全身健康状况比较好的病人手术效果更好。晚期的高龄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全身健康状况往往不太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相对较多。

  3)、 针灸治疗  本病的针刺治疗多以震颤熄风为主,体针常用穴位为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太溪等,可随证加减穴位,留针时间约30~50分钟,疗程以10~15天为佳。头皮针多以舞蹈震颤控制区为主要的刺激区域,根据症状可配合运动区、感觉区及其他头部经穴。本病的疗程较长,应避免穴位疲劳,必要时可以考虑2组处方交替使用。因本病较为顽固,临床上常使用电针,常用频率为100~180次/分不等,以连续波为主,有时可选择疏密波。

  通常认为,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机制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了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并且有升高基底节区其它单胺类递质的作用,可能与针刺对基底节残存神经元的调节作用有关;

  ②清除了神经损伤因素,针刺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提高效应,并能使病理性增高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至正常水平,恢复平衡后的自由基清除系统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免受过量活性氧攻击,减轻脑组织损伤,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起到神经保护性治疗作用;

  ③减弱震颤肌电位的振幅、频率,从而有效的改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震颤体征;

  ④改善了病变脑组织的修复条件;有人观察到针刺可一过性的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并使这一效应持续。无论是针刺提高了抗自由基酶活性,还是提高大脑内的血流状况,均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帕金森的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帕金森效果显著

  近年来,研究证实了海洋生物药通过保护黑质细胞、提高神经递质含量、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低兴奋性毒性等作用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并且有些海洋生物药对减少和预防服用左旋多巴等西药副作用也发挥了一定疗效,甚至已经开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深入探讨海洋生物药作用机制。这些都说明海洋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临床观察,而是越来越重视实验研究,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基因学角度去研究其疗效。

  中期中西结合

  晚期综合疗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帕金森病协作组副组长兼秘书长赵国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帕金森病可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来进行中药方面的治疗。

  早期:已经出现帕金森病症状,但时间比较短,症状比较轻,一般不影响生活、社交和工作,分级在1.0~1.5级者。由于帕金森病的自然病程漫长,因此,建议早期首选中医中药(如:脑康宁胶囊)治疗,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证明了中药在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方面的显著效果,中药又很少产生耐药性。

  中期: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进入需要治疗阶段,分级在2~3级者。这时的患者将要面临“三大威胁”:失业、丧失处理家庭、经济和社会事物能力,丧失处理日常生活能力。中药已难以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此时选用西药虽然具有针对性强、起效快等优势,但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耐药性将带来的隐患是不可避免的。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如:脑康宁胶囊)对减少西药比如美多巴用量是可能的,同时中药(如:脑康宁胶囊)对抗帕金森病的西药有减毒增效作用。所以,此阶段治疗主张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作用。

  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已经很严重,分级在4~5级者。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亦愈来愈重,残疾、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地折磨着帕金森病患者的肉体和心灵。这时,除了外科手术以外,帕金森病的晚期治疗应该是多途径综合治疗。如中医中药(如:脑康宁胶囊)可以有效地改善许多非运动症状;西药控释剂可以延长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使患者适当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心理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定势,而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护理能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9-06 13:26:00浏览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