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食用人造鸡蛋可毒害大脑神经

  从市场小摊贩处买回来的生鲜鸡蛋,乍一看酷似真鸡蛋,煮熟之后,蛋黄却像弹球样能蹦会跳。最近,家住南苑市场附近的徐先生遇到这样的怪事。和徐先生一样,家住绿萝路的退休职工魏师傅和两名球伴儿昨日也遭遇了“人造鸡蛋”。

  奇 怪

  蛋黄能蹦会跳

  去年年底,家住南苑市场附近的徐先生从小摊贩处购买了几斤鸡蛋,因家中鸡蛋还没吃完,便储存了起来。前天上午,他将鸡蛋煮熟食用,发现这些鸡蛋与平日里所吃的鸡蛋不太一样:蛋黄难以咀嚼,用手揉搓,感觉像胶状物质,后来,他干脆将蛋黄使劲往地上一摔,奇迹出现了——蛋黄不仅没有摔碎,反倒像弹球样弹了起来。

  昨天早上,家住绿萝路的退休职工魏老汉,像往常一样起床,然后和孙子一起食用妻子煮的鸡蛋,发现根本没有鸡蛋味,而煮熟的蛋黄在嘴里难以嚼碎下咽,因担心对身体有害,他停止了食用。当天上午,魏老汉和另外两名老年球伴一起打球,说起这事,发现他们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昨天上午,在其中一名球伴何老汉家中,何妻当着记者的面,煮熟了四个鸡蛋,何老汉剥开鸡蛋用力揉捏蛋黄,但该蛋黄并没有散开,随后,他又将该蛋黄用力朝桌子上一摔,不但没有摔碎,反倒弹起约0.2米高。

  据另一名球伴王老汉介绍,这些鸡蛋均购自城区同一家大型超市,每斤售价三四元左右。“为买这种便宜的鸡蛋,我们排了好长的队,现在都不敢吃了!”魏老汉称。

  鉴 定

  “人造蛋”可乱真

  为弄清徐老汉所购鸡蛋为何会出现“异常”,1月11日上午,记者带着这些鸡蛋,专程找到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潘家荣。

  实验师的鉴定结果显示,徐老汉所购鸡蛋系合成鸡蛋,由化学成分构成。

  潘家荣称,这些鸡蛋的主要的成分经化验鉴定是苯甲酸钠、氯化钙、纤维素、赖胺酸、食用色素、海藻酸钠、食用明胶等成分,从构成物质上分析,可断定不是真正的鸡蛋而是人工合成鸡蛋,即人们通常说的“人造鸡蛋”。

  “人造鸡蛋”为何如此乱真?面对记者的疑问,潘家荣解释,那是因为里面增加了海藻酸钠、食用明胶,把这两种化学物质配成溶液以后,仅凭肉眼观察,“人造鸡蛋”蛋清浓稠度与正常鸡蛋完全一样,一般人无法分辨。

  抽 检

  未发现“问题蛋”

  “人造鸡蛋”为什么流入市场?据悉,这是暴利驱使。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潘家荣说,这种经人工合成的“鸡蛋”成本较低廉,仅从化学材料上分析,成本不到0.1元,利润空间很大。

  昨天上午,就在魏老汉和其两名球伴反映购买了“问题鸡蛋”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宜昌市动检、工商部门取得联系。

  两执法部门闻风而动,在三人购买鸡蛋的南苑市场和超市抽检,并将部分样品送至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检验,该实验室博士郭志勇承担整个检验工作。

  经两个小时紧张鉴定,当天下午4时许,鉴定结果出炉:送检鸡蛋成分构成均正常。

  得知这一结果,宜昌市动检站执法大队大队长陈佩文表示欣慰,他表示,就在接到举报前,执法大队已经开展针对“人造鸡蛋”的市场排查,从1月1日至今,已经抽查了城区批发市场内70余批次鸡蛋,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问题蛋”。“虽暂未发现‘问题鸡蛋’,但市民购买到‘人造鸡蛋’是事实,我们希望市民在发现可疑鸡蛋后,及时与执法部门联系,让‘问题鸡蛋’无藏身之地。”陈佩文说。

  危 害

  毒害大脑神经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潘家荣则表示,人造鸡蛋因其特殊成分,对人体有伤害。

  据潘介绍,由于“人造鸡蛋”构成为化学成分,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无益。其中的明矾、明胶成分,国家对其用法、用量都有规定,一旦超标食用将毒害大脑神经系统,轻则记忆力低下,重则变成痴呆。同时,成分中酸内酯、纤维素将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的失调,影响正常造血功能。

  鉴 别

  专家支出四招

  如何鉴别人造鸡蛋?据潘家荣介绍,可采用这样四种方法进行鉴别。

  1、光照。用光线和灯照射鸡蛋,真正的鸡蛋明显会感觉鸡蛋上面有一个空的气室,而人造鸡蛋里面没有气室,在鸡蛋两端的顶端会出现明暗不同的两个界面;

  2、打开。把鸡蛋打开到容器里面,用手摇动一下,蛋黄和蛋清就融在了一起,真正鸡蛋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3、手摸。人造鸡蛋是化学的东西,摸起来表面凹凸不平,而且很粗糙,真正的新鲜鸡蛋表面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表面相对平滑一些;

  4、摇动。用力摇动鸡蛋,若是人造的,则明显感觉有一种晃动的感觉,而真正鸡蛋的蛋清和蛋壳是连在一起的,不会有晃动的感觉。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5-12 10:21:00浏览1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影响寿命吗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否影响寿命,与心肌肥厚的程度、范围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关。若疾病未引起症状,大多不影响寿命;若出现心衰、猝死等情况,则可能会影响寿命。 1、未引起症状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和压力阶差。肥厚的心肌主要位于前侧壁心尖处,而室间隔基底部多无肥厚。对于没有引起症状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多不影响预期寿命,与常人无异。 2、出现心衰、猝死等情况 由于本病无左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存在,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小,故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部分患者可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胸痛可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但一般持续时间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往往无效。此外,可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晚期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征象,偶尔可猝死。对于出现心衰的患者,可能会减少预期寿命;有猝死情况的,则寿命无法预估。 如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建议心内科就诊,遵医嘱制定诊治计划。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观察即可,有症状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服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进行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吃什么药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1、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增加剂量,以免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2、钙离子拮抗剂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卓等,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维拉帕米存在禁忌症,比如心源性休克、低血压等,此类患者禁用维拉帕米。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悸、胸闷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能会出现干咳的不良反应,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进行使用。4、抗心律失常药常用药物有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的存活时间,从而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存在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5、利尿剂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缓解患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可能会诱发低钾血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对病情恢复产生影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切忌私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其不适症状。 1、一般治疗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日常应注意休息,也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维拉帕米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有助于改善心肌肥厚的情况。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4、介入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患者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医生会使用导丝、导管等器具,通过股动脉或者桡动脉,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口,通过导管可以有效扩张冠状动脉。 5、康复训练 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但需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监测自身血压情况,若血压出现波动或者持续升高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