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脑卒中的“必修课”

预防脑卒中的“必修课”


  脑卒中,顾名思义就是指因为脑血管的急性病变引起的局部性或全面性脑功能损害疾病。人们也常称为脑中风

  夏季脑卒中多发的原因可能有:(1)夏季气候变化剧烈,气温起伏大,易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卒中;(2)夏季天气闷热,人们,往往得不到充分休息、情绪波动大,引起血压波动,诱发脑出血;(3)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如不及时补充,常处于脱水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卒中。

  如果脑血流量中断5~7秒钟,人就会丧失意识;中断5~7分钟,大脑就会受到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部分大脑供血停止,其所管辖的功能活动就会发生突然瘫痪——脑卒中。大脑和血管的关系就如同电灯和电线,电线对能量传递的中断会使得大脑的生命之光黯然失色。

  哪些是高危因素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也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 都证实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舒张压每下降6mmHg,脑卒中危险性下降约42%。也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单独控制收缩压,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心脏病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许多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房颤等,都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为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导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也容易引起微栓子脱落而导致脑卒中。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却经常被忽略。例如:吸烟 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多的人比不吸烟者脑卒中危险性增加两倍。饮酒与脑出血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血脂增高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应不超过总热量的10%。

  盐的过量摄入摄入盐过多与高血压有关,而减少盐的摄入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同时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缺乏体育锻炼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冠心病 危险性、降低血压、防治肥胖和糖尿病。但老人应注意自身个体化情况,应强调有规律的锻炼,适度为宜。

  警惕脑卒中的危险信号

  (1)出现肢体的活动障碍,表现形式不一样,有的可能是一个上肢、一个下肢或者是一侧的上下肢,或者是包括同侧的面部就是面肌的瘫痪,这属于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也可以出现一侧身体的感觉障碍,口麻、舌头发麻,这都属于感觉障碍。

  (3)可能HJ现说话不清楚,喝水有呛咳,还有一些吞咽困难

  (4)走路不稳、不走直线,头晕、看东西转,还有头疼。这个时候就要高度警惕,看是不是有脑卒中的可能性。

  (5)突发性昏眩。眼前突然出现昏黑一片,数秒钟后便可恢复正常;或者出现短暂性视力障碍,例如突然的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呈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些都有可能是脑卒中的最早报警信号。

  (6)血压骤增。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骤增,出现头痛 、头晕、耳鸣症状,或伴有恶心呕吐,需要及时就诊。

  脑卒中突发怎么办

  早期发现脑卒中的一些症状非常重要,能够使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目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溶栓治疗。但是,溶栓治疗要求的时间非常严格,最好是3个小时之内,最迟不能超过6个小时。

  如果你发现了脑卒中病人,该如何应对呢?

  (1)迅速恢复冷静,拨打120叫救护车。

  (2)将患者放平,切忌保持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应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呛咳误吸到肺部,造成患者窒息。

  (3)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因为在没有确诊以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4)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5)需运送时,切忌在搬运病人时将病人扶直坐起,不要抱、拖、背、扛病人。

(实习编辑:李杏)

2009-12-28 05:04: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学生抑郁怎么调节
大学生抑郁可通过饮食调理、调整作息、适当运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节。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劳、失眠、食欲改变、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饮食调理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猕猴桃等,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 2、调整作息 大学生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缓解抑郁情绪。 3、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如跑步、游泳、羽毛球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症状。 4、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方法对学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调节。 5、药物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后,抑郁症状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还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能够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学生找工作焦虑怎么办
如果出现焦虑情绪,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运动锻炼、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缓解。 1、自我调节 如果焦虑的情绪比较轻微,并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同时也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的情况。 2、转移注意力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通过看电影、逛街、旅游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从而减少对工作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的心情。 3、放松心情 建议患者平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也不要过度焦虑。可以通过看书、泡脚、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有利于缓解焦虑的症状。 4、运动锻炼 患者还可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比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排解压力,对于缓解焦虑也有一定的帮助。 5、心理咨询 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法无法得到改善,则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高蛋白类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学生抑郁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不存在最佳治疗方法的这种说法。大学生抑郁可采取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冥想、认知行为疗法、抗抑郁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运动疗法:运动能促使抑郁者分泌快乐激素,缓解抑郁情绪。患者可在校园操场每天慢跑30分钟左右,也可参加篮球、羽毛球等团体运动,每周进行3-4次。 2.音乐疗法:音乐可以舒缓抑郁情绪。患者可选择轻柔的古典音乐,在宿舍或图书馆的安静角落,戴上耳机,闭上双眼聆听,每次40-60分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放松身心。 3.冥想:冥想有助于抑郁者集中精神,减轻负面情绪。在安静的室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保持安静,闭眼专注于呼吸,感受气息进出鼻腔,当杂念出现时不要理会,将注意力拉回呼吸,每次冥想30分钟。 4.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改变对抑郁的不良认知。当产生消极想法时,如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分析这种想法的不合理性,并用积极的自我肯定来替代,比如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每天进行这样的思维转换练习。 5.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可有效调节抑郁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常见的药物有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严格定时定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一般以温水送服为佳。 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建议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保持沟通,寻求支持和理解。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女大学生嗜睡是什么原因
女大学生嗜睡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贫血、内分泌失调、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1、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在平时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身体过度劳累,从而出现嗜睡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来改善。2、睡眠不足如果患者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足,从而出现嗜睡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3、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并且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可能与铁元素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4、内分泌失调如果患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嗜睡、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物胶囊、当归养血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5、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造成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诱因
造成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诱因主要包括社交焦虑症、考试焦虑症、就业焦虑症等。 1、社交焦虑症 通常比较内向的学生,在社交活动中接触陌生人之后容易造成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的心理。其原因通常是对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自信而导致的。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临时性的心跳加快,脸红发热,出虚汗,发抖等生理表现,甚至可能会出现临时性回避行为。 2、考试焦虑症 一般会表现在考场上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脑子会变得很乱,内心恐慌,通常熟记于心的知识无法应用到考试当中去。更有甚者可能会紧张出汗,敷衍交卷,从而造成考试失败。该种焦虑症可认为是以考试焦虑情绪为中心的一种心理障碍,通常还会伴有睡眠障碍,即短暂失眠,形成的原因通常是心理负担太重造成的。 3、就业焦虑症 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因此各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通常会在首次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抑郁和焦虑的情绪,而轻微的焦虑情绪是有一些正面作用的,可使人激发自己的潜能,产生紧迫感。 如果焦虑情绪一路走高,已经出现焦虑症的症状之后,就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防止病情加重。该种焦虑症诱因通常是因为过度的失望而带来的焦虑情绪,而患者如不能很好的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就易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