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肾内出现囊肿危险吗?

  肾囊肿的临床征象:绝大多数肾囊肿并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及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而出现以下病状:

  ①腰、腹不适或疼痛:其原因是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拉,或者使邻近器官受压引起。另外,肾脏因多囊含水量大,变得沉重,下坠牵拉,也会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对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②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出血原因是因为囊壁下方有许多动脉,由于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使囊壁血管因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  

   ③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可触及肿大的肾脏。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④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克,故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⑤高血压:固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在肾功能正常时,已有50%以上患者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⑥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压迫、占位,使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肾囊肿的检查方法:肾囊肿多见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姗姗来迟。早期既无疼痛,也无血尿,尿常规化验也无异常。多数在肿物较大时才被发现。若在腹部摸到光滑的囊性肿物,可于较强光源下照射,儿童或腹壁较薄的患者,囊肿可透光。

  比较可靠的方法有X线造影、肾脏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及CT检查。在肾囊肿时,泌尿系X线造影可能见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边缘光滑,无破坏。肾囊肿不是肿瘤,但极易与肿瘤相混淆,因此肾囊肿与肾恶性肿瘤的鉴别十分重要。二者的鉴别方法可用肾实质性断层造影或肾动脉造影。肾实质断层摄影时,囊肿部位影像浅,肿瘤部位影像深;肾动脉造影时,囊肿部位血管稀疏,无造影剂浓聚,肾恶性肿瘤则因血管丰富,有造影剂浓聚。怀疑囊肿恶性变时,可进行囊肿穿刺,抽出囊液进行常规检查及脱落细胞检查;也可向囊肿内注入造影剂,检查囊壁有无肿瘤。B型超声和CT很容易将肾囊肿和肾实质性肿瘤区别开来,因此,这是一种十分重要而理想的检查方法。

  肾囊肿的治疗方法: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无症状者应经常进行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每半年至1年进行一次肾功能

  检查,包括内生肌酐清除率。由于感染是本病恶化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在十分必要时,不要进行尿路创伤性检查。肾囊肿穿刺作用不大,不仅易于感染,易于复发,而且经观察也不能延缓肾功能损坏的发生。手术切除囊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肾表面的囊肿可以切掉,但要切掉埋在肾脏深部的囊肿就相当困难。肿物较大且有恶变可能时,可以进行手术探查,如果证实为良性囊肿,可将肾表面的囊壁切除,边缘用肠线与肾实质连续缝合,残留囊壁涂以碘酊。一侧肾实质广泛破坏,对侧肾功能正常者,可行肾切除术。如果是双侧多囊肾,则需要移植一个健康肾脏,再切掉两个多囊肾。医学发展至今,这可能是治疗严重多囊肾的最好方法。

2007-08-16 16:39:00浏览1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脱垂吃什么特效药
子宫脱垂并无特效药,其治疗需综合多种方法。子宫脱垂,即子宫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子宫脱垂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盆底支持结构的薄弱和缺陷,因此目前并无特效药物能够直接治愈该疾病。然而,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子宫脱垂的治疗,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非手术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生活方式调整等。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来增强其支撑力,对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尤为适用。生活方式调整则包括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增加休息时间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子宫脱垂的症状。在药物治疗方面,虽然没有特效药,但一些中药或西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例如,补中益气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下垂等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遵医嘱权衡利弊后选择,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子宫脱垂的治疗,应根据脱垂的轻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轻度子宫脱垂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盆底肌肉锻炼、生活方式调整等。中度子宫脱垂则可能需要使用子宫托来提供物理支持,避免病情加重。而重度子宫脱垂,若症状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盆底基底组织重建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因此,子宫脱垂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同时,患者也应认识到,子宫脱垂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哮喘的特效药喷雾怎么用
哮喘的特效药喷雾通常是通过口腔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常见有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是哮喘患者常用的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患者在使用前需先摇匀药瓶,确保药物混合均匀,然后取下喷雾器的盖子,准备使用。这一步骤确保了药物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因药物沉淀或分布不均而导致的疗效下降。在使用哮喘特效药喷雾时,患者应采取正确的吸入姿势。通常,患者应坐直或站立,头部略微后仰,这样可以更好地打开气道,使药物更深入地进入肺部。然后将喷雾器的喷嘴放入口中,用嘴唇紧紧包住喷嘴,防止药物泄漏。在深呼吸的同时,患者需迅速按下喷雾按钮,将药物释放并继续吸气,直至肺部充满。这一过程应快速而连贯,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吸收并发挥作用。吸入药物后,患者应屏住呼吸约10秒钟,这样可以使药物更好地沉积在气道黏膜上,发挥最大的疗效。屏息后,患者可以缓慢呼气,将肺部多余的空气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需要多次吸入药物,应在每次吸入之间间隔至少30秒,以确保药物的充分吸收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确保哮喘特效药喷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使用喷雾;在使用前应检查喷雾器的有效期和喷嘴是否堵塞,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清理。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控制哮喘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特效药是什么
哮喘的特效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及抗组胺药物等。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气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1、支气管扩张剂:此类药物常见有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作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迅速扩张支气管;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为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症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3、白三烯调节剂:常见有孟鲁司特钠片等。该药物可帮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患者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其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4、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如果哮喘是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的,抗组胺药物可通过阻止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哮喘的治疗并非单一药物可以完成,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此外,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购药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有特效药吗
骨质疏松并没有所谓的特效药。虽然医学领域不断发展,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手段日益多样,但由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以难以通过单一药物实现快速、彻底且完全无复发风险的治愈。骨质疏松的成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从年龄因素来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代谢逐渐失衡,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强,导致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质不断流失。激素水平改变也是重要因素,例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破骨细胞功能异常活跃,会加速骨量丢失。此外,营养缺乏,如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会影响骨矿化;同时,生活方式不良,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同样会干扰正常骨代谢。如此复杂的发病机制,意味着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精准针对所有致病环节,彻底扭转骨质疏松进程。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虽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但不能完全阻止骨质流失,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胃肠道不适、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补充剂,也能增加钙摄入、促进钙吸收,可仅靠这些药物不足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只是为骨骼健康提供必要物质基础。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能促进骨形成,不过使用疗程受限,且价格昂贵,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这些药物各有优缺点,都无法成为理想中的特效药,彻底根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者应全面调整生活方式,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另外,建议按医嘱规范使用上述抗骨质疏松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并定期监测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