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变化极大,早期可毫无临床症状,晚期可出现终末期肾病的严重代谢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其肾功能衰竭的程度。

  一般说来,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五期。Ⅰ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Ⅱ期为“寂静期”;Ⅲ期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Ⅳ期为临床蛋白尿期;Ⅴ期为肾功能衰竭期。

  Ⅰ至Ⅲ期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此期为病人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具有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及可能有的大血管病的表现如高血压等。Ⅰ期以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轻度增大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及毛细血管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升高25%至40%左右,可达150 ml/分,肾脏体积约增加25%左右,但没有明显的组织病理改变。Ⅱ期称为寂静期,是指病人在休息时无尿蛋白排量增多,运动后可出现尿蛋白排量增高,此期可出现肾小球结构损害,但这种损害是可逆转的,这时,肾小球滤过率更高,可超过150ml/min,血压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升高。

  在此期进行干预治疗,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恢复正常。Ⅲ期表现为持续尿白蛋白排泄增高(30-300ug/24h)为一种高度选择性蛋白尿,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此期常被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这时肾小球滤过率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血压可略高。

  临床蛋白尿期,即第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持续性或经常性出现蛋白尿,超过300ug/24h,主要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组织病理变化为渐进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愈重,蛋白尿愈多,蛋白尿的出现和程度有提示预后意义,蛋白尿超过3g/日,是预后不良的征兆,如果出现多量非选择性蛋白尿,预示数年内将进入肾功能衰竭期,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浮肿,但到后期广泛肾小球硬化闭塞时,尿蛋白排量反而减少。

  临床蛋白尿期的病人常出现浮肿,多见于两下肢浮肿,此时的浮肿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明显浮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引起的低血浆蛋白有关,出现全身高度浮肿往往提示有肾病综合征。肾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其出现往往是临床蛋白尿后期,预示肾功能衰竭就要来临。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蛋白尿,明显全身浮肿,低蛋白血症,氮质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

  随着尿蛋白的持续排出,多数患者血压逐渐升高,原有的高血压可加重,高血压反过来又可加重蛋白尿的排出。

  尿毒症期即Ⅴ期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期临床表现,与其他肾脏疾病所致的尿毒症相似,其主要表现是:

  1. 水代谢障碍及电解质代谢障碍: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肾浓缩稀释功能减退,尿比重固定在1,010-1,012,尿渗透压在280mOsm/kg左右,与血浆相似,称为等张尿,由于患者水排泄能力下降致钠排泄障碍出现的早,较易出现稀释性低钠。患者可出现许多神经系统症状,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动作乏力,肌肉痉挛、抽搐,严重出现昏迷。肾功能减退时,人体钾盐几乎全部由肾脏排泄。

2009-11-18 01:11: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