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压计使用有3问题 这样测才正确

  血压计是家里常见的医疗仪器,我们知道,想要准确测量血压,血压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血压计正在告别传统的水银血压计,迎来电子血压计时代!

  水银血压计在使用时需要专业人士比如医生来使用,才能较好掌握其使用技巧。相比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因其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受到居家使用人士的青睐。对现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血压计进行系统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柯氏音血压计(即水银血压计)、示波法血压计(百姓俗称的电子血压计)、和脉搏波血压计等三大类。按测量方法的不同,电子血压计有2种形式,一是臂式,二是腕式。

血压计测量

  人们在家庭血压测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使用的血压计不准确。研究发现,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准确度最高,但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采用的是水银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普通老百姓在家测量很难达到准确;

  第二,测量方法不对。一周到底该测几次、什么时间测最好、测量有哪些注意事项等,很多人都不清楚,从而影响血压监测的效果;

  第三,血压数值报告不准确。统计发现,约有80%的人凭借记忆告诉医生自己的血压值,这很可能导致误差。建议大家一定要将血压记录下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血压值。

  血压计测量要遵循3个要准

  1、计量专家提醒,最好不要用手指和腕式的血压计。腕式血压计绑在手腕上,手腕上有个凸起的骨头,会影响测量,数值不准确,价格也贵。

  2、人体血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不断变化,情绪变化以及运动后,血压都不尽相同。在测量前,被测者应保持安静状态10多分钟,身体放松;测量前半小时不要吃东西、抽烟、动作过大,以保证测出的血压能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身体状况。

  3、血压正常的人,建议每个月测一次血压,如果是已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老患者,应该每天一次。量血压,可选一天中血压最高的下午1:00左右,量血压前安静地休息5至10分钟,然后选坐姿,让袖带高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由于人的血压存在波动现象,所以最好测3次血压,每次间隔5分钟左右,然后取3次血压值的平均数。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家庭用哪种血压计最合适?】

  【电子血压计准不准?测量方式很重要】

  【挑选血压计 五个原则要牢记】

2015-01-14 09:15:29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精神病人出汗多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病人出汗多,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低血糖、植物神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焦虑症等原因导致的。 1、环境因素 如果精神病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身体会通过出汗的方式进行散热,从而使患者出现汗多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病人应及时远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即可。 2、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可能与长时间禁食、使用降糖药物、肝衰竭等因素有关,如果精神病人患有低血糖,可能会出现心悸、大汗、乏力等症状。建议病人可以适当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进行缓解,如糖果、巧克力等。必要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溶液等进行治疗。 3、植物神经紊乱 若精神病人长期情绪过于激动,可能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并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片、甲钴胺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同时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若精神病人存在该疾病,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消瘦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硫氧嘧啶片、卡比马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放射性碘-131进行治疗。 5、焦虑症 焦虑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同时可能伴有身体出汗的症状。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精神病人不像患有精神病,说话很正常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精神病人不像患有精神病,说话很正常,可能是由于病情不严重或者病情好转导致,还可能是因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导致的。1、病情不严重如果精神病人的病情并不严重,可能在某些方面他们的思维仍然清晰,表现得像一个正常人。患者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言语混乱、行为异常等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并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会出现言语或行为上的明显异常。2、病情好转如果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引起上述现象。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氮平口崩片、利培酮分散片等药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4、抑郁症抑郁症是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并伴随上述表现。建议在咨询医生后服用盐酸舍曲林胶囊、盐酸氟西汀片等药物。5、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症状,还会导致上述症状。患者可听从医生建议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精神病人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精神病人智商高还是低
精神病一般指心理障碍。通常情况下,没有精神病人智商高还是低的说法。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自伤自杀等现象。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所以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而智商是用于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数值,可反映患者的抽象思维能力或推理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记忆力等能力,是心理测验中较为常用的评估方法,医生一般使用Wechsler智力量表或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等智力测试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试获得患者的智商数值以评估患者的智力水平,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等疾病。所以没有精神病人智商高还是低的说法。如果有出现上述问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日常生活中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陪伴,避免加重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