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并出现饥饿感、软弱、出汗、焦虑、心慌、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健忘、木僵等脑部症状的一种临床现象,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年人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可认为是血糖过低,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低血糖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
如果你总对伴侣感到愤怒 或许应该检查一下血糖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如果很低(俗称低血糖),可能会增加夫妻之间的愤怒和攻击行为。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发现暗示了葡萄糖与自我控制之间的一种关联。因为葡萄糖是人体“燃料”的来源,随着人体对包括碳水化合物在内的食物进行新陈代谢,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会在一天中起起落落。
研究人员从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怀疑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在人类的攻击行为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在2010年进行的两项研究中,美国哥伦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Brad Bushman尝试着搞清低血糖到底在这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第一项研究中,他测量了Ⅱ型糖尿病(一种人体无法正常调节葡萄糖水平的疾病)患者当中的报复行为;而在第二项研究中,他为参加一项电脑竞赛的陌生人提供了含糖饮料。这两项研究最终都表明,较高的葡萄糖水平可以使陌生人较少用攻击行为对待彼此。
监测血糖能及时帮助发现问题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