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体温计应放腋窝10分钟
发烧了,你会用家庭体温计测体温吗?体温测试受机体多种因素所影响,如年龄、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个体差异、测试时是否运动、进食、入浴和精神状态等。测试时间长短也有讲究,腋窝测试原则上要达到10分钟。
一般要求,在健康状态下,应处于安静状态测量体温,并且使用同一种体温计,同一时间,同一部位测2-3次体温,其平均数即为平时正常体温。
使用体温计前,用纯度75%以上的酒精消毒,并将水银柱甩到35.5℃以下。腋温测量时,应顶住腋下的中央部位,不可接触到内衣物等;婴幼儿使用时,请轻轻压住其手臂,以免其腋下翘起。口腔测量时时,应顶住舌头下方舌根的左方或右方,用舌头顶住体温计后闭紧嘴巴,用手拿着体温计避免移位;测量过程中不要张开嘴巴,不要用嘴呼吸;测试前10分钟以上请勿饮用冰、热水,测试中口腔请紧闭勿张开。
红外耳式体温计的使用必须注意:红外耳式体温计配有耳套,用完后请购买使用相应规格的耳套;不要使用他人用过的耳套,可能导致交叉感染;使用前应放于10℃-40℃正常室温下静候30分钟后方可测量耳温。
误区二:单凭验配师经验决定助听效果
助听器并不是一般的商品,不能直接购买和使用。上海市食药监局提醒市民,如果需要验配助听器,应当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经过专业人员测试以后,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验配师水平的高低决定助听效果。根据国际上的听力师制度,2008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立《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经过培训,核发了四级、三级、二级(目前最高级)《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验配助听器时,首先需要选择有专业资格的验配中心,包括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助听器)、专业的验配师(最好通过国家认证)、厂家授权的服务资格等。其次,在验配时要有一个规范的选配流程。
如果随便买一个或者选择不合适的助听器,与患者的听力状况不相符合,就有可能对患者的听力造成负面的影响。
助听器要不要经常佩戴?会不会导致听力继续下降?专家指出,经常佩戴助听器会使佩戴者逐步适应正常生活,减轻因为听力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保持对残余听力的刺激,有助于听力的保持和改善。对于因疾病造成的进行性听力下降,合适的助听器会延缓听力下降的程度和速率。
助听器保养有讲究
如何保养助听器?助听器属于精密电子产品,每天要面对运动、潮气、耳垢、汗水等,容易导致故障。每天用完助听器后,打开助听器电池仓,取出电池,放到专用的干燥瓶中;使用软布经常擦拭表面;清除受话器(喇叭)口的污垢;游泳、下雨、洗头、洗脸、洗澡等时应取出暂时不用;不在禁止使用电子产品的区域使用,比如ICU重症监护室等;定期返回验配中心进行彻底除尘、干燥等保养;防止撞击等人为外力损坏;防止化妆用品损坏助听器。
助听器经过验配师调整各种性能参数,患者佩戴一段时间并且进行过听力训练、语言康复后,需要对原来的验配调试方案进行微调。一般建议,初次佩戴者一月内调试两次,以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调试一次。
除了使用助听器的人以外,与助听器使用者交流也需要注意,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听损患者的心理状态、助听器可能产生的效果,掌握正确的交流方式,保持爱心和耐心。正确交流方式是:1、面对面交流,距离控制在3米以内;2、语速平稳,不可太快;3、避免在嘈杂环境下交流;4、适中声音响度,吐字尽量清晰;5、不可大声呐喊、不可着急,否则患者可能会越听不清楚越不愿交流。
误区三:泡脚治百病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所谓“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所在。这就明确指出了脾肾在脏腑中的作用特别重要。然而,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皆起始于脚部,可见脚部在生命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组织。为了强调这一点,人们常把脚称为“人之根本”,正因为脚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所以比较怕冷,沐足能起到暖脚暖身、保健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泡脚保健随随便便就可以,也没有什么副作用,所有人都合适,这就错了。对于阳虚怕冷的人,泡脚能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但是对于本身阴虚体质的人,恰恰就如“火上浇油”,不但达不到保健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导致“上火”。
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专家指出,热水泡脚也是有禁忌的。比如,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泡时,就不宜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尤其是使用电动足浴器泡脚,很多人认为泡得越久越好,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其实一般来说,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特别是老年人,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孕妇也不宜长时间用热水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