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患丘疹性荨麻疹衣服要烫洗

  我女儿今年3岁,每年春天身上都会有红痒疹,一群下去又起一群,晚上痒得哭闹睡不好,医生说是丘疹荨麻疹,治疗后效果却不好。该怎样防治呢?

  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答: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虫媒性疾病,由于被小虫子叮咬后抓挠而出现,也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城市孩子回农村后跟小动物接触,到草地上玩耍后身上易出现。

  首先应该消灭小虫子,孩子的衣服要用开水烫洗,在日光下晒被子并敲打;还要用抗过敏的药物,每次服用三分之一片扑尔敏,一天3次,外用可涂抹止痒杀虫的药如羌月软膏、丁香罗勒软膏等。

(实习编辑:易校吉)

2009-07-09 07:26:00浏览1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影响寿命吗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AP)对患者寿命会产生影响。PAP主要特征是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大量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样物质,这一病理变化干扰了肺部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会逐渐损害呼吸功能,最终对患者的生存时间造成不利影响。随着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病情发展,大量蛋白样物质会在肺泡内不断堆积,导致肺泡弹性下降,气体交换受阻。患者会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症状,从最初的活动后气促,逐渐发展至静息状态下也感觉呼吸费力。身体各器官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功能逐渐受损。例如,长期慢性缺氧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引发肺源性心脏病,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功能衰竭。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受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缩短了患者的预期寿命。早期诊断并接受有效治疗的患者,寿命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目前,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肺泡蛋白质沉积症的主要方法,通过将生理盐水注入肺部,冲洗出沉积在肺泡内的蛋白样物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若患者能在疾病早期接受规范的全肺灌洗治疗,及时清除肺泡内的沉积物,恢复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然而,部分患者由于误诊、漏诊或因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治疗等原因,未能及时接受有效干预,病情持续恶化,呼吸功能不断下降,其寿命会明显缩短。一旦怀疑肺泡蛋白质沉积症,应尽快前往专业医院,完善胸部高分辨率CT、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等明确诊断。确诊后,若符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指征,应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胸部CT、肺功能等评估治疗效果。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肺泡蛋白沉积症有什么症状吗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若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胸部影像学及相关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并治疗。1、咳嗽:肺泡内的沉积物刺激肺泡及支气管的神经末梢,可能引发咳嗽反射。通常表现为干咳,少数患者会咳出白色或黄色黏稠痰。当肺部合并感染时,咳嗽会加重,痰液量增多,且可能伴有异味。2、乏力:由于肺泡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身体无法获取充足的氧气,组织细胞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细胞有氧呼吸受到影响,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乏力。而且随着病情进展,这种缺氧状态持续存在,乏力症状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难以进行日常体力活动,同时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3、呼吸困难: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肺泡内积聚大量富含磷脂和蛋白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占据肺泡空间,阻碍气体在肺泡与血液间的正常交换,即氧气无法顺利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难以排出。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患者呼吸频率会加快,呼吸深度也会增加,可能产生呼吸困难的症状。初期,呼吸困难可能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发展,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觉气短,部分患者需持续吸氧以缓解不适。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另外,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肺间质病变吗
肺泡蛋白沉积症并非肺间质病变,尽管二者均涉及肺部异常,却有着本质差异。清晰区分这两类病症,对于准确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从病理层面来看,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典型表现为肺泡腔内充满PAS染色阳性、抗淀粉酶的颗粒状脂蛋白物质。这些物质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过度分泌,且巨噬细胞对其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脂蛋白在肺泡内大量堆积。显微镜下可见肺泡结构完整,但肺泡腔被脂蛋白填充。与之不同,肺间质病变主要涉及肺间质,包括肺泡壁、肺泡周围组织及小叶间隔等结构。病变时,这些部位会出现炎症、纤维化等改变,如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胶原纤维沉积,致使肺间质增厚、结构紊乱,影响气体在肺泡与血液间的交换,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理特征截然不同。此外,影像学检查也能直观呈现两种病症的不同。肺泡蛋白沉积症在胸部CT上常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磨玻璃影,呈“地图样”分布,其间可见清晰的小叶间隔增厚,形成“铺路石征”。这种影像学特征与肺泡腔内脂蛋白物质的分布密切相关。而肺间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常见的有网格影、蜂窝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磨玻璃影,但随着病情进展,肺间质纤维化逐渐加重,网格影、蜂窝影等会愈发明显,反映出肺间质结构的破坏与重塑,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特征有着显著区别。如果怀疑肺泡蛋白沉积症,应及时就医完善胸部高分辨率CT、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肺灌洗疗法是主要治疗手段,患者需积极配合。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立即就诊,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环境因素,以及疾病因素如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一、非疾病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粉尘环境,如硅尘、铝尘等,可能增加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病风险。这些粉尘颗粒进入肺泡后,会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使其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清除肺泡表面的磷脂和蛋白质,进而导致蛋白沉积。二、疾病因素:1、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引发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紊乱,产生针对 GM - CSF 的自身抗体,抑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功能,使肺泡巨噬细胞分化和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清除肺泡表面物质。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同时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肺灌洗治疗。2、感染因素:某些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菌感染等,可能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生有关。感染会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和清除,同时刺激炎症反应,导致蛋白等物质在肺泡内沉积。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对于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肺灌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