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黄褐斑治疗方法汇总

  黄褐斑妨碍美观,患有黄褐斑的病人大都很苦恼。黄褐斑治起来比较慢,由于皮肤素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故无论是用药物治疗还是使用祛斑化妆品,都不会很快见效,需要长期的治疗,所以治疗时要有耐心。专家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患者不妨加以借鉴。

  一、口服药经验方(《当代医学美容》)

黄褐斑治疗方法汇总
小编提醒:为什么你的斑点挥之不去?


  丝瓜络、僵蚕、白茯苓、白菊花各10g,珍珠母20g,玫瑰花3朵,红枣10枚。水煎,分2次饭后服。各种黄褐斑均适用,一般10日左右可见效。另加维生素C每次300~1000mg,每日3次口服。

  说明:维生素C具有氧化还原作用,口服或静滴维生素C可使颜色较深的氧化型色素还原为色浅的还原型色素,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黄褐斑治疗方法汇总
小编提醒:孕妇容易长黄褐斑的原因


  二、外治

  1.五白膏(《美容验方》):白及、白芷、白附子各6g,白芍、白丁香各5g,密陀僧3g,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晚用少许药末放鸡子清或白蜜中搅匀成稀膏状,睡前先用温水洁面,继而将此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净。一般一年内斑消。

  2.祛斑酊:白芷、细辛、川芎各5g,用75%酒精浸泡72小时。每日早晚以此搽患部,结合内服维生素C、E。

  3.白僵蚕粉(《普济方》):白僵蚕l00g晒干研为极细末,过筛贮瓶备用。晚上先洗脸,再以粉末浴面。祛风消斑。

  4..润肤祛斑膏(《中医美容方法荟粹》):乌捎蛇60g烧灰为末,以适猪脂调和,贮瓶备用。每晚临卧薄涂面部,次晨温水洗去。搜风通络,润肤消斑。适用于干性皮肤患黄褐斑者。

  5.面膜疗法:本疗法对黄褐斑有肯定疗效。如用退斑增白作用的按摩膏进行按摩,效果更为显著。

  祛斑面膜: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芨各3克,白芷、白附子、白茯苓各1克。以上药物研末后用白蜜加水调成糊状,敷于面部,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周2次。

2009-05-08 07:42: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痤疮引起的色素沉着怎么消退
痤疮引起的色素沉着通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消退,包括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医美手段等。1、日常护理:做好防晒是关键。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外出时应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等物理防晒工具,同时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合适的产品,根据不同场景适时补涂。保持皮肤清洁也很重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早晚各清洁一次即可,有助于防止痤疮复发和色素沉着加重。2、外用药物:氢醌乳膏是常用的药物,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减少黑色素合成,但可能会出现发红、瘙痒等刺激性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维A酸类药物如维A酸乳膏,可促进表皮细胞更新,加速黑色素代谢,但可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初期遵医嘱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使用频率和剂量。3、医美手段:化学剥脱术是通过使用果酸、水杨酸等化学药物促使表皮角质层脱落,加速皮肤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着。治疗时需根据皮肤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治疗时间,治疗后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感染。激光治疗如光子嫩肤等,能精确作用于色素颗粒,将其击碎,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效果显著,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治疗后皮肤会有短暂的红肿、结痂,需注意皮肤修复和防晒。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虑采用医美手段,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保持耐心,色素沉着的消退需要一定时间,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而放弃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进行性色素沉着性紫癜看什么科
进行性色素沉着性紫癜主要涉及皮肤科、血液内科、血管外科以及中医皮肤科等科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与治疗。1、皮肤科:皮肤科是诊断和治疗进行性色素沉着性紫癜的主要科室。皮肤科医生通过详细观察皮肤症状进行初步判断。此外,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取病变部位皮肤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可见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积,以此明确诊断。2、血液内科: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与进行性色素沉着性紫癜相关,血液科医生会进行排查。如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可了解凝血因子是否存在异常。此外,血液科医生还会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3、血管外科:进行性色素沉着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下肢血管功能异常有关。血管外科医生会对下肢血管进行评估,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等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升高的疾病。4、中医皮肤科:中医认为进行性色素沉着性紫癜多与气血瘀滞、湿热下注等因素有关。中医皮肤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论治。望诊观察皮肤色泽、形态,问诊了解患者的全身症状,如有无肢体困重、便溏等。建议患者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如进行皮肤活检、血液检查、血管超声检查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防感染加重病情。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