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肤保卫战 跟紫外线作战到底!

  避免曝露在烈日下

  避免晒伤的最佳方法,就是避免曝露自己在烈日之下。

  在阳光最猛烈的时候(通常是早上10点到下午4点)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你要外出的话,尽量找阴暗的地方走。此外,你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影子长度,来测量当时紫外线的强度。影子比身体长的,表示紫外线相对较弱;影子比身体短的,表示紫外线相对较强。

  除此,可以避免暴晒的方式还有穿防晒的衣服,例如:

  1、宽延帽,最好是帽檐的长度足够挡住太阳光照射到颈部、耳朵、眼睛还有头皮;

  2、有UV防晒功能的太阳眼镜;

  3、宽松的编织度较密的长袖衣或者长裤。

  防止小孩在阳光下曝晒

  从小孩出生以后,你就要替你的小孩做好防晒的准备。这时因为,小孩会长时间地在户外玩游戏。据统计,小孩人生的前18年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室外度过的。

  小孩满6个月以前,最好不要让它接触到阳光。如果你要帮婴儿涂防晒,仅仅可以涂很小的量在脸上或者,先试试手背,看看小孩皮肤会不会对这些过敏。

  从小开始教育小孩ABC三点

  A=离开(away)。早上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尽量不要外出玩耍。

  B=防晒(block)。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品来保护婴儿非常敏感的肌肤。

  S=言传身教(speack out)。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孩子怎样避免阳光带来的伤害。

  防晒

  如果你非得在阳光猛烈的时候外出,就要做好防护措施:

  1、使用SPF高于30度的防晒品。注明“全面防晒”的防晒产品通常都具有防止UVA或者UVB的功能,能为皮肤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2、出门前30分钟就要涂防晒。

  3、所有阳光“力所能及”的地方都要照顾到,包括:鼻子,耳朵,颈,嘴唇。

  4、需要根据防晒产品的用量指南来使用。很多防晒产品都是因为你涂的量不过而效力减弱。

  5、每2-3小时要补防晒。出汗或者游泳后都要补防晒。这是因为,水份会冲走皮肤表面的防晒产品。此外,防晒的效果会受风力、潮湿度,甚至海拔而受到影响。

  6、如果你所处的纬度较高,或者处于热带,都应该涂更高度数的防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梁媛华)

2016-12-26 14:57:29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心理疾病怎么自我治疗
心理疾病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自我治疗,包括焦虑症状的自我调理、抑郁症状的自我调理、强迫症状的自我调理、失眠症状的自我调理、社交恐惧症状的自我调理等。1.焦虑症状的自我调理:患者可能表现为紧张不安、心跳加快、手抖、出汗等。此时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缓缓地呼气,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每次练习可以进行5到10分钟,有助于放松身体,缓解焦虑情绪。2.抑郁症状的自我调理:部分心理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自罪、睡眠障碍等抑郁症状。建议患者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改善情绪。也可以尝试写日记,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有助于释放情绪,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3.强迫症状的自我调理:对于部分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其还可能出现强迫症状,比如反复洗手、检查门锁等。当出现强迫思维时,不要刻意抵制,而是试着接受该行为的存在,然后轻轻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听音乐、做运动或者和朋友聊天。4.失眠症状的自我调理:而对于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症状的患者,可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5.社交恐惧症状的自我调理:社交恐惧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不安、脸红心跳等。针对该情况,患者可以从与家人和朋友的小范围交往开始,逐渐增加社交的场合和人数。在社交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练习,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要学会关注他人的积极反馈,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上述方法无法得到改善,还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十种变态心理疾病有哪些
通常没有十种变态心理疾病这种说法,变态心理疾病常见有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等。1、抑郁症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饮食、睡眠差等。可遵医嘱使用药物为盐酸舍曲林、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可缓解抑郁症的症状。如用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症状,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2、自闭症自闭症是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行为方式。如可遵医嘱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控制孤独症伴发的冲动、攻击、激越、情绪不稳、易激惹等情感症状,以及控制精神病症状。还可遵医嘱氟西汀、舍曲林减轻重复刻板行为、强迫症状,改善情绪问题。如使用感觉综合训练、听觉综合训练和适当体育锻炼,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相关症状。3、强迫症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以及强迫冲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如可遵医嘱使用氟西汀、氟伏沙明等,具有抗强迫作用。或联合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提高疗效。还可用心理治疗方法,如精神动力学治疗、森田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除以上疾病外,还可能有恐惧症、厌食症等疾病,若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