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理治疗是治银屑病的重要手段

  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病,不会导致传染,但是给患有银屑病的患者的家庭生活还有工作方面都带来诸多的不便。导致银屑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精神紧张抑郁,心理有自悲感,如不敢去游泳,健身,理发,害怕被人议论等心理因素也会加重银屑病患者的病情。

  随着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化,社会心理因互与银屑病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认识到银屑病属于心身疾病,据统计,从发病到心理咨询和治疗时间在 l 年以内者,有 44 %的病人无皮疹发生。说明心理干预及有效的治疗用以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是很重要的。因此,进行心理护理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认真细致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性的。

  心理治疗有哪些方法?

  1、 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友善的关系,鼓励患者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并提出问题,每周 3 次,每次 30 分钟,将有关银屑病病因,发病机理和防治知识等进行指导.特别是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应反复多次进行,使他们对教育内容能够理解、接受。以便消除患者紧张、恐俱等不良清绪。

  同时规劝家属要理解、同情、关心患者,禁止在患者面前讲刺激性语言,增加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积极解决经济问题,配合医护人员减轻患者思想压力,鼓励和安慰患者积极治疗。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影响患者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减少顾虑,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提高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

  2、个体心理疏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银屑病的知识,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放弃要求根治、乱求医的错误思想。使患者和家属明确该病无传染性,无需与亲人隔离。

  3、集体治疗

  让痊愈出院的患者与住院患者座谈,尽可能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从而消除孤独感,增强自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会活动,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培养乐观主义思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对疾病及其它困难的心理耐受性。

  39健康网编辑点评:银屑病虽然它没有传染性,也不像有些病那样会出现躯体上难抑的痛苦,但是,由于患者皮肤上那些鳞屑状病变,令他人惟恐避之不及。病人承担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鉴于银屑病引起的躯体痛苦远不如心理痛苦大,而且心理痛苦会诱发或加重病情,所以加强心理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同样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内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林柳媚)

63
2012-10-08 02:31:46浏览5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寿命多少年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病情较轻,且控制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预期寿命可能仅减少5-10年;但如果病情严重,频繁急性发作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寿命可能会缩短10-20年甚至更多。如果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当慢性支气管炎处于病情较轻阶段,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较轻,每年发作次数较少,且肺功能基本正常,通过积极治疗与日常良好管理,对寿命影响相对较小。如果能严格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坚持规范治疗,在疾病稳定期按医嘱使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像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其寿命可能接近正常预期寿命,减少的时长可能在5年左右。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频繁出现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下降,如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此时寿命缩短可能较为明显,可达10-20年甚至更多。除病情本身严重程度外,治疗依从性对寿命影响显著。若患者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使用药物,可延缓疾病进展,对寿命的不良影响就会减小。在急性发作期可按医生指示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控制感染,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喘息症状,病情能得到较好控制。但如果不遵医嘱,随意停药、减药,会导致病情反复加重,加速肺功能恶化,缩短寿命。另外,并发症也会影响寿命,若患者并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进一步缩短寿命。对于并发肺源性心脏病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手术,但需严格评估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进行体检与肺功能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坚决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雾霾等有害气体。加强锻炼,如进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延长寿命。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慢性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慢性支气管炎通过积极治疗,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难以实现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性,其发病主要是长期受到有害气体、感染等因素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纤毛倒伏、杯状细胞增生,气管、支气管软骨变形、萎缩,管腔逐渐狭窄等症状。这些病理变化一旦形成,就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此外,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广泛且难以完全避免。吸烟是主要诱因之一,然而在生活中,除了主动吸烟,二手烟、三手烟环境普遍存在。即使患者本人戒烟,仍可能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持续刺激呼吸道。同时,空气污染也是重要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雾霾等充斥在生活环境中,人们很难做到完全隔绝这些有害颗粒。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普通感冒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很难保证患者不被感染。这些诱发因素持续作用于呼吸道,可能不断加重支气管的炎症,使得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容易反复,难以彻底根治。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患者及时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另外,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较大程度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该如何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或调整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戒烟、氧疗等。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的关键措施,可减少气道炎症和损伤。氧疗用于改善低氧血症,提高血氧饱和度,适用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胸部叩击及体位引流等。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常用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胸部叩击有助于松动痰液,促进排痰,适用于痰液较多的患者。体位引流通过改变体位促进痰液排出,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用于控制炎症反应,适用于伴有明显炎症的患者。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急性加重期的细菌感染,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建议患者避免接触有害粉尘,减少呼吸道刺激。若出现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并改善生活质量。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全身性症状等。1、咳嗽:咳嗽通常为持续性,且病程较长。咳嗽多伴有痰液,初期为晨起咳嗽,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天咳嗽。咳嗽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患者仅在晨起或活动后咳嗽,重度患者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频繁咳嗽。咳嗽严重时可引发胸痛和肋骨骨折。2、咳痰:患者咳痰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痰液颜色和性状可反映病情变化,白色黏液痰提示病情稳定,黄色或绿色脓痰提示合并感染。咳痰多与咳嗽同时出现,晨起痰量较多,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天咳痰。咳痰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困难和窒息感。3、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突出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和呼吸费力。呼吸困难多与咳嗽和咳痰同时出现,初期仅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4、全身性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出现全身不适,如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乏力感明显,常伴有精神不振和活动耐力下降。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与慢性缺氧和消耗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恶病质。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与合并感染相关。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颗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加强锻炼,可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