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夏季7种蔬菜可巧妙对付湿疹

顾昕 传染病与皮肤病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一级丙等

  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到了夏季有些人症状会更明显。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古人称之为“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现。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内服药和外用药同用。

  湿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

  根据古今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多遵循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之旨,进辨证,主要为以下四型:

夏季7种蔬菜可巧妙对付湿疹

  1.热毒 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起,皮肤锨红潮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或水疮密集,渗液流津,瘙痒难忍,抓破有痛感,伴身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质红,舌苔黄腻,脉来弦数。

  2.湿热 起病较缓,局部皮损多为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皮肤轻度潮红,瘙痒不休,抓破后糜烂渗出液较多,伴有身倦微热,纳呆乏味,大便不干或溏,小便短涩。舌质淡红,苔白腻或淡黄腻,脉来濡数。

  3.血虚 病情迁延反复,瘙痒度,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发裂,局部糜烂流少量黄水,皮损多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处有结血痂鳞屑,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偏红,苔净,脉象细数。

  4.湿阻 病程日久,缠绵不已,皮肤粗糙肥厚,伴明显瘙痒,局部皮损处搔痕、糜烂,抓后津水淋漓,渗液浸淫,皮疹色暗,泛发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来濡缓。

  湿疹应该做哪些检查: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及慢性期的浸润、肥厚等特征诊断不难。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湿疹、汗疱疹易与手足癣相混淆。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可有小疱和干燥屑,当蔓延至手、足背出现边缘清楚的损害时有很大诊断价值,真菌检查阳性时可以确诊。实验室检查:特异性,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加。

  合理食 7中蔬菜可预防湿疹

  合理的饮食可有效防治湿疹和预防湿疹的发生,中医专家给大家推荐几道蔬菜,建议湿疹患者长期服用:

  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药品化义》载: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皮肤湿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运而湿热去,有利于治好湿疹顽症。

  2、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主丹毒烦热风疹,治痘毒,疗肿痘烂等皮肤疾患,均借其清热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肤湿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湿清热。

  3、冬瓜

  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本草从新》说它能利湿去风,故对急慢性湿疹者有益。

  4、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滇南本草》载:治诸疮脓血流溃:瓠子用荞面包好,以火烧焦,去面为末,服之。这与顽固性湿疹伴感染相似。简单有效的食法以煎汤服用为宜。

  5、丝瓜

  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医学入门》中曾说: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痈疔疮。这类病症,多因湿热为患,同皮肤湿疹一样,食用丝瓜,均能达到去湿热、解湿毒的目的。

  6、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饮,同样可以收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7、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汤皆可。

  以上的蔬菜对于湿疹患者可以长期食用,但对于突发性的湿疹,或湿疹症状较为严重的,宜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可有效改善湿疹症状。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曾少粧)

2011-05-09 14:03: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