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当上班族们都在讨论高温费时,南京的一些企业退休人员也陆续接到通知,到户口所在社区领取消暑物品。去年此时,老人们从社区里领 到的是两瓶饮料。今年,他们又领到了什么?7月18日,有网友发帖称,这个夏天发的是每人两斤绿豆。对此,有人称赞礼轻情意重,也有人认为有点折腾,“为 了这两斤绿豆,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得转好几趟公交车……”面对争议,南京市人社局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回应称,下发通知时,是要求工作人员在走访慰问时, 把消暑物品送给老人,而不是让他们前来领取。
现代快报记者 项凤华 付瑞利
【网友建议】
发绿豆不如发现金
在这篇名为《消暑绿豆改成货币发放,行吗》的帖子中,发帖人“松林谷中人 ”首先肯定了社保部门为退休人员发放夏季消暑福利的行为,但认为这样有点“得不偿失”——发放成本大、老人领取不方便。
“松林谷中人 ”在文中算了一笔账,南京退休老人有几十万,以每人发放两斤绿豆来算,要几百万元,可不是笔小数目。这么多的货物,从采购、运输、分装到发放至个人手上, 各种成本加在一起,说不定已经超过绿豆本身的价值。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老人已经搬到新的居所,但户口还留在之前的社区,所以他们不得不大老远地赶过 去领取这份福利。这位网友讲述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幕,“一对七八十岁的老夫妇,满头大汗地前来领清凉物品。他们不停地诉苦,说转了好几趟公交车才赶过 来。”
为此,“松林谷中人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实物折换成现金发放,直接打入到退休人员的银行账户上。这样做,大家都省事,更重要的是不会漏发。
【部门回应】
要求走访慰问时送给老人
南京市人社局企保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夏天他们都会给老人“送清凉”,“虽然不多,却是我们的心意。去年和财政部门申请的是每人12元 的标准,今年考虑到物价上涨,申请到了16元。”这位负责人说,他们也曾想过给老人们发钱,直接打到养老金银行卡上去,但又担心有的老人会误会,以为又增 加养老金了。
对于老人们反映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表示,本周二开会布置这项工作的时候,就明确了这是给老人“送清凉”服务,通过全市几千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到老人家走访、慰问的时候带去的,并不是要求老人们跑来领取。
“我们的想法是,夏天天气热,到老人家里去看一下,问问老人最近身体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并且提醒一下有没有办过养老金领取资格验证 手续。去老人家的时候,再把绿豆等消暑物品顺便带去。”这位负责人解释,这是人社局规定的“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内容之一。
记者调查
不方便领取的,才会上门送
按照南京市人社局下发通知时的要求,“两斤绿豆”应该是由劳动保障协理员在上门慰问时送给老人的。那么,实际情况如何?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 对玄武区北门桥社区、雨花台区菊花里社区发放消暑物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每个区发放的福利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两斤绿豆;有的是一斤绿豆和一斤杂 粮。一些住得离社区近的老人,都很乐意过来领取;一些搬离了社区,户口却没迁走的,则表示“送上门更好”。
玄武区北门桥社区:
基本都是老人领走的
北门桥一小区门口,贴着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凡是已到社区登记纳入关系的企业退休人员,请带医保卡到北门桥社区领取清凉用品。”
现年70岁的曹大爷家住玄武区北门桥附近。昨天下午3点多,他提着两个红色手提袋从社区服务中心走出来,每个袋子里各装着一包绿豆和一包五谷杂粮。曹大爷说,因为老伴也是企业退休职工,同样能享受到这个待遇。所以一听到消息,他就过来把东西领了。
“东西不值钱,但多少是个心意。”曹大爷就住在社区对面,去年夏天社区发了两瓶饮料,也是他过来领的。曹大爷说,如果老人腿脚不好,可让孩子代领,只要拿着老人的医保卡就行。
社区林主任介绍,纳入北门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有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老年病科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