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心理

夏季老人要预防情绪中暑注意心理调节

举报/反馈
2012-07-16 01:24:42北京青年报

  解放军总医院刘秀云主任医师介绍,随着全国各地天气持续高温闷热,许多人出现了心烦气躁、郁闷、易怒等“情绪中暑”的隐性表现,间接导致了车祸、酒精中毒和打架斗殴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对此,刘秀云主任医师提醒人们,连续高温闷热天气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谨防出现情绪中暑症状。

  刘主任介绍,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情绪中暑”表现为以下三个症状:一是情绪烦躁不安,不能静心思考问题,办事经常丢三落四,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他人闹意见,自己还觉得内心烘热,头脑糊里糊涂;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觉得生活过得没劲,对他人缺乏应有的热情,呈早晨、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由好到坏的变化;三是行为古怪,经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和擦洗鼻子等。

  持续闷热天气是“情绪中暑”高发的诱因,其直接“元凶”是由于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许多人因天气炎热而食欲减退,加之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影响到大脑神经活动,使人出现烦躁不安、动辄发火的症状,即使人们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因外界强光线产生烦躁情绪。此外,夏季昼长夜短,蚊虫干扰,气候炎热,影响安睡,使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疲劳,也是诱发“情绪”中暑的重要原因。

  刘主任提醒人们:预防高温情绪中暑重要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节。

  一、清淡饮食:应尽量避免进食油腻食品,多吃清淡、洁爽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咖啡菊花金银花露等都有较好清火功效,能够有效消热、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同时,要注意多饮水,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

  二、清凉居室:应趁早晚室外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时应紧闭门窗,拉上窗帘,必要时使用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制造阴凉环境,可使人心静神安。

  三、清静思想:要注意克服性格弱点,保持淡泊宁静心境,学会转移不顺心之事,做到既“修身”又“养生”。此外,活动时应趁曙光初照、空气清新的早晨,到公园等草木繁茂、空气新鲜处散步锻炼,吐故纳新。还可选择凉风习习的傍晚,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会使人们心静似水,心旷神怡。另外,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避免“情绪中暑”症状的发生。

(责任编辑:蒋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