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是否执行应遵个人意愿
近日,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政策,“你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延领养老金?”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老龄化与少子化是全球的趋势,但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更快。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已‘未富先老’。”7月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和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均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为应对“未富先老”,延迟退休有其必要性。
但他们同时强调,延迟退休“应该建立在保障养老收入的基础上,并且,要尊重退休者的个人意愿,不能‘一刀切’。”
“未富先老”意味着什么
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下面这组数字,也许会令你吃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78亿,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更占8.87%。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国际上,界定老龄化社会的“红线”,是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10%,65岁以上达7%。
另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介绍,未来5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字还将增加到2.21亿,比重上升到16%。
“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已远远越过‘警戒线’。在约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干预下,中国人口的结构性缺陷,正加速突出。”李建新教授总结。
在他看来,近日被广泛讨论的要不要“延迟退休”、要不要立法“常回家看看”,实际上,都在反映着“未富先老”带给社会的迫切问题——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年轻一代的养老压力剧增。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问题已经显现。
问题首先反映在数字上。媒体报道显示,从2004年起,因少子化而导致的结构性“用工荒”,正式步入聚光灯下。朱勇副主任还透露,2000年中国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比是10∶1,到2050年将加速下降为2.8∶1。
“老年人那么多,按照男60岁退休、女55岁退休的老政策,等‘60后’全部退出工作岗位后,‘80后’、‘90后’和‘00后’怎么支撑这个社会?”这是穆光宗教授所忧心的问题。
穆光宗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1971年至2005年,全国大约少出生4亿人。这在为国家节约74000亿抚养费的同时,也为劳动力短缺埋下“定时炸弹”。“从2010年起,‘50后’已开始退休,人口问题具有滞后性,现在还是最辉煌的‘交接期’,未来10年,形势将愈发严峻。”
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似乎也佐证了穆光宗的担忧。
据人社部统计,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的财政补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缺口”,高达679亿元。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的一组数据称,截至2010年底,中国个人账户1.9万亿元的记账额里,“做实”的只有2039亿元,等于约1.7万亿元处在“缺口”状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老年病科
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衡水市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郑州市二七区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宜州市庆远镇龙江路4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修水县凤凰山路35号
二级 门诊部 公立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太平南路22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南丰县人民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