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老人生活

“老有所学” 延缓衰老

举报/反馈
2011-05-27 00:00:00凤凰中医

  如今人们对“智力”一词并不感到陌生,平时一谈及“智力”,往往会想到孩子们开发智力、智力投资等。然而,对于老年人的智力,我们到底关心多少、了解多少呢?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脑子越来越动不起来了,越来越糊涂了,智力也就衰退了。这种看法使老年人失去自信而消极悲观,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了,“老而用”了。其实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这是误解和偏见,事实上,老年人在认知方面虽然思维速度慢一些,但多数老年人头脑清晰,他们可以不断学习新东西。

  什么是智力

  人们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智力。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智力是个复杂的概念,它是由人的各种心理能力综合构成的,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学习与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实际操作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所以衡量智力高低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以往心理学家发明了“智力测验”这样的标准心理测量方法来评定人们的智力,根据测验成绩计算智商,可以客观评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就是聪明。然而现在看来,这样的智力评价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不可能包括智力的所有方面。有些测验比如心理旋转、拼图等,老年人的成绩显然不如年轻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真正是减退了。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一定正确而全面,评价智力水平更重要的还要衡量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譬如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个难题,如果有人能够想出最有效的办法,这就可以反映出他(她)的智力水平比较高。

  影响智力的两大因素

  影响智力的两大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天环境因素。前者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与智力相关的素质,包括组织器官系统形态结构及其生理机能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等方面的特点。先天素质是智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如果缺乏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一个人智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智力的发展依靠后天学习和经验获得。知识经验、技术教育、职业实践活动、家庭社会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等均与智力发展有关。我们发现,爱动脑子爱学习的人在儿童期智力发展比较快,到了老年期他(她)的智力衰退比较慢,因此,促进智力发展需要适当的早期教育,而人到老年如果能够继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就能延缓智力衰退。如今社会鼓励“老有所学”,提倡终身教育,这是十分必要的。

  老人智力三特点

  根据一个人一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人到老年,随着器官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智力也会有所改变,发生正常的老龄化现象,这是自然规律,但绝不是有些人所担心的“脑子痴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老年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不必为此紧张焦虑甚至恐慌。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智力一般有三个特点。

  一是变化不同步。老年人智力的不同方面变化是不同步的,有的减退得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减退得快些,有的慢些。笼统地说老年人的智力衰退了,那是不确切的,应该具体状况具体分析。

  心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曾做过研究,他们比较了20~89岁不同年龄成年人的智力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凡是与知识经验积累有关的智力因素(例如常识、语言词汇等)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得较晚,直到70~80岁才有所发生,而且衰退速度也较缓慢。有意思的是,有些老年人这方面的智力甚至还有所提高。这种智力被称为“晶态智力”,心理学家形容它像晶体一样,比较稳定,不太容易发生变化,它是依靠后天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

  另一方面,有些智力因素与神经系统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学特征以及生理机能等有关,在成年期随人的年龄增长而较早衰退。例如在40岁以后就开始衰退,而且衰退速度较快,60岁以后就有明显衰退的现象。这样的智力体现在对近期事情的回忆、思维快慢、注意力以及与反应速度有关的能力等方面,被称为“液态智力”。心理学家形容它像流动的液体,不稳定而且容易发生变化。

  这些研究结果反映了智力正常老龄化的规律 “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但“晶态智力”仍能较好保持,可以产生补偿作用。因此,老年人可以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来弥补自己智力上的某些不足,扬长避短,以保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良好的能力水平。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