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959年7月至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中央委员谢觉哉、林伯渠(以下称“三老”)于6月29日与毛泽东主席同船到达九江,30日上庐山,由大会接待处安排下榻河东路178号和179号别墅。
大会初期,毛泽东主席在开会时说:“这次中央和各省市领导同志来庐山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带点休息的意思。去年的‘大跃进’成绩伟大,也有些问题,逐步在解决,已经解决了不少,剩下的还在解决中。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周总理也说:“跃进一年了,大家都很忙,这次到庐山把经验总结总结。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召开会议,许多领导同志都没来过。
近几个月,国内的经济形势较以前有了好转,高指标、浮夸风的压力没有那么紧了,多数同志都轻松了些,这次会议安排得不算很紧。因此,会议初期,大家边开会,边在庐山参观古迹名胜。”此后,与会同志三五成群,游山看水,谈笑风生,所以大家戏称到庐山来是开“神仙会”。
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他们很想借这次开会的机会在游山观景中联系实际,用诗文表达个人感情。
7月5日休会,“三老”商定游山一天。庐山气候变化异常,气象站预报当天天气为雨转阴,一大早却是红日高照。董必武高兴地邀谢老和林老结伴游览仙人洞和御碑亭等处,他们一行上车出发。
“三老”一到仙人洞,就议论了一番,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董老漫步至仙人洞大门前,对四周环境赞叹不已,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突然汹涌的黑白云雾铺天盖地般笼罩过来。
此时董必武诗兴大发,对林老说:“我先来一首,你也要拿出一首啊!”于是,董老轻轻抚弄着下巴,一首七律《初游庐山》朗朗念出口: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层峦竞胜奇。
乍晴乍雨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陂。
盘桓最好寻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处至今疑。
林伯渠听了董老念的诗文后,兴致也来了,用手在眼镜上扶了七八下,随即和上一首《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呈奇。
崖拥翠松几日月,云如沧海起陀陂。
清泉终古漏仙洞,花径何人写石碑。
栗里先生留雅韵,桃源是处不须疑。
董老点头回味一会儿林老和韵的这首诗后,竖起大拇指说:“这首诗不仅每个韵脚押得准确,而且诗意高雅,是首好诗。”董老的话说得林伯渠有点不好意思,连随行工作人员都哈哈笑了起来。
林老接着说:“我们都不必谦虚,是庐山这美好的风景名胜给我们提供了吟诗的内容,欢迎谢老也来一首。”“好啊!不过我今天是裁判,下次我再露一‘首’。”谢觉哉笑诺。
数日后,“三老”同游海会寺和秀峰。谢觉哉补写了一首《游海会秀峰等处》: 又是中华第一山,从庐山外看庐山。
一泉飞跑自天下,五老从容席地谈。
诗中所说“五老”对应党内“五老”,亦是此诗回味无穷的含义,大家同声称赞。
次日,董必武将自己那首七律诗《初游庐山》交给朱德过目,并请指导。朱德读罢,随即挥笔写上一首七律诗《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1959年7月7日): 庐山面目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董必武读完这首诗文说:“诗的含义深刻,它生动的叙事艺术,给人灵魂以启示,很好!很好!”
“三老”同游庐山你唱我和,争识庐山真面目,再加上朱德的参与,使同志间的关系更加亲切融洽,气氛更加轻松。
(实习编辑:张丽娟)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老年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44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中麻公路东向路段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滨州市渤海八路531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南宁市东葛路89-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杨浦区市光路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