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陈灏珠教授,85岁,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
从1984年以来,我在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当了近25年的所长。今年7月份,我退居二线,转为担任名誉所长。如今,我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查病房、编书、写论文、带研究生、做科研、参加学术会议,每天日程满满的。现在我眼不花,手不抖,医院每年给我们安排了详细的体检,我的各项检查结果基本上也都是正常的。
以下是我的一些“护心之道”:
一是要有充足的睡眠,我每天晚上11点睡觉,7点起床,保持8小时睡眠。通过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能够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使各种生理机能发挥最好效应。平时,我喜欢看看古典小说,听听音乐,这样让我心态更加平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古典文学名著都看过好几遍了,每天睡觉前,我还会读一些唐诗、宋词、元曲等,既可“滋补脑力”,也是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二是每天用1个小时走一万步,即每分钟约160步,走到微微出汗,一次完成不了可以分两次走,灵活掌握,不强求一律。研究发现,每天步行1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肌局部缺血的发病率比很少参加运动的人低4倍。同时,下肢的肌肉曾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它们的活动有助于将下肢的静脉血送回心脏。日行万步,就等于让“第二个心脏”不断地加强工作。我平时就注意多走路,比如会议的间隙多走动,早一站下车走一段路等等。虽然有时未必走足一万步,但几千步还是要做到的。
三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过饱,不抽烟,不酗酒。中国营养学会曾经提出过一个平衡膳食的金字塔结构:谷类食物位居底层,蔬菜、水果位居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居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我平时就是严格按照这个金字塔来吃,谷物是主食,水果蔬菜要多吃,比如苹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果胶还有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的作用。少吃油脂类食物以及一些含脂肪多而蔬菜极少的“垃圾食品”。特别注意的是,抽烟和酗酒对心脏都不好,与不抽烟者相比,抽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2—6倍。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即低盐、少脂肪、少糖),这是我一直坚持的生活习惯。
四是保持良好的心情。胸怀要开阔、心态要平衡,对人要热情,要能够合群,容易和大家相处,助人为乐,不要什么小事都斤斤计较,太多计较个人得失的人,生活太苦恼了,连觉都睡不着。胸怀开阔,心态平衡,就不会把事情弄得太僵,才会对心脏健康有好处。
(实习编辑:李文展)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三亚市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老年病科
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长沙市八一路473号(八一路与迎宾路交汇处)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柘城县城关镇汇泉大街9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安市阎良区前进西路7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池路91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延吉市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合肥市新站区东方大道与文忠路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