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老人 > 名人轶事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养生之道

举报/反馈
2009-12-07 07:24:0039健康网社区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养生之道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年逾百岁 ,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笔耕不辍。先生文人雅士的淡泊朴实和宽厚、深情重义的仁者风范,使我们领略到一代国学大师的风范。

  生命达观大智慧

  已逾百岁高龄的季老,依然身轻体健,思维活跃,吐字清楚。在谈及养生秘诀时,他总是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有术。”季老的养生术是和宇宙融为一体的“大智慧”,是他那平和、博爱的胸怀和“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的心态。他说:“待人要真诚,不虚假,且能容忍;凡事想开一些。人的一切要合乎科学规律、顺其自然,不大喜大悲,不多忧虑,最重要的是多做点有益的事。”

  季老有一篇短文,叫《做人与处世》。他在文章里写道:“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小处也显大风范

  季老之所以被世人敬仰,不仅由于他卓越的学术地位,更在于他不凡的人格魅力。对不平之事,他仗义执言;对晚辈后生,则极力扶持。与他谈话,不论你的身份地位,也不管你学问深浅,他从不会随便打断你,每次都等你说完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长期以来,慕名找季老写文章、采访、题字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好几拨。工作人员为了季老的健康,有时不免找些理由“挡驾”。一日,北大一位退休的张老师来找季老为他的书写序。工作人员“挡驾”说季老不在,张老师只好悻悻离去。不料屋外的“交涉”被屋里耳聪的季老听到了。他从阳台来到屋外,请张老师进来,并爽快地答应挤时间为他的书写序。事后,季老对工作人员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对社会有用,我做研究对人有用,为人写序也是对人有用。人家需要,你能做而没有去做,心里会过意不去。”

  简朴生活坦诚心

  季羡林的生活俭朴简单,即使身为知名教授,仍是一贯的布衣粗食。有一次,一位新入校的学生见他的穿着如工友,请他看管行李。第二天开会时,才发现他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东语系系主任。

  他的饮食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季老每天都坚持看半小时的新闻联播,可他用的竟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买的19寸电视机。生活上极其简朴的季老,却将一笔又一笔节省下来的工资和稿费慷慨地捐献给家乡学校,捐献给家乡建卫生院。

  季老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看书。他藏书多达几万册。在梵文和西文书籍中,有些书堪称海内孤本。对这么多的书,季老坦白地说,他只看过极少的一点,但他非常欣赏鲁迅所说的“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

  高龄曰“寿”,体健曰“康”,劳作曰“为”。季先生正是因“为”而健,因“健”而康,因“康”而寿。人有生理的生命,也有学术的生命,若两个生命都充满生机,可谓不老。

  养生之道三个“三”

  季老有个“三不”戒律:不生气、不嘀咕、不运动。不生气、不嘀咕是基本的养生之道。“不运动”则似乎与“长寿在于运动”的说法相悖。实质上,“不运动”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养生法。养生最讲究的是心态,想活动就活动活动,不想运动就不要勉强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心情乐观、心态平和的自然状态。这样可能比强制性的运动好得多。

  三上:季老是珍惜时间、用足生命的典范。他大量的著作是利用“三上”的零星时间写成的。季老的“三上”指的是会上、飞机上、路上。“会上”是指提前到会、会中空闲、会后休息的时间;“飞机上”是指长途外出,在飞机、火车、轮船上的时间;“路上”则是指步行的时间。把这些零碎的时间积少成多,充分利用起来构思写文章。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养生,大脑是人的司令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新陈代谢,就能使人青春永驻。

  三余:季老对人说:“我开会之余仍然看书;看书之余,我就散步;在散步之余,许多联想、许多回忆就无端被勾起来了。”看书能修身养性;散步是最好的锻炼形式;联想暇思能使人入静、进入忘我境界。这些既是工作的好方式,也是养生的好方法。

  不难看出,季老的养生法是适用于自己个性特点的。每个人有特定的职业和生活环境、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养生之道的最佳选择就是适合自己,任其自然。

(实习编辑:夏荣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