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导航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信息导航

探壮阔前程,谱时代华章:第十一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盛大召开

举报/反馈
2023-07-05 11:57:42

扬帆起航,探壮阔前程;承载使命,谱时代华章。2023年6月30日-7月1日,由多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一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隆重而热烈、井然且有序是大会总体基调,线下会议厅座无虚席,来自中国、欧美、亚太等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同仁汇聚于此共襄盛会。

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历经十余年的精心灌溉,规模不断变大,声音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国内血液病领域标志性的盛会,不仅为活跃在临床和科研前沿的血液学同仁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也在国际血液病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作用。

本届论坛由陆道培院士担任名誉主席,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文斌教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陆佩华教授四位共同担任本届大会联席主席,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开彦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北京陆道培医院江岷教授担任大会副秘书长。

本届大会邀请近260名国内外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举办“1+5+8”场活动,即1场主会场、5场主题分会、8场专题论坛,共计120余场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的学术报告,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共探血液病领域新进展。

开幕式:持续探索,不断交流,共同推动中国血液病事业发展

陆道培院士发表开幕致辞:感谢各位同道拨冗参会!这些年,血液病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造福了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希望大家在论坛上充分发表真知灼见,展开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中国血液病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黄晓军教授致辞:首先作为本届会议东道主对来自国内外朋友的莅临表示欢迎。陆道培院士是我们的老师、前辈,是中国血液界旗帜性的领军人物,更是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象征。本届论坛延续了往届的特点,邀请了众多国内外同行对前沿的学术研究以及规范的临床诊疗进行分享,相信这是一次内容丰富的饕餮大宴,希望各位同道能够从本次会议中获益,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李文斌教授致辞:作为一家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近年来,陆道培医学团队在血液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线上线下连续十一届举办如此规模盛大的盛会,充分展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与学术立院的发展方针。作为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教学基地为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次论坛邀请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共同讨论、交流,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满满,预祝第十一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陆佩华院长首先代表大会组委会以及陆道培医疗集团向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地欢迎和感谢,随后介绍了陆道培医疗集团以及旗下各个院区的发展概况,以及近年来陆道培医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室检验以及学术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燕达陆道培医院新院区预计将在2025年投入使用,届时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

学术报告:聚焦领域热点,赋能临床研究

从基础研究的不断创新到临床实践的不懈探索,从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不断提高到细胞免疫治疗的突破进展,广大血液界同仁携手见证了血液病领域的一次又一次变革,未来也将共启新征程,共迎中国血液病事业的新天地。

主会场

黄晓军教授带来了“单倍型移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报告中指出单倍型移植是目前国内首.选的移植模式,也在国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

法国里尔大学Ibrahim Yakoub-Agha教授分享了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yelofibrosis”

美国芝加哥大学Michael R. Bishop 教授分享了“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Who Relapse after CAR T-cell Therapy”

韩国全南大学Je-jung Lee教授分享了“Innova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using NK cells and CAR-based”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分享了“CAR-T therapy f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陆佩华院长分享了“CD7 CAR-T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机遇与挑战(CD7 CAR:矛与盾)”

主持嘉宾:刘启发教授、刘开彦教授、David Jin教授、王欣教授、宋永平教授、李娟教授。

分论坛一:移植与细胞治疗的前沿

首都医科大学廖新生教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开彦教授担任分论坛主席并致辞:我国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广阔的临床资源以及宽松的研究环境,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且目前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也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研发力量,这与过去40年间每一个同仁的努力分不开。本论坛邀请到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围绕着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推进细胞治疗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

亚洲细胞治疗学会主席下坂皓洋教授分享了“Point to consider regulations for autologous cellular therapy”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带来了近期工作汇报“新算法赋能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诊治”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分享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管理”

解放军总医院刘代红教授回顾了“急性GVHD诊断及疗效评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胡炯教授解读了“双烷化剂预处理治疗AML/MDS的临床研究”

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徐开林教授带来了“中枢与髓外淋巴肿瘤的CAR-T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于谦教授分享了“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的植入失败”

陆道培医院赵艳丽主任分享了“老年髓系肿瘤移植”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姜尔烈教授带来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ALL—现状与展望”

主持嘉宾:王景文教授、江岷教授、韩明哲教授、曹星玉教授、张伯龙教授、胡亮钉教授、达万明教授、刘林教授。

分论坛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陆佩华院长担任分论坛主席并致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从传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扩展到细胞免疫治疗、靶向药等多种手段。精准诊断在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流式、分子检验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血液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北京协和医院周道斌教授分享了“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诊治探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浩教授分享了“急性白血病患者新冠感染临床管理策略”

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带来了“淋巴瘤诊治进展 触类旁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刘元波教授带来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治进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邵宗鸿教授带来了“新时代再障新认识”

北京友谊医院王昭教授分享了“新药时代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带来了“关注研究设计&质量控制,助力淋巴瘤新药物研发”

陆道培医院张弦主任分享了“难治复发的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体会”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杨申淼教授分享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放射组学研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带来了“How we treat adult ITP”

主持嘉宾:罗建民教授、江明教授、韩艳秋教授、陆佩华教授、王伟教授、化罗明教授、李乃农教授、陈艳荣教授、姜中兴教授、杨志刚教授。

在张建平教授、王景文教授、姜中兴教授、路瑾教授的主持下,卫星会上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医师李楠楠分享了“早起始 长预防 来特莫韦预防CMV感染的启动时机和疗程探讨”,陆道培医院赵艳丽主任解读了“中国需要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扩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伟教授分享了“泊马度胺在MM中的研究新进展”。

分会场一: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专场/移植理论与实践专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其疗效久经考验,近年来,我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不断蓬勃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国际瞩目。移植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阶段都要谨慎、精准、讲科学,尽管移植技术在不断优化,但移植后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如何选择移植时机、如何有效减少复发、预处理方案以及供者的选择等等问题仍是临床实践中需要面临的考验。上海道培血液病医院王健民教授、燕达陆道培医院张伯龙教授担任上午场论坛主席,陆佩华院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学军教授担任下午场论坛主席,并分别致辞。

上午场: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专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昱教授分享了“GVHD的预防和一线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1医院罗依教授分享了“血液病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特点”

苏州大学附属第1医院陈峰教授分享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少见病毒感染的诊治”

陆道培医院卢岳主任分享了“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移植后复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闫金松教授分享了“解析临床的疑难病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马瑞教授分享了“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治”

陆道培医院石玉铸主任分享了“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窦阻塞综合征(SOS)的CT表现”

陆道培医院张建平主任分享了“移植后早期合并组织细胞肉瘤”

陆道培医院刘德琰主任分享了“移植物功能不良(PGF)”

陆道培医院张改玲医师分享了“血液病患者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陆道培医院周彬主任分享了“2022IDSA指南解读”

主持嘉宾:马梁明教授、徐雅靖教授、董玉君教授、杨婷教授、陈芳源教授、万鼎铭教授、杨建民教授、贾治林教授、张学军教授、刘开彦教授、吴芳教授。

下午场:造血干细胞移植理论与实践专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1医院范圣瑾教授分享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症监护及治疗”

陆道培医院周葭蕤主任分享了“以皮肤浸润为髓外表现的复发难治AML移植”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王静波教授分享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疗效分析”

陆军军医大学第1附属医院宫蔷教授分享了“移植病例分享”

山西白求恩医院王涛教授分享了“重型再障能否一线选择单倍体干细胞移植?”

郑州大学附属第医院曹伟杰教授分享了“重型再障移植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璇分享了“1例伴髓外病变复发AML患者CAR-T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陆道培医院吴芳主任分享了“血液病医院G-杆菌耐药现状及CRO治疗的新选择”

主持嘉宾:孙华教授、张耀臣教授、杨栋林教授、王福旭教授、江倩教授、林东军教授、苏国宏教授、谭业辉教授。

分会场二:白血病与免疫治疗专场

本专场以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为核心,围绕免疫治疗在再障、难治复发AML、淋巴瘤、MDS、B-ALL等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及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精彩的报告,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科研探索中提供宝贵经验和启发。陆佩华院长、东莞康华医院孟凡义教授、南京鼓楼医院欧阳建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血液病医院梁英民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并致辞。

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分享了“再障的治疗”

上海道培医院王健民教授分享了“难治复发AML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亮教授分享了“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诊治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魏辉教授分享了“如何治疗CEBPA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

陆道培医院杨君芳主任分享了“CAR-T典型病例分享”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肖志坚教授分享了“NGS在MDS诊治应用现况”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张睢扬医师分享了“骨髓移植后患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策略探讨”

陆道培医院张弦主任分享了“Ph-B-ALL免疫治疗新进展”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分享了“髓系肉瘤的诊治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峰教授分享了“盘点那些改变了SL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施小凤教授分享了“Car-T/NK细胞在AML治疗中靶点的选择”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卢学春教授分享了“整合多组学技术指导老年血液病精准治疗临床实践”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双赢科创陶宁教授分享了“延时型CART-CD19的构建及抗肿瘤效果研究”

双赢科创李香群教授分享了“溶瘤病毒联合CD19 CART治疗难治复发性CD19阴性髓系白血病”

主持嘉宾:林聪猛教授、何爱丽教授、胡建达教授、张梅香教授、余喆教授、金成豪教授、仇惠英教授、陆佩华教授、陈兵教授、袁成录教授、李振玲教授、姜道滋教授。

分会场三:淋巴瘤&骨髓瘤专场/儿童血液病专场

上午场:淋巴瘤&骨髓瘤专场

随着细胞免疫治疗新靶点及新药的不断研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探索再次迈出新阶段。本会场重点关注淋巴瘤&骨髓瘤方面的新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诊断困境,同时关注国内外治疗探索及新药研发,从当前临床诊疗中出现的问题及瓶颈到进一步的研究思考,展示我国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强劲实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连生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王景文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并致辞。

厦门大学附属第1医院徐兵教授分享了“滤泡性淋巴瘤高级别转化机制及治疗进展”

天津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分享了“套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及天肿的工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分享了“骨髓瘤的新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翼鷟教授分享了“儿童、青少年、青年(CAYA)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探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路瑾教授分享了“MM MRD应用的新场景”

北京朝阳医院黄仲夏教授分享了“梅奥多发性骨髓瘤指南新进展”

自贡市第1人民医院肖艰教授分享了“多科协作下的淋巴瘤CART细胞回输后管理”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贾友超教授分享了“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治进展”

陆道培医院张建平主任带来了“ATLG-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防GVHD的迭代之选”

主持嘉宾:何小慧教授、岑溪南教授、王立茹教授、傅琤琤教授、郭智教授、薄剑教授、鲍立教授、王华教授、卢岳教授。

下午场:儿童血液病专场

儿童血液病专场主要聚焦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地中海贫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的治疗,以及CAR-T在难治复发性儿童疾病中的应用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管理,邀请了领域内专家一起交流讨论,以期进一步推动儿童血液病的发展。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静教授分享了“从CCCG-ALL看CART时代的儿童ALL移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乐萍教授分享了“儿童AML各危险度分组总结分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付斌教授分享了“β-TDT基因编辑临床研究进展”

陆道培医院孙瑞娟主任分享了“CART细胞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儿童难治T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郭晔教授带来了“儿童衰竭性疾病的治疗(非移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程翼飞教授分享了“儿童骨髓衰竭移植治疗经验”

武汉儿童医院熊昊教授带来了“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

陆道培医院魏志杰主任分享了“TMA管理”

陆道培医院熊敏主任带来了“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

主持嘉宾:刘四喜教授、秦茂权教授、吴润晖教授、杨丽华教授、王晶石教授、武万良教授、柏露教授、王彬教授、赵晓庆教授。

分会场四:临床血液细胞学检测的规范化与创新性专场/遗传学和病原诊断专场

上午场:临床血液细胞学检测的规范化与创新性专场

血液肿瘤诊断常用的检验技术包括外周血检验,细胞形态学、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AI技术等。精准的诊断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患者疾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分会场聚焦血液病精准诊断,期望通过各位专家的倾情讲授,对国内血液病的临床精准诊断与治疗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贵建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并致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常英军教授带来了“MFC在AML患者MRD检测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1医院王建中教授带来了“AI辅助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国专家共识”

陆道培医院伍平主任分享了“骨髓和外周血形态学分类计数参考区间建立”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周小鸽教授分享了“应用2022 WHO /ICC 淋巴瘤分类的初步体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分享了“细胞免疫功能监测在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诊疗中重要性探索”

北京陆道培医院陈曼医师分享了“急性白血病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朱莉教授分享了“全光谱流式在血液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陆道培医院王卉主任分享了“临床诊断流式的专利书写之细胞因子检测篇”

主持及讨论嘉宾:马海珍教授、姜丽波教授、李云教授、刘蓓教授、师晓东教授、任秀奇教授、李丹红教授、于慧洋教授、周虹教授、李慧教授。

下午场:遗传学和病原诊断专场

陆道培医院王彤主任和山东省肿瘤医院汝昆教授担任遗传学诊断专场主席。王彤主任在致辞中表示,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创办十一年来,首次设立遗传学诊断专场,希望大家借此平台交流探讨,分享宝贵经验,不虚此行。汝昆教授在致辞中与大家分享了血液病诊断尤其是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革新将我们从繁琐的实验室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未来,血液病诊断事业一定大有前途。

陆道培医院王彤主任分享了“伴JAK2基因易位髓系/淋系肿瘤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

苏州大学附属第1医院潘金兰教授分享了“MDS的细胞遗传学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滢教授带来了“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检测实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赖悦云教授分享了“FISH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新版诊断分型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贾淑芹教授分享了“淋巴瘤的基因诊断及病例分享”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巍教授分享了“多发性骨髓瘤基因诊断及分子检测”

陆道培医院刘红星主任分享了“伴CDX2/UBTF异常的B-ALL”

Bionano中国陈丽凤教授分享了“下一代细胞遗传学技术(OGM)助力血液肿瘤精准诊疗”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赵建宏教授、陆道培医院刘红星主任担任病原诊断专场主席并致辞,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作为检验和诊断的重要部分,研究探讨病原检测的各类技术对我们意义重大。希望大家借此平台,追踪新检测技术新进展,交流互通,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赵建宏教授分享了“艰难拟梭菌的临床感染状况及其实验室诊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分享了“mNGS病原诊断技术在血液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曲芬教授分享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微生物诊断的应用”

北京知因谱科技有限公司陈奇辉教授分享了“小细环病毒相关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主持嘉宾:刘芳教授、丁丽教授、许霁虹教授、李承文教授、段彦龙教授、申小惠教授、秦亚溱教授、王彤教授、周合冰教授、袁冬教授、易勇教授、刘红星教授。

分会场五:移植患者的营养与康复专场/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专场

上午场:移植患者的营养与康复专场

陆道培医院吴芳主任、江岷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并在致辞中表示,近二三十年随着支持治疗的进步,在改善移植疗效,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以及抗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一个随机的全国多中心调查显示,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是高发的,但是治疗率只有30%,即使是重度的营养不良其治疗率也不到50%,我们应该更重视营养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分享了“营养治疗是疾病的一线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赵彬教授分享了“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误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范旻教授分享了“移植后顽固性高血糖、高血脂的营养治疗”

郑州大学第1附属医院韩利杰教授分享了“Allo-HSCT后肠道菌群对aGVHD及生存的影响”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于泳教授分享了“围肿瘤化疗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与修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方玉教授分享了“干细胞移植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史虹莉教授分享了“环境毒素与营养干预”

陆道培医院吴芳主任带来了“血液病患者营养治疗实践病例分享”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赵志艳主任分享了“介入超声在血液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主持嘉宾:江岷教授、张建平教授、赵艳丽教授、魏志杰教授、卢岳教授、穆仪冰教授、范旻教授、石玉铸教授

下午场: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专场

北京陆道培医院护理部总监李小燕担任分会场主席并致辞:血液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造血干细胞移植只是“长征”的第1步,在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功能的重建过程中,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受考验,血液科的护理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本会场专注移植后患者感染、GVHD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等话题,同时邀请两位移植后患者家属分享心理及护理经验。

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李春燕教授分享了“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中华护理学会院感专业委员会蔡虻教授带来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伟教授分享了“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患者皮肤型GVHD的精准化护理”

北京大学第1医院杨宏艳教授带来了“药物外渗护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解读”

北京陆道培医院移植科护士长王艳平分享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相关并发症观察及分析”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血液科护士长罗仁梅分享了“CAR-T治疗的护理”

北京大学第1医院中华护理学会丁炎明教授带来了“推动证据向临床转化,助力护理高质量发展”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护理部主任王静分享了“Power Solo PICC使用护理管理”

陆道培医院患者家属杨丽君女士分享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康复及家属心理疏导”

陆道培医院患者家属曾平谷女士分享了“白血病患者日常及移植后护理”

主持嘉宾:侯艳教授、王静教授、施香君护士长、李小燕总监、郭娇护士长、李学英主任、冯艳斌护士长。

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自创办以来,我们一直在砥砺前行:第1个十年我们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血液病诊疗之路,并成功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诊疗理念和科研成果。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继续以建造科教研综合发展、技术领先、服务突出、环境一.流、患者信赖、充满人文艺术气质的优质血液肿瘤医疗服务平台为目标,为血液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陆道培院士血液学学术体系为背景,研究、教学并举,为血液病学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第十一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虽然落下帷幕,但学术思想碰撞出的灵思妙想还在不断激荡,期待未来与领域内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更高水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惠及更多患者。暂别论坛耕耘去,来年捧出硕果来,让我们期待来年的相逢,并祝大家健康幸福,工作顺利!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